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陰側切術后\"T\"形裂傷是指會陰側切術后繼發(fā)會陰裂傷,并與側切口形成\"T\"形裂口,屬于會陰復雜裂傷中的一種常見的類型。此類裂傷縫合難度大,傷口不易愈合,易給產婦造成身體和心理上的傷害,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本文探討陰道分娩時造成會陰側切術后\"T\"形裂傷的相關原因以及采用正確的助產手法等相應的護理對策,減少此類裂傷的發(fā)生率,減少產婦的痛苦。
1 會陰側切術后\"T\"形裂傷的原因
1.1 會陰條件欠佳 產婦會陰發(fā)育差、彈性差,產傷、手術感染所致的陰道狹窄、會陰體有陳舊性瘢痕、堅硬或會陰組織肥厚,分娩時因不能充分擴張容易造成裂傷。產婦年齡過大,尤其是年齡超過35歲的初產婦,會陰組織彈性欠佳,尾骨活動性小,分娩時會陰體容易撕裂。產婦年齡過小,會陰體幼稚,發(fā)育不成熟,皺襞少,也容易造成裂傷。
1.2 骨盆發(fā)育不良產婦骨盆出口平面狹窄,特別是恥骨弓位置低、角度<90°,分娩時要充分利用骨盆出口后三角區(qū),導致會陰體過度受壓、伸展,會陰體組織變薄,易造成會陰撕裂。
1.3產力過強 娩肩困難時,在子宮底下推宮體加腹壓,人為造成過強的產力;宮縮強導致的急產等均易造成嚴重的會陰撕裂傷。
1.4 助產者缺乏助產技巧或保護會陰不當。助產人員資歷淺、技術不熟練,如胎頭撥露時俯屈過度、過早仰伸或前肩娩出未壓到位就抬后肩或肩娩出過快;會陰側切口不夠大、側切角度不好、過直或側切過早、陰道沒有充分擴張,導致可以避免的裂傷發(fā)生。
1.5 妊娠合并外陰及陰道炎癥 會陰紅腫,彈性不佳,局部組織充血、水腫、脆性大,容易撕裂或裂傷嚴重。
1.6 巨大兒 胎兒以較大的胎頭、胎肩通過產道,導致分娩時會陰體過度膨脹,超過會陰體伸展的極限而引起會陰裂傷。
1.7 手術助產。如臀牽引、胎頭吸引術、鉗產等,會陰側切過小,術者或與保護會陰的助手配合不協(xié)調,用力過猛或不按分娩機轉助產等都會引起會陰裂傷,嚴重的會導致會陰Ⅲ度裂傷。
1.8 肩難產 會陰切開延裂或會陰Ⅲ度及Ⅳ度裂傷最常見[1]。
1.9 產婦配合欠佳分娩時用力過度。產婦極不配合使原本應該緩慢娩出的胎兒快速用力娩出了,超出陰道彈力速度,使陰道裂傷不可避免。
1.10 滯產 初產婦由于精神過度緊張、焦慮,能夠影響機體內部的平衡、適應力和健康,易使子宮缺氧收縮乏力、宮口擴張緩慢、胎先露下降受阻、產程延長、產婦體力消耗過多,導致產程延長或滯產。此時因胎先露壓迫軟產道時間長,陰道壁及會陰體易出現(xiàn)水腫、壞死,增加組織脆性,從而造成陰道、會陰體撕裂。
1.11 胎位異常 胎位異常發(fā)生繼發(fā)性宮縮乏力導致產程延長,常需陰道助產,手法不當易致軟產道裂傷。分娩時胎頭俯屈不良,胎頭以較大的枕額周徑內旋轉,娩出難度增大。而面先露頦前位時,因胎兒顏面部不能緊貼子宮下段及宮頸內口,影響子宮收縮,致使產程延長;顏面部骨質不能變形適應產道,容易發(fā)生會陰裂傷。
2 護理對策
2.1 產前措施
2.1.1 鼓勵計劃懷孕的婦女孕前多參加體育鍛煉,孕期適度活動,增強皮膚肌肉彈性。
2.1.2 加強產前健康教育及分娩常識宣教工作,幫助孕產婦消除對分娩的恐懼、焦慮、急躁等不良心理,同時持續(xù)地給產婦支持鼓勵,宮縮劇烈時要告訴產婦這是正常的不要害怕,幫助產婦將注意力集中到全身放松和減輕疼痛上, 也可以幫助產婦創(chuàng)造感興趣、高興的事物,將注意力集中在想象上,隨時用目光、語言等來幫助產婦,結合產程的進展,有的放矢地進行心理護理[2]。幫助產婦以最佳心理狀態(tài)待產,主動、正確配合分娩過程,使分娩順利完成。
2.1.3 孕期積極防治外陰、陰道炎,加強會陰自我護理的宣教。
2.1.4 妊娠期間檢查發(fā)現(xiàn)胎兒大或既往分娩巨大兒者,應正確評估,選擇適宜的分娩方式,必要時剖宮產。
2.2 產時措施
2.2.1 充分評估產婦會陰的伸展性,如產婦有嚴重的外陰或陰道炎,組織紅腫、脆性大時、發(fā)育異常、有瘢痕、會陰彈性差,估計可能造成嚴重裂傷時,可做較大的會陰側切。
2.2.2 指導產婦如何正確屏氣配合助產人員使分娩順利。進入第二產程,指導產婦宮縮時向下屏氣用力,宮縮間歇時全身放松休息,保存體力。
2.2.3 嚴格掌握催產素的使用指征,應用縮宮素時,應有醫(yī)師或助產士在床旁守護,監(jiān)測宮縮等狀況,避免宮縮過頻、過強,防止胎兒娩出過快、過猛造成會陰裂傷。
2.2.4 盡量推行分娩鎮(zhèn)痛。既可以減輕產婦的痛苦及對分娩的恐懼情緒,又可以使得盆底肌肉、會陰組織松弛效果良好,增加會陰的彈性,降低會陰裂傷率。
2.2.5 采用適宜的助產手法。助產者保護會陰的同時協(xié)助胎頭俯屈,讓胎頭以最小的徑線(枕下前囟徑)娩出。控制胎頭、胎肩娩出速度,讓胎兒在宮縮間歇時緩慢地娩出。此時不可過早或用力過大來協(xié)助仰伸,仰伸早或用力大,胎兒下頦娩出時,易致會陰裂傷。胎頭娩出后,保護會陰的右手不能放開,仍應注意保護會陰,左手協(xié)助胎頭復位及外旋轉,使胎兒雙肩徑與骨盆出口前后徑保持一致,左手向下輕壓胎兒頸部,使前肩從恥骨弓下緩慢娩出,再托胎頸向上,使后肩從會陰前緣緩慢娩出。雙肩都娩出后,保護會陰的手才可放開,然后雙手協(xié)助胎體及下肢以側位娩出。切忌娩出過快、過猛,否則易導致會陰裂傷。
2.2.6 禁止從子宮底施加腹壓,娩肩困難時,可指導產婦曲大腿、從恥骨聯(lián)合上正確施壓。
2.2.7 正確有效保護會陰 會陰聯(lián)合緊張時即開始保護會陰。在會陰部鋪蓋無菌巾,助產者右肘支在產床,右手拇指與其余四指分開,托住會陰體向前向上彈性用力,產力大時保護會陰力度大,產力小時力度隨之減少。保護會陰時力度不要太大,力度過大反而使會陰組織擴張受阻,肌肉過度壓緊擴張不開,易于會陰裂傷;宮縮間歇時,保護會陰的手稍放松,以免壓迫過久過緊引起會陰水腫。胎頭著冠后,保護會陰的手不能離開會陰部。
2.2.8 手術助產時,側切口要足夠大,術者與助手應密切配合,控制胎頭、胎肩娩出速度,避免胎兒娩出過急、過快。動作準確、輕柔,避免手術器械損傷會陰。
2.2.9 鼓勵產婦少量多次進食高熱量易消化的食物,并攝入足夠的水分,以增加體力,避免因乏力而致第二產程延長,胎頭長時間壓迫軟產道,引起軟產道充血、水腫,局部組織彈性減弱,導致胎兒娩出時會陰裂傷。
3 討論
會陰側切術后\"T\"形裂傷常發(fā)生在胎頭或后肩娩出時,因此娩胎頭或胎肩時助產者更應注意正確有效地保護會陰,以避免會陰嚴重裂傷。助產過程中產婦和新生兒的情況瞬息萬變,極易發(fā)生產后出血、難產、羊水栓塞、新生兒窒息等急危重癥,如何保障胎兒平安娩出,又不至于導致會陰深度裂傷,是當代助產專業(yè)人士的基本職業(yè)技能[3]。會陰側切術后\"T\"形裂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臨床工作中正確對產婦進行產前宣教,使其配合分娩過程。產前進行客觀的評估,嚴格排除經陰分娩的指征,必要時擇期剖宮產。第二產程時正確保護會陰,以防會陰深度裂傷,助產者具備一定的助產專業(yè)知識和技能,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應變能力,充分發(fā)揮助產士的聰明才智[3]。產程中,只要助產者認真仔細觀察,在產婦產前、臨產后正確評估,及時、正確地診斷與處理,對于會陰側切術后\"T\"形裂傷的產婦應盡快縫合傷口是裂傷恢復的關鍵。及時發(fā)現(xiàn)各種分娩異常情況,指導產婦正確屏氣,避免胎兒娩出過快。評估會陰過緊或胎兒過大,估計分娩時會陰撕裂難以避免者,應適時行會陰切開術,不可追求低會陰切開率而盲目保護會陰。
綜上所述,孕產婦臨產后,嚴格掌握陰道助產的適應證,選擇合適的分娩方式,加強培訓,不斷提高助產人員的助產技術水平,是可以降低會陰側切術后\"T\"形裂傷發(fā)生率的。
參考文獻:
[1] 謝幸,茍文麗.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
[2] 茍文麗,吳連方.分娩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442,543.
[3] 劉鷺燕,高明月.婦產科護士工作壓力源與相關因素分析[J].護理管理.
編輯/王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