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肺癌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惡性腫瘤居城市人口死因之首。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最新權威性結論:患者如能早期發(fā)現,治愈率可達80%。腫瘤標志物檢測是早期發(fā)現腫瘤的一種經濟有效的手段。由于腫瘤標志物的組織器官特異性不高,有的又是廣譜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可互補不足,提高檢測的靈敏度。血清腫瘤標志物檢測對肺癌診斷,治療,愈后判斷及病情進展的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試通過對NSE、Cyfra 21-1、CEA、CA 19-9、CA 125、CA 15-3,6種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來探討對于肺癌的診斷和治療價值之所在
關鍵詞:肺癌;腫瘤標志物;檢測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肺癌組133例,其中,男101例,女32例,年齡22~83歲,平均58.5歲。均為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住院的患者,全部患者均經臨床、影像、實驗室和病理檢查證實。且均排除:①肺外腫瘤肺部轉移;②肺癌合并其他類型腫瘤;③非首次診治者。按國際TNM分期,其中,腺癌(ABE)63例,鱗癌(SQC)41例,小細胞肺癌(SCLC)21例,未分型肺癌8例。
1.1.1肺良性疾病組56例,其中,男30例,女26例,年齡12~86歲,平均53歲;其中,肺炎18例,肺結核20例,錯構瘤2例,支氣管囊腫1例,肺血管平滑肌瘤3例,支氣管哮喘8例,肺源性心臟病4例,亦均經臨床明確診斷。
1.1.2健康對照組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齡25~56歲,平均40.3歲,所選對象均為醫(yī)院職工體檢確定為身體健康者。
健康對照組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齡25~56歲,平均40.3歲,所選對象均為醫(yī)院職工體檢確定為身體健康者。
1.2 標本采集與試劑空腹采集外周靜脈血5 ml于真空采血管中(美國BD公司生產),自然凝固后以3500 r/min及時分離血清,立即檢測,不能立即檢測者放置-20℃ 保存,1w內檢測。經確診的肺癌患者均治療前采血。CEA、CA125、 NSE、 CYFRA21-1 4個項目均采用瑞士ROCHE公司Cobas 6000型全自動電化學發(fā)光分析儀及配套試劑盒測定,操作嚴格按照儀器及試劑說明書進行。
1.3 結果判定標準4項標志物陽性判斷指標:CEA>4.7 μg/L,CYFRA21-1>3.3 ng/ml ,NSE>16.3 ng/ml,CA125>35 U/ml。靈敏度的計算式為:(檢測結果陽性數/真陽性數)×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13.0對所得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CEA、CYFRA211、NSE及3項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對肺癌的診斷評價見表3。CEA對肺癌診斷的敏感性為63.3%(38/60),特異性為81.7%(98/120)。CYFRA211對肺癌診斷的敏感性為367%(22/60),特異性為81.7%(98/120), NSE對肺癌診斷的敏感性為183%(11/60),特異性為91.7%(110/120)。CEA、CYFRA211、NSE 3項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敏感性為867%(52/60),特異性為675%(81/120)。表3結果顯示,3項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的靈敏度與單項檢測相比有一定的提高,但特異性稍有下降。
敏感性=真陽性例數/(真陽性例數+假陰性例數)
特異性=真陰性例數/(真陰性例數+假陽性例數)
聯(lián)合檢測:即三項中一項陽性即為陽性,三項全部為陰性即為陰性。
4項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診斷肺癌的敏感度和準確度高于單項檢測(P<0.05),而特異性無明顯下降(P>0.05)
3 討論
在我國,肺癌的發(fā)病率正迅速增長,已經躍居城市人口惡性腫瘤死亡原因的第一位[1]。早發(fā)現、早治療可使患者的生存率極大地提高。腫瘤標志物的檢測是臨床首選的方法,然而其在機體的特定部位的表達對腫瘤的診斷是相對特異的[2],多種腫瘤標志物的聯(lián)合檢測是篩選腫瘤的常用方法。本組資料中,標志物CYFRA21-1在肺鱗癌與腺癌患者中檢測的陽性率分別為75.6%和39.7%(P<0.05),故通過對這些腫瘤標志物的檢測,可為患者的病理分型提供診斷依據。雖然4種TM在肺癌都有一定的陽性率,但敏感度不高。本組資料顯示通過對CEA、CA125、NSE、CYFRA21-1的聯(lián)合檢測可使肺癌的敏感度由單項檢測的45.1%、42.1%、35.3%、49.6%提高到84.2%,準確度由單項檢測的64.0%、59.4%、60.2%、67.9%提高到80.3%,而特異度無明顯下降。
因此,對于有家族性肺癌及愛抽煙的高危人群以及有臨床癥狀的懷疑對象,可選擇多種腫瘤標志物的聯(lián)合檢測,既可提高肺癌早期診斷的陽性率,又可為病理分型提供有效的依據。
參考文獻:
[1]毛友生,高燕寧,赫捷,等.肺癌分子生物學特性與轉移和預后的關系.中華腫瘤雜志,2006,8:632-634.
[2]左建新,劉陽,周乃康.血清腫瘤標記物測CEA NSE CYFRA21-1聯(lián)合檢測在肺癌鑒別診斷中的價值.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06,31(1):74-75.
編輯/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