摘要:目的 探索研究中藥治療非典型抗精神病藥有關的代謝綜合征的治療效果。 方法將我院在2013年8月~2014年5月收治的60例非典型抗精神病藥所導致的代謝綜合征患者隨機平均分為兩組:中藥治療組和普通對照組。兩組患者均在使用原有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的基礎之上使用一些其他藥劑,普通對照組給予一些安慰劑,中藥治療組給予六郁湯進行治療。緊密觀察患者12w,具體要在開始前和第12w測量和測試的方面有以下幾點:血壓、體重、腰圍、血常規(guī)、血脂、甘油三酯、血糖、肝腎功能和糖化血紅蛋白。然后用副反應量表來對副反應進行綜合有效的評定,用陰性癥狀表和陽性癥狀表評定患者的精神癥狀。統(tǒng)計所有數據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 結果在經過12w的治療之后,中藥治療組的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甘油三酯、血糖、血壓中的收縮壓和舒張壓軍交治療前有了明顯的改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同時在糖化血紅蛋白、收縮壓、舒張壓等明顯改善程度要比對照組好,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而且兩組患者在副反應量表(TESS)陰性和陽性癥狀量表(PANSS)的評測上不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 我們所采取的中藥能夠很好的治療精神科患者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藥所致代謝綜合征的同時不影響非典型抗精神藥治療精神分裂癥效果,減輕了非典型抗精神藥的不良反應和彌補了其治療缺陷,值得我么推廣,很適合在臨床上大量使用。
關鍵詞:中藥;非典型抗精神病藥;代謝綜合征;臨床研究
Clinical Analysis of 60 Cases of Atypical Antipsychotics Induced Metabolic Syndrom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 Xiao-ling
(Yongshun Coun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Xiangxi 416700,Hunan,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atypical antipsychotic -related metabolic syndrome . MethodsThe hospital in August 2012 to January 2014 period were treated 60 cases of atypical antipsychotics that cause metabolic syndrom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reatment group and normal control group . Basi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using the original atypical antipsychotics on the use of some other agents , some of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a placebo ordinary ,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group were given six- Yu Tang for treatment. Closely observe patients for 12 weeks and aspects specific to the twelfth week before the start of the measurement and testing of the following: blood pressure, weight , waist circumference , blood lipids, triglycerides , blood glucose, liver and kidney function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Then TESS for comprehensive and effective assessment of side effects, with positive symptoms and negative symptoms Table Table assess mental symptoms . All statistical data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After 12 weeks of treatment, the patient's blood sugar medicine treatment group. Calycate hemoglobin, triglycerides, glucose, systolic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in a marked improvement in military pay before treatment ,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1), while in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other obvious good degree of improvement than the control group ,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nd the two groups in side effects scale (TESS) h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 on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 (PANSS) for evaluation. ConclusionWe have taken a good medicine can treat psychiatric patients with atypical antipsychotic -induced metabolic syndrome at the same time does not affect the atypical antipsychotic drug to treat schizophrenia effect , reducing the adverse atypical antipsychotic drugs reactions and make up for the deficiencies of their treatment , it is worthy of my promotion, it is suitable for large-scale use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Atypical; Atypical antipsychotics; Metabolic syndrome;Clinical Research
自上世紀90年代研發(fā)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用于治療精神分裂癥開始,伴隨科技的高速發(fā)展,在近15年,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的研發(fā)速度越來越快,阿密舒必利(Sulphonamide)、利培酮(Periodontal)、喹硫平(Quarantine)、齊拉西酮(Desipramine)、阿立哌唑(Parallelopiped)和奧氮平(Elapine)等等藥物已成為了這其中的代表。盡管這些藥物的不良反應明顯少于經典精神病藥物,但是這些藥物仍然存在一些自身的副作用,主要是導致了一些代謝綜合征,包括引起患者的體重增加、肥胖、白內障、糖尿病、白內障、、Q T間期延長、高血脂、白內障和中風,最明顯地代謝異常就是體重明顯增加、新發(fā)2型糖尿病、高甘油三酯血癥和糖尿病酮癥酸中毒(DKA)等等。我院在研究如何減輕甚至消除非典型抗精神病藥所致代謝綜合征,從中藥方面入手,發(fā)現中藥能夠對非典型抗精神病藥所致代謝綜合征具有顯著性影響。我院就2012年8月~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非典型抗精神病藥所導致的代謝綜合征患者的具體實驗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將我院2013年8月~2014年5月收治的60例非典型抗精神病藥所導致的代謝綜合征患者隨機平均分為兩組,中藥治療組和普通對照組,各3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34例。特殊治療組30例患者中,年齡24~54歲,平均年齡為38歲,病程為8~40個月,平均病程為5個月;普通對照組30例患者中,年齡26~51歲,平均年齡37歲,病程在8~38個月之間。60例患者中,服用利培酮的患者有22例、13例喹硫平、4例齊拉西酮、11例阿立哌唑和10例奧氮平。在兩組之間,年齡、病程、性別和服用藥物不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入選標準所選60例患者愿意參與治療且均符合我國2000頒布的《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中的精神分裂癥的判定標準。同時這60例患者正在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藥或者在6個月之內服用過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并且產生了代謝綜合征?;颊叩陌Y狀滿足痰瘀互結或者氣滯濕阻中醫(yī)證型。這其中還需要排除一些患者:代謝綜合征產生于精神分裂癥之前的患者不要;存在不是由于抗精神病藥物引起的內分泌疾病的患者不要;中樞神經系統(tǒng)已經發(fā)生了病變的患者不要;合并其他精神病的患者不要;患有癌癥、腎臟疾病、骨折和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不要。
1.3方法所挑選的所有患者均使用以前使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進行治療精神分裂癥,藥物劑量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可以發(fā)生變動。部分患者可以使用小劑量的苯二氮、氯硝西泮片進行改善睡眠,心動過速這可以給予苯海索片及護肝藥或者普萘洛爾片進行改善患者情況。普通對照最給予安慰劑,中藥治療組患者在治療基礎之上服用六郁湯和二陳湯合桃紅四物湯合并使用。使用方法為:水煎溫服,1劑/d。所有藥物均服用12w。六郁湯配方為砂仁 、茯苓、川芎 各15g,陳皮、 香附 、厚樸 、半夏 、梔子、蒼術 、枳實 、各12g,甘草6g;二陳湯合桃紅四物湯的配方為:桃仁 、陳皮、 紅花 、半夏 、當歸各12g, 生地黃、赤芍、川芎、 茯苓 各15g。
1.4觀察指標測量血壓、體重、腰圍、血常規(guī)、血脂、甘油三酯、血糖、肝腎功能和糖化血紅蛋白等指標。然后用副反應量表來對副反應進行綜合有效的評定,用陰性癥狀表和陽性癥狀表評定患者的精神癥狀。
1.5統(tǒng)計學處理方法數據采用SPSS14.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各組患者在治療前后各時點數據的比較采用t檢驗,組分之間則采用方差χ2進行分析,當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用藥前后各項理化指標的比較對比兩組患者接受用藥之前,0w的各項指標數據發(fā)現,均無明顯差距,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通過12w的用藥之后,中藥治療組的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血糖、膽固醇、血壓是明顯低于治療之前的數據,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同時普通對照組患者的各項指標與接受治療之前并無太明顯的變化,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在接受治療之后的各項指標對比中發(fā)現,中藥治療組的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膽固醇、甘油三酯、舒張壓明顯較普通對照組患者要低,低密度脂蛋白明顯高于普通對照組,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而收縮壓也是低于普通對照組,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治療前后PANSS、TESS評分比較治療前患者的PANSS的總評分為65.4、TESS的評分為0,中藥治療組患者在接受用藥4w之后PANSS、TESS評分分別為64.8、0.84,接受用藥8w之后PANSS、TESS評分分別為65.8、0.65,接受用藥12w之后PANSS、TESS評分分別為65.6、0.64。普通對照組患者各項測試評分無明顯變化。中藥治療組患者在接受治療前后PANSS總分和TESS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非典型抗精神病藥所導致代謝綜合征的發(fā)病率非常高,在精神分裂患者中的發(fā)病率達到40%。而代謝綜合征往往會患者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緊密聯(lián)系。據報道,已經有大齡的患者因為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喹硫平、 奧氮平 、利培酮、氯氮平等)而導致肥胖、患上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有關疾病。但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在治療精神分裂癥上確實療效顯著,我們無法拋棄它們,所以我們從中藥方面入手去研究如何降低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的不良反應。實驗證明,中藥六郁湯和二陳湯合桃紅四物湯在這方面確實有一定效果,從中藥證型上來區(qū)別,如果是氣滯濕阻中醫(yī)證型代謝綜合征,則采用六郁湯進行治療,如果是痰瘀互結中醫(yī)證型,則采用六郁湯或者二陳湯合桃紅四物湯合并使用,二者均具有調節(jié)脾、胃、肝等發(fā)面的問題,能夠很好的解決我們以前沒有解決的問題,很好的降低了代謝綜合征的發(fā)生。
數據表明,通過服用六郁湯或者二陳湯合桃紅四物湯,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血糖收縮壓和舒張壓均有了明顯的降低,而以往的采用安慰劑的方法進行治療,患者的各項指標均無明顯變化。這些證明了六郁湯和二陳湯合桃紅四物湯能夠改善精神分裂癥患者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藥所導致的痰瘀互結證型和氣滯濕阻中醫(yī)證型代謝綜合征。并且通過測試PANSS總分和TESS評分發(fā)現中藥完全不影響非定型抗精神病藥物的效果。
總結研究,中藥并不是不能夠解決精神類疾病,中藥對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多導致的代謝綜合征具有很好的療效,是值得我們在臨床上使用的。
參考文獻:
[1]林蘭榮,周宇,吳坤豐.非典型抗精神病藥治療700例精神分裂癥住院患者的應用分析[J]. 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0(07).
[2] 亓高超.六種非經典抗精神病藥對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代謝的影響[J]. 精神醫(yī)學雜志. 2012(03).
[3]顧鐘忠, 王乃信 ,錢敏才, 等.六郁湯治療非典型抗精神病藥所致代謝綜合征32例臨床研究[J].浙江中醫(yī)雜志,2012,10.47(10).
[4]朱穎 , 穎王,瑩王彬.降糖藥聯(lián)合行為干預治療非典型抗精神病藥所致代謝綜合征的研究[J].精神醫(yī)學雜志 .2009 .22( 3)
[5]任志斌 ,金衛(wèi)東, 王乃信.中藥治療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相關代謝綜合征60例[J].浙江中醫(yī)雜志.2012.7.47(7).
[6]司天梅,劉艷.精神分裂癥患者的代謝綜合征風險[J]. 精神醫(yī)學雜志. 2009(01)
[7]陶世武,楊誠,潘潤德,潘天偉,李梁.四種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對精神分裂癥患者代謝綜合征患病率的影響[J]. 精神醫(yī)學雜志. 2010(05)
[8]楊忠,周聯(lián)軍,尹建兵,等.復方丹參滴丸治療精神分裂癥患者代謝綜合征的療效分析[J]. 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1(08).編輯/王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