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產后出血是導致產婦死亡的首位原因,是產科常見的嚴重并發(fā)癥,產后出血發(fā)生突然,如果搶救不及時將嚴重危害產婦的生命,因此,降低產后出血的發(fā)生率,仍是我國產科面臨的重要課題。本文主要探討了產婦產后出血的原因、如何密切觀察以采取預防措施,以及出現(xiàn)產后出血情況下的護理方法。
關鍵詞:產后出血;觀察;護理;搶救預防
產后出血主要是指胎兒分娩后24h內失血量超過500ml情況,是導致我國產婦死亡的首要原因,發(fā)病率占死亡總數(shù)的2%~3%。探索產后出血原因,加強觀察措施和防冶,加深對產后出血的認識,提高出血后護理的技巧具有重要意義。
1產后出血的原因
導致孕婦產后出血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討論流產、分娩方式和胎兒體重、產婦情緒與產后出血的關系,以及導致出血的原因。
1.1流產與產后出血的關系一些臨床研究表明,胎次和流產次數(shù),都會不同程度損傷子宮內膜及繼發(fā)感染,尤其會使女士罹患子宮內膜炎, 這對以后妊娠時胎位不正、胎盤各種問題的發(fā)生率大大提高,因此產后出血發(fā)生機率比一般產婦要高出好幾倍。
1.2分娩方式和胎兒體重與產后出血的關系現(xiàn)代醫(yī)學上,孕婦選擇分娩的方式越來越多,例如陰道助產、剖宮產等,但這些分娩方式產后出血率比普通順產方式高數(shù)倍,原因是產婦子宮收縮乏力、產程異常等原因不得不施行輔助生產手段。另一方面,胎兒體重小于4kg時,產婦產后出血發(fā)生率低, 體重大于4kg時羊水過多,子宮過度膨脹產后出血率也隨之增加。與此同時子宮肌纖維過度伸展,影響子宮復舊。
1.3產婦情緒與產后出血的關系產后出血除臨床、病理因素之外,還包括許多社會和家庭因素。例如產婦或其家人對新生兒性別不滿,或者新生兒可能患有某些病癥,從而使產婦出現(xiàn)各種心理問題[1],而有些嚴重的產婦還可能產生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現(xiàn)象,而致產后出血。
2產后出血的觀察和護理
2.1產前預防措施加強對孕婦的產前檢查,篩查高危孕婦,產前仔細詢問妊娠分娩史、既往史、家族史,產前檢查時注意識別各項危險因素,并對有危險項目的孕婦列入專案管理并定期檢查,對可能發(fā)生產后出血的孕婦應提前入院觀察,在入院期間適當安排心理咨詢消除產婦的緊張情緒并保證充分睡眠和日常飲食。
2.2產時加強監(jiān)測護理第一產程:隨時注意觀察產程進展,及時排查異常因素,可能引起嚴重的產后出血的因素有,是否影響產后子宮收縮和縮復功能,因此要密切注意觀察產程胎心宮縮情況,定期肛查和了解宮口開大和胎先露下降情況,可在生產前準備好助產或剖宮產以及產后出血的人員,藥品和器材準備??煞玫乃幬镉忻姿髑傲写计?,遵照醫(yī)囑服用一般對產后出血有較好療效。
第二產程:為了防止產婦大量出血時可能的低血和休克情況,應該建立靜脈通道,使產婦能被及時輸液輸血,以免出現(xiàn)難以控制的局面,加大手術風險。對宮縮乏力者可進行相關手術扼制更危急的情況發(fā)生,如必要情況下可以考慮切除子宮[2]。
第三產程:對有多次刮宮病史產婦,除了常規(guī)的檢測外,還必須警惕胎盤粘連或殘留,如果有胎盤滯留者則應該及時行人工剝離胎盤,胎盤娩出后,認真檢查是否有殘留,如果有則應該清宮。產后30min內及時處理可反射性引起子宮收縮,減少陰道出血,有利于降低產后出血的概率。對于前置胎盤的產婦,尤其是中央型及部分型前置胎盤,除了上述必須準備的手段外,還要準確判斷胎盤位置,選擇合適的手術切口[3],如果出血不能及時處理的問題,或者問題較為嚴重則要及時考慮轉院,降低產后出血風險。
2.3產后出血的搶救措施產后出血的搶救遵循一定的原則,主要體現(xiàn)在止血,補血,休克,感染這四個重點。①某些產婦會出現(xiàn)子宮收縮乏力的臨床表現(xiàn)[4],必須加強宮縮,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按摩子宮并同時肌注縮宮素,或將縮宮素加入復方氯化鈉注射液。②對于胎盤因素的處理,應該采取下列方法:及時將胎盤取出,如果宮內有殘留則應該做好刮宮的準備,胎盤植入者應及時做好子宮切除的準備。③軟產道裂傷因素的處理,需要及時修補縫合裂傷[5]。④對于凝血功能障礙因素的處理,要針對不同病因疾病種類進行處理。
2.4產后大出血護理產后出血護理常分為一般護理和心理護理:①一般護理確保產婦充足睡眠,營養(yǎng)均衡,進食高熱量含鐵豐富的食物,少量多餐。一段時間后可待產婦的病情穩(wěn)定,適當下床活動,逐步增加活動量。鼓勵并協(xié)助產婦早期行母乳喂養(yǎng),以促進子宮收縮。②心理護理要求產科護士在護理中應耐心聽取產婦的主訴,詳細解答患者提出的疑問,糾正產婦錯誤認識,消除其恐懼心理。產婦要保持情緒的穩(wěn)定,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護士可讓產婦參加照顧嬰兒活動,感受新生命帶來的快樂,緩解自身的壓力。
總之,產后大出血的原因很多,對縮宮素的使用指征應嚴格掌握,專人進行觀察,隨時記錄子宮收縮情況,保證產程的安全,盡量減少產后大出血的發(fā)病率。
參考文獻:
[1]羅忠秀.產后出血的觀察及護理[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1,9(34):79-80.
[2]吳扣英朱銀亭產后出血原因的臨床分析與對策[J].河北醫(yī)學,2007,13(10):12389-1239.
[3]蔡少娟.產后出血救治中的護理配合[J].護理研究,2010,17(14):80.
[4]唐金蘭.產后出血的防治和護理[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6,15(5):673.
[5]溫蘭嬌.產后出血的臨床觀察與護理體會[J].護理園地,2009,8(9):154-155.
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