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利巴韋林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臨床治療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來我院接受上呼吸道感染治療的患者60例,隨機平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均接受常規(guī)基礎治療,其中觀察組患者在基礎治療的基礎上使用利巴韋林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在基礎治療的基礎上使用熱毒寧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和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并使用SPSS 13.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P<0.05;觀察組患者的癥狀改善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患者,P<0.05;觀兩組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無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 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使用利巴韋林可以有效的提高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臨床治療效果,縮短患者癥狀改善時間,且治療過程中患者不良反應較少,療效安全、可靠,具有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關鍵詞:利巴韋林;熱毒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臨床上的一種常見疾病和多發(fā)疾病。每年的冬季和春季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爆發(fā)的高峰期[1],患者患病后通常出現(xiàn)咳嗽、發(fā)熱、咽痛、流鼻涕等臨床表現(xiàn),嚴重時易導致患者并發(fā)中耳炎、急性鼻竇炎、支氣管炎,甚至心肌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嚴重影響著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生命健康,因此如何有效的進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臨床治療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诖?,筆者在常規(guī)基礎治療的基礎上使用利巴韋林進行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臨床治療的相關研究,現(xiàn)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來我院接受上呼吸道感染治療的患者60例,隨機平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均接受常規(guī)基礎治療,其中觀察組患者在基礎治療的基礎上使用利巴韋林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在基礎治療的基礎上使用熱毒寧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平均年齡(35.9±4.8)歲,平均病程(9.2±3.4)d,對照組患者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平均年齡(36.2±4.5)歲,平均病程(9.5±3.7)d,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均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臨床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規(guī)基礎治療方法進行臨床治療,即給予患者止咳、退熱等對癥治療,對于具有細菌感染指征的患者給予頭孢類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基礎治療的基礎上使用利巴韋林進行抗病毒治療,即0.5g利巴韋林注射液+250ml5%葡萄糖注射液,靜脈滴注給藥,1次/d;對照組患者在常規(guī)基礎治療的基礎上使用熱毒寧進行抗病毒治療,即熱毒寧20ml+250ml5%葡萄糖注射液,靜脈滴注給藥,1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5d。
1.2.2臨床觀察指標 分別以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癥狀改善時間及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作為臨床觀察指標。臨床療效評價[2],顯效:患者體溫恢復至正常水平,治療24~48h,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臨床體征和自覺癥狀消失,血常規(guī)檢查結果顯示正常;有效:患者體溫恢復至正常水平,治療48~72h,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臨床體征和自覺癥狀消失,血常規(guī)檢查結果顯示正常;無效:患者治療前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臨床癥狀無明顯好轉,甚至出現(xiàn)惡化。
1.2.3統(tǒng)計學方法 統(tǒng)計兩組患者的臨床觀察指標結果,并使用SPSS 13.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其中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臨床療效的比較結果進行ridit分析,不良反應的比較結果進行χ2檢驗,以P<0.05作為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基本檢測標準。
2結果
2.1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見表1。
2.2兩組患者癥狀改善時間比較 比較兩組患者癥狀改善時間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的癥狀改善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患者,見表2。
2.3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比較 觀察組患者中1例患者出現(xiàn)惡心、食欲不振等胃腸道反應,對照組患者中2例患者出現(xiàn)胃腸道反應,兩組患者均可耐受,未經臨床處理,停藥后癥狀自動消失。
3討論
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是由于因鼻病毒、埃可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入侵人體上呼吸道所致。利巴韋林為臨床上常用的一種光譜抗病毒藥,其進入人體后,通過細胞磷酸化作用生成利巴韋林單磷酸和利巴韋林三磷酸[3],進而抑制病毒DNA聚合酶的活性,阻斷DNA病毒的復制過程,同時多項臨床實驗證實,利巴韋林對DNA和RNA病毒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次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的療效及癥狀改善時間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從而進一步證實了利巴韋林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臨床治療中的有效性。
總之,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使用利巴韋林可以有效的提高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臨床治療效果,縮短患者癥狀改善時間,且治療過程中患者不良反應較少,療效安全、可靠,具有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范廣媛.110 例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臨床治療分析[J].中國醫(yī)學工程,2012,20(4):101-102.
[2]胡明華,冷先文.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臨床分析[J].醫(yī)學信息,2009,1(10):136.
[3]付小清.利巴韋林注射液治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臨床觀察[J].中國醫(yī)療前沿,2010,5(13):32-33.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