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品管圈活動在降低門診藥房調劑內差的效果。方法以2013年4月我院實施品管圈活動為界限,比較品管圈活動實施前1年和實施后1年內每周內差發(fā)生件數,統(tǒng)計目標達標率、進步率,并分析活動前后無形成果改變情況。結果活動前每周發(fā)生內差為27.6件,活動后每周發(fā)生內差為12.2,目標達標率和進步率分別為126.23%和55.80%。品管活動前無形成果評分為14.3分,品管活動后無形成果得分為32.0分。結論在門診藥房中推動品管圈活動,可以有效的降低調劑內差,改善藥房服務質量,值得在實踐中推廣使用。
關鍵詞:門診藥房;調劑內差;品管圈活動;效果分析門診藥房是醫(yī)院提供醫(yī)療服務的重要部門[1]。降低門診藥房調劑差錯是藥房工作的核心目標之一[2]。隨著品管圈理論與實踐的深入,我院近年來加強了品管圈建設,在降低藥物調劑差錯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F將有關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以我院2013年4月實施品管圈活動為界限,比較2012年4月~2013年3月未實施品管圈活動期間和2013年4月~2014年3月實施品管圈活動后門診藥房調劑差錯。
1.2方法
1.2.1品管圈成立與主題確定以個人自愿為基礎,門診藥房14名藥師自愿組成品管圈。根據問卷調查結果確定活動主題。在預先設計的8個主題中,最終確定\"降低差錯率\"為品管圈的核心主題。
1.2.2現狀分析和目標確定以周為統(tǒng)計單位,統(tǒng)計2012年4月~2013年3月門診藥房調劑差錯每周發(fā)生27.6件(差錯均為內差,既發(fā)生于藥品調劑過程中,但是在配發(fā)給患者時已糾正的差錯)。目標值計算公式為:目標值=現狀值-(現狀值×改善重點×圈能力),品管圈能力為60%。改善重點以80/20原則進行確定。最終目標值為每周發(fā)生13.9件內差。
1.2.3原因分析和實施以\"四查十對\"進行指導,分析原因如下:流程不完善、相似包裝或規(guī)格未有效界定、新藥不熟悉等。針對上述原因,制定如下改進措施:優(yōu)化發(fā)藥流程,對包裝相似的藥品進行區(qū)分,不同規(guī)格的藥品重新擺放,注重培訓等。同時,規(guī)范操作流程,制定警示標語(牌)等。
1.3效果評價效果評價分為有形成果和無形成果。有形成果采用目標達標率和進步率表示。達標率=改善值/目標值×100%;進步率=改善值/改善前×100%。改善值=(改善后-改善前)的絕對值。無形成果評價采用問卷調查,從解決問題能力、個人綜合能力、自信心、團隊合作、品管方法、成就感和和諧度7個方面進行評分,最高得分為5分,最低得分為1分,得分越高表明相關指標表現越好?;顒雍蟮梅峙c活動前得分之差為成長得分。成長得分為正,計為正向成長(+);成長得分為負,計為負向成長(-)。
2結果
2.1有形成果品管圈實施前后內差發(fā)生情況比較見表1。在改善前,平均每周發(fā)生內差為27.6件,改善后平均每周發(fā)生內差12.2件。目標達標率和進步率分別為126.23%和55.80%。目標完成情況較預期更好。
2.2無形成果無形成果見表2。經過品管圈活動后,圈成員在解決問題能力等方面均有明顯的成長。品管活動前總分為14.3分,品管活動后得分為32.0分,見表2。
3 討論
3.1討論藥房調劑差錯是藥房工作面臨的突出問題之一。尤其是近年來,隨著患者對醫(yī)療服務的需求不斷增長,藥房工作人員長時期處在高強度的工作環(huán)境中,進一步加大了差錯發(fā)生風險[3]。品管圈(QCC)最早在企業(yè)的質量控制中廣泛運用,是由工作性質類似、處在同一現場的基層人員自發(fā)組成的品質管理小組。從企業(yè)實施情況來看,通過品管圈活動可以顯著的改善企業(yè)的質量狀況。
近年來,以改善醫(yī)療機構服務質量作為主要目標,在\"以人為本\"理念的指導下,品管圈活動在門診藥房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運用[4]。從本研究的結果來看,在未實施品管圈活動以前,我院門診藥房每周平均發(fā)生調劑錯誤27.6件,實施品管圈活動后,每周調劑差錯發(fā)生僅為12.2件。品管圈活動極大的降低了差錯的發(fā)生。同時,從無形成果來看,圈成員的綜合能力明顯提升,自信心、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合作精神、成就與滿足感等多個方面較品管圈活動以前都有顯著提高。因此,在藥房工作中有必要推動品管圈建設,以更好的改善藥房服務質量。
3.2體會質量控制是\"和諧醫(yī)院\"構建的基礎。藥房作為患者就診的最后一道環(huán)節(jié),如果發(fā)生調劑差錯,直接影響患者治療[5]。品管圈作為質量控制的有效手段,從我院的運用情況來看,要發(fā)揮品管圈的作用,需要做好如下工作:① 在品管圈的成立方面,要以自愿為基礎,以充分的調動圈成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② 在目標的制定方面,要進行充分的協(xié)調,既要考慮圈成員的實際能力,同時又要適當的調高目標。超越了成員的實際能力,目標不易實現;目標如果過低,又會失去挑戰(zhàn)性;③ 在具體的實施中,需要不斷的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不能局限于單純的解決活動實施前所發(fā)現的問題,而是要隨著實踐的不斷推進,結合新的情況加以改進,從而實現質量改進的持續(xù)推動;④ 品管圈活動要注重團隊合作,鼓勵團隊成員開展\"頭腦風暴\",對品管圈的實施和推進提出建議,優(yōu)化品管圈活動。
綜合來看,在門診藥房的日常工作中,適當地引入品管圈活動,努力推動品管圈的實施,可以有效的降低門診藥房調劑差錯,優(yōu)化門診藥房的服務技能和服務質量,值得在門診藥房進一步推廣,以更好的改善醫(yī)院服務質量、促進和諧醫(yī)院建設。
參考文獻:
[1]朱文韜,徐萍.利用品管圈降低門診藥房調劑內差的實踐與體會[J].中國藥房2013,24(13):1186-1188.
[2]鄒國盛,潘霞,林寧.品管圈活動在降低門診藥房調劑差錯中的成果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18):406-407.
[3]章新晶,杜社桂,鄒霞.品管圈活動在降低門診藥房調劑差錯件數中的應用[J].醫(yī)藥導報,2011,30(9):1253-1254.
[4]齊雅雯,余王梅,吳慧忠,等.品管圈在降低門診藥房調劑內差中的應用[J].中醫(yī)藥管理雜志,2012,20(8):775-778.
[5]陳久艷,陳喜東,尚爾寧,等.\"品管圈\"活動在降低門診藥房調劑內差件數中的成效分析[J].中國藥業(yè),2013,22(2):30-31.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