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討論研究納洛酮用于臨床治療急性呼吸衰竭的療效與意義。方法隨機將本院2013年4月~2014年1月急診ICU及呼吸科診治的10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常規(guī)組,各50例。治療組患者使用納洛酮進行治療;常規(guī)組患者禁用常規(guī)藥物治療。對兩組患者治療后疾病總有效率以及血氣分析等指標進行比較。結果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氧及血氣分析指標的比較顯示治療前兩組各項檢查指標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治療組指標顯著優(yōu)于常規(guī)組(P<0.05);治療效果比較顯示治療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98.0%顯著高于常規(guī)組76.0%(P<0.05),B組療效較好。結論臨床應用納洛酮用于治療急性呼吸衰竭療效顯著。能夠在短時間內改善患者肺通氣并糾正低氧狀態(tài),有效減少二氧化碳儲留,提高氧分壓。有效改善肺水腫癥狀并恢復患者自主呼吸功能。本藥物對于提高患者疾病治療效率,加快其恢復速度,改善預后及提高生活質量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納洛酮;急性呼吸衰竭;臨床療效與價值急性呼吸衰竭是指由于某種原因在短時間內造成患者呼吸功能迅速失去代償,導致嚴重缺氧及呼吸性酸中毒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其發(fā)病機制主要是由于中毒、呼吸道及肺組織病變、肺血管或胸膜病變、神經中樞疾病等所導致的氣體交換障礙引起陽氣與二氧化碳潴留?;颊咂鸩『罂杀憩F(xiàn)為潮式、抽泣樣呼吸;皮膚,口唇發(fā)紺;狂躁、抽搐等。嚴重患者甚至會引起右心衰竭、肺動脈高壓,對腎臟及肝臟功能均能夠造成嚴重影響。本病起病迅速且病情發(fā)展急驟,若不及時進行治療可能會導致患者死亡。治療主要以開通氣道,增加通氣量,糾正酸堿及電解質平衡為主要目的[1]。本實驗為研究納洛酮用于治療急性呼吸衰竭的臨床療效與意義,特選取100例本病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分析?,F(xiàn)將實驗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3年4月~2014年1月我院急診ICU及呼吸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內科學》[2]中關于呼吸衰竭的診斷標準并行關生理病理檢查確診。根據(jù)隨機分組原則分為治療組和常規(guī)組。治療組中男35例,女15例,年齡53~77歲,平均(65.3±12.2)歲;常規(guī)組中男29例,女21例,年齡51~79歲,平均(65.2±14.6)歲。兩組患者一般情況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兩組患者均給予供氧、保持氣道通暢,改善內環(huán)境,糾正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等針對性治療[3]。治療組再次基礎上給予0.04mg/kg納洛酮溶于濃度為5%葡萄糖溶液20ml中靜推。每2~4h課重復給藥直至患者呼吸衰竭癥狀改善。部分癥狀嚴重患者可使用2mg納洛酮與濃度為5%葡萄糖溶液500ml以1ml/min速度靜滴,1次/d。對照組應用常規(guī)藥物尼克剎米及洛貝林,劑量分別為0.375g,3mg。使用3支與濃度為5%葡萄糖溶液250ml共同對患者靜滴,1次/d。
1.3療效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血氣分析值及總有效率等指標。療效判定標準包括:①顯效:治療后癥狀顯著改善,各項指標趨于正常;意識不清楚患者意識恢復,無其他不是癥狀;②有效:治療后不是癥狀較治療前好轉,檢查指標有所改善,仍需藥物繼續(xù)治療;③無效:治療后患者癥狀未消失或加重,生化指標異常,甚至死亡。總有效率=(顯效+有效)/每組總人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氧及血氣分析指標的比較 治療前兩組各項檢查指標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B組指標顯著優(yōu)于A組(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治療后B組治療總有效率98.0%顯著高于A組76.0%(P<0.05),B組療效較好,見表2。
3討論
急性呼吸衰竭主要是由于呼吸道阻塞或肺組織、肺血管及神經中樞等各類迅速發(fā)展的病變所引起的短時間內嚴重的氣體交換障礙。本病的主要病理改變?yōu)槿毖跫岸趸间罅鬧4,5]。因此,改善患者通氣狀況,增加氧吸收,減少二氧化碳潴留是控制疾病進一步發(fā)展,改善患者治療及預后,提高生存率的關鍵[6]。有研究顯示,發(fā)病時機體處于應激狀態(tài),下丘腦所釋放的因子可促使腺垂體釋放ACTH以及β內啡肽引起血漿中內啡肽含量顯著升高[7,8]。該物質作為內原性嗎啡樣物質可直接作用于嗎啡受體引起中樞呼吸抑制,呼吸沖動降低致使呼吸動力不足;同時加重呼吸困難,促使低氧血癥及二氧化碳潴留進一步惡化。尤其是在肺微血管通透性中發(fā)揮媒介作用引起呼吸衰竭進一步加重。干預β內啡肽可及時改善患者呼吸功能,糾正缺氧狀態(tài)并未進一步治療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納洛酮使羥二氫嗎啡酮衍生物,使競爭性阿片受體拮抗劑[9]。本藥物可有效阻斷β內嗎啡太陽啡樣物質兒促進中樞神經興奮以實現(xiàn)提高呼吸中樞對二氧化碳的敏感性達到改善肺通氣功能的目的。另外,它還能夠有效提高氧分壓,減少二氧化碳分壓;顯著減少肺內分流及間質水分的集聚和呼吸生理無效腔從而改善肺水腫及患者自主呼吸的功能。另外,由于內原性嗎啡樣物質可導致腦血流減少并使腦腦耗氧減少,納洛酮可提高腦灌注壓,逆轉內原性嗎啡樣物質的繼發(fā)損害。本次實驗為研究納洛酮用于治療急性呼吸衰竭的臨床療效與意義,特將患者分為兩組使用不同藥物進行治療。結果顯示使用納洛酮組患者其治療總有效率以及血氣分析等指標均顯著優(yōu)于常規(guī)藥物組患者。另外,缺氧、昏迷常伴有β-EP釋放增多,中樞性呼吸衰竭使由于多種原因損傷中樞神經系統(tǒng)導致的呼吸功能障礙。納洛酮可有效拮抗并阻斷此類物質對心血管系統(tǒng)及呼吸中樞的抑制作用,穩(wěn)定細胞膜,保護細胞功能并增加呼吸中樞對二氧化碳的敏感性。降低氧自由基的損傷及血液粘度,增加大腦血液供應[10]。阿片受體不僅存在于中樞神經內,也存在于心、肺、腎等重要器官內。納洛酮能夠廣泛產生其藥理效應,從各方面發(fā)揮其作用,可逆轉呼吸功能障礙,促進患者意識盡早恢復。其該藥物起效速度快,半衰期在1~1.5h左右,藥效發(fā)揮時間可持續(xù)1~4h且副作用較小,患者耐受性較高。
綜上所述,臨床應用納洛酮用于治療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療效確切。在常規(guī)藥物以及基礎治療的基礎上及時、足量、反復應用納洛酮能夠顯著提高搶救成功率,有效緩解患者呼吸抑制等各類癥狀。在短時間內促進患者意識恢復,改善其呼吸循環(huán)功能且不良反應較少,治療安全系數(shù)高。能夠縮短治療時間,有效提高疾病治療效率,控制疾病情進一步發(fā)展,緩解患者痛苦并提高生存率,顯著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唐勇.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42例臨床分析[J].四川醫(yī)學,2011,33(10):1630-1631.
[2]郭影.納洛酮治療Ⅱ型呼吸衰竭25例療效觀察[J].中國現(xiàn)代藥物,2009,3(4):127-128.
[3]葉任高.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158-400.
[4]張國昌.納洛酮搶救治療Ⅱ型呼吸衰竭307例臨床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1,32(29):6140-6141.
[5]黃強,應可凈,邵方淳.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聯(lián)合納洛酮治療COPD伴急性呼吸衰竭[J].浙江臨床醫(yī)學,2007,9(5):642-643.
[6]胡國淵,節(jié)澤.納絡酮及有關阿片拮抗劑新的實驗性治療作用[J].國外醫(yī)學藥物分冊,1998,11(5):293.
[7]陳紅,劉翠俐.納洛酮治療急性意識障礙60例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2,22(5):315.
[8]楊志剛,馬希濤,王思勤,等.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聯(lián)合納洛酮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并發(fā)Ⅱ型呼吸衰竭29例療效觀察[J].鄭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8,43(1):181-182.
[9]郭義平.納洛酮治療Ⅱ型呼吸衰竭的臨床分析[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9,30(3):封2.
[10]張曉玲.納洛酮治療慢性呼吸衰竭并發(fā)肺性腦病的療效觀察[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9,7(4):490.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