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C反應蛋白(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 檢測64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療前后CRP濃度、白細胞計數(WBC)、中性粒細胞比值(N)、紅細胞沉降率(ESR),并與60例健康體檢者比較。結果 AECOPD患者治療前后CRP水平以及健康體檢者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WBC、N、ESR與治療前相比明顯下降,但與健康體檢者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結論 CRP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感染的敏感性指標,可作為AECOPD診斷及嚴重程度評估的靈敏指標。
關鍵詞:C反應蛋白;慢性阻塞性肺疾??;急性加重期;應用價值
慢性阻塞性肺疾?。?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COPD)是一種慢性炎癥性疾病,受多種炎癥介質的介導,主要表現為呼吸道氣流受限[1]。其患病人數多,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均較高,是目前世界四大致死性疾病之一[2],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其發(fā)病機理尚未完全明確,C反應蛋白(CRP)是一種急性時項蛋白,參與身體多種生理病理過程,發(fā)揮抗炎促炎雙重作用。CRP對于鑒別細菌感染、病毒感染,及判斷疾病嚴重程度、預后均具有重要的意義[3]。本文通過對AECOPD患者治療前后及健康體檢者CRP、WBC、N、ESR水平變化進行研究,探討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呼吸內科收治的AECOPD患者64例,入選標準: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2007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4],排除標準:肺部支氣管擴張、肺結核等其他慢性肺部疾病者,排除并發(fā)心腦血管疾病、內分泌系統(tǒng)及消化系統(tǒng)嚴重疾病或有既往病史的患者,均無肝腎功能障礙性疾病,均無各種急慢性感染、組織損傷、手術創(chuàng)傷、惡性腫瘤及其他免疫性疾病,4 w內均無服用免疫調節(jié)劑或類固醇激素及糖皮質激素史。其中男34例,女30例,年齡48~74歲,平均(59.9±7.2)歲。將64例AECOPD患者作為觀察組,另選同期健康體檢者60例作為對照組,兩組年齡與性別分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及觀察組均于清晨空腹12 h后采集肘正中靜脈血測定血清CRP濃度、白細胞計數(WBC)、中性粒細胞比值(N)、紅細胞沉降率(ESR);其實驗室指標陽性判斷標準為: CRP>5 mg/L為陽性; WBC>10×109/L為陽性;N>0.70為陽性;ESR>20 mm/h為陽性。觀察組患者給予抗生素治療待炎癥明顯好轉后再用同樣方法檢測上述各個指標,比較治療前后的變化。
1.2.1 CRP定量 CRP測定采用酶聯免疫分析法,使用IMMAGE800比濁分析儀(美國Beckman-Coulter)及配套試劑與質控物。
1.2.2血細胞記數 使用血細胞記數儀F-820及配套試劑。
1.2.3血沉測定 使用意大利MONITOR全自動血沉分析儀。
1.3統(tǒng)計數分析 所有數據均錄入SPSS 16.0統(tǒng)計學分析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x±s),兩組間分析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各組血清CRP、WBC、N和ESR指標比較,AECOPD組治療前血清CRP、WBC、N和ESR均顯著高于治療后及正常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ECOPD組治療后血清CRP顯著高于正常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ECOPD組治療后WBC、N和ESR和正常對照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AECOPD主要病因是細菌和病毒感染使氣道炎癥加重[5],反復發(fā)作可使病情迅速惡化。臨床上如何了解感染程度、控制COPD急性發(fā)作、準確應用抗生素及評估COPD患者的預后是醫(yī)療工作者的主要工作。AECOPD患者由于機體免疫力底下、對感染反應差,部分患者對急性細菌感染特征表現不典型。WBC、N升高并不明顯,甚至會下降;ESR因受影響因素較多特異性低;痰液培養(yǎng)雖然可以找到病原體,但耗時較長,陽性率水平低,易被污染,不宜作為早期判斷感染的敏感指標[6]。
CRP是由Tillett和Francis于1930年在肺炎患者血清中發(fā)現的一種與肺炎肺炎鏈球菌非特異性的菌體多糖成分C多糖(CPS)起沉淀反應的物質,是機體受到炎癥性刺激時主要由肝臟合成的一種重要的急性期蛋白,對各種刺激因素包括感染、組織損傷、壞死均能迅速反應。當組織發(fā)生炎癥時,巨噬細胞釋放白細胞介素刺激肝臟合成,在6~12 h后即可升高,因此目前的臨床疾病診斷檢測中通常將其作為獨特的炎癥標記物進行檢測,可以在很多疾病診斷上作為輔助判斷依據[7-8]。
本文觀察了64例COPD急性加重期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CRP、WBC、N和ESR指標動態(tài)變化,并與60例健康體檢者比較。結果表明:WBC、N和ESR在急性發(fā)作期明顯升高,治療后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而AECOPD組治療后WBC、N和ESR和正常對照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颊哐錍RP隨癥狀的加重而升高,治療緩解后明顯降低,AECOPD組治療前后及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由此可見,CRP是在反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敏感而可靠,可早期發(fā)現、早期診斷COPD,并且可準確評估感染嚴重程度和治療療效,在臨床工作中有著重要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Rabe KF,Hurd S,Anzueto A,et al.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GOLD executive summary[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7, 176(6): 532-555.
[2]Cote CG.Surrogates of mortality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Am J Med, 2006,119(10):54-62.
[3]馬建華,馬俊敏,龐俊,等.COPD急性加重期和穩(wěn)定期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變化的研究[J].臨床肺科雜志,2013,18(7):1621-1622.
[4]蔡柏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斷、處理、和預防全球策略(2011年修訂版)解讀[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2,35(4):249-255.
[5]羅向軍,王慶元,郭彩宏.C反應蛋白、前白蛋白檢測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fā)作期的臨床意義[J].中國基層醫(yī)藥,2008,15(6):1009.
[6]蔡書景,郭秀英,劉冀.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診治中的臨床意義[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3,22(27):2984-2985.
[7]劉桂香.C反應蛋白在疾病診斷和預后評估中的研究進展[J].實用醫(yī)技雜志,2011,19(1): 33-34.
[8]Volanakis JE. Human C-reactive protein: expressio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J].Mol Immunol,2006,38(10):189-197.
編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