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兒童先天性病殘與弓形蟲感染之間的關(guān)系。方法 通過血凝試驗(IHA)和膜抗原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進行檢測,對297例先天性病殘兒童血清進行弓形蟲抗體檢查。 結(jié)果 弓形蟲感染與兒童先天性疾病關(guān)系密切。結(jié)論 先天性弓形蟲感染可以引起兒童先天性疾病,應(yīng)該及早檢查,注意生活習慣優(yōu)生優(yōu)育。
關(guān)鍵詞:弓形蟲感染;先天性疾病
隨著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獨生子女的家庭占我國家庭關(guān)系的很大比例,優(yōu)生優(yōu)育自然成為人們關(guān)注的話題之一。關(guān)注孩子的健康,及早檢查是避免兒童弓形蟲感染引起先天性疾病的有效方法。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先天性病殘兒童297例,獲得性病殘兒童295例,正常對照兒童148例,兒童健康正常,但符合國家計劃生育政策可照顧生育2胎家庭兒童。年齡2~16歲;由原吳縣市計劃生育指導中心提供。研究對象的確定:病殘兒童父母申請生育第2胎者,經(jīng)鄉(xiāng)(鎮(zhèn))計生辦初篩,再由專業(yè)人員進行家系調(diào)查和社會調(diào)查,市獨生子女病殘兒醫(yī)學鑒定小組進行獨生子女病殘醫(yī)學鑒定。根據(jù)病史資料,結(jié)合臨床癥狀,并采用B超、心電圖、腦電圖、CT、X線、核磁共振及各項有關(guān)生化檢查,智商測定,五官科的有關(guān)項目檢查等。每例均進行綜合分析,符合病殘標準,并擬批準其父母生育第2胎者,行靜脈抽血,分離血清待檢。同時對其父母也行抽血待檢。
1.2病殘診斷標準 按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制定的《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獨生子女病殘兒醫(yī)學鑒定暫行管理辦法》,《獨生子女病殘兒醫(yī)學診斷暫行標準及第2胎優(yōu)生原則》。
1.3弓形蟲抗體檢測
1.3.1間接血凝試驗(IHA)試劑凍干弓形蟲IHA診斷試劑和陽性、陰性標準血清由中國農(nóng)科院蘭州畜牧獸醫(yī)研究所提供。操作按說明書進行。溫度控制在18~25℃,陽性判斷標準:以抗體滴度<1:32為陰性,1:64為陽性。
1.3.2膜抗原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試劑試劑盒由江蘇省弓形蟲病診治中心提供。IgG檢測用常規(guī)間接法,IgM檢測用捕獲法M ac}LISA,操作按說明書進行。
2結(jié)果
2.1弓形蟲感染水平 297例先天性病殘兒童弓形蟲抗體陽性63例,陽性率21.21%,顯著高于同期健康兒童弓形蟲感染的抗體陽性率6.76%(10/148)(丫=15.O5,P<0.0l,OR=3.72)。同時也高于295例后天獲得性病殘兒童弓形蟲抗體陽性率15.25%(45/295)(XZ=3.52,P<0.05)。
2.2疾病分類順位分析及弓形蟲抗體檢測先天性病殘兒 見表1。
2.3兒童先天性病殘與父、母弓形蟲感染關(guān)系 在297例先天性病殘兒童家庭中,其父弓形蟲抗體陽性64例,抗體陽性率為21.55%,顯著高于同期健康兒童父親弓形蟲抗體陽性率4.0S%(6/148)(丫=22.81,P<0.O1,OR=6.50)和后天獲得性病殘兒童父親的弓形蟲抗體陽性率15.59%丫=3.47,P<0.O5,OR=1.49);297例先天性病殘兒童家庭中,其母弓形蟲抗體陽性89例,抗體陽性率為29.97%,顯著高于同期健康兒童母親弓形蟲抗體陽性率5.40%(8/148)丫=34.96,P<0.O1,OR=7.49)和后天獲得性病殘兒童母親的弓形蟲抗體陽性率21.69%丫=5.28,P<0.O1,OR=1.54)。
2.4病殘兒童家庭弓形蟲抗體水平 592例病殘兒童弓形蟲抗體陽性108例,抗體陽性率為18.24%,與對照組相比(6.76%),差異有顯著性(P<0.01)。在弓形蟲抗體陽性的病殘兒童中,其父抗體陽性率為26.85%(29/108),其母抗體陽性率為37.96%(41/108),其父、母至少一方弓形蟲抗體陽性的56例,占弓形蟲抗體陽性病殘兒童家庭的51.85%。592例兒童病殘兒父母弓形蟲抗體陽性263例,抗體陽性率為22.21%(263/1 184)。其中男性陽性110例,抗體陽性率為18.58%(110/592),女性陽性153例,陽性率為25.84%(153/592)。正常健148),女性陽性8例,陽性率為5.4%(8/148)。兩組康對照夫婦弓形蟲抗體陽性14例,陽性率為4.73%(14/296),其中,男性陽性6例,陽性率為4.05%(6/148),女性陽性8例,陽性率為5.4%(8/148)。兩組差異有顯著性(P<0.01)(見表2)。
3討論
弓形蟲是廣泛寄生于包括人在內(nèi)的哺乳動物有核細胞內(nèi)的寄生蟲。人類可通過食入含有弓形蟲(包囊)而未充分加熱的肉類、蛋類食品,誤食被貓糞便中卵囊污染的食物,以及輸血等多種途徑感染弓形蟲。弓形蟲感染可以發(fā)病,也可以潛伏,還可以在機體免疫狀態(tài)不良時復發(fā)[1]。孕婦感染了弓形蟲,無論有無臨床表現(xiàn),均可通過胎盤垂直感染給胎兒,弓形蟲感染在孕早期對胎兒傳播率低但致畸嚴重,孕晚期傳播率高但致病程度減輕,但可以把IgG抗體傳給胎兒,在胎兒出生后很長一段時間才陸續(xù)表現(xiàn)出一系列癥狀如不自主眨眼、吸鼻、撅嘴、搖頭、聳肩、甩手、吸肚子、踢腿、喉中發(fā)聲、穢語、模仿語言等。
本研究對297例先天性病殘兒童弓形蟲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學調(diào)查顯示,先天性病殘兒童弓形蟲感染的抗體陽性率顯著高于同期健康兒童弓形蟲感染的抗體陽性率和后天獲得性病殘兒童弓形蟲抗體陽性率。提示弓形蟲感染與兒童先天性病殘關(guān)系密切。本研究結(jié)果還顯示,先天性病殘兒童,其父弓形蟲抗體陽性率也顯著高于同期健康兒童父親弓形蟲抗體陽性率和后天獲得性病殘兒童父親的弓形蟲抗體陽性率;先天性病殘兒童母親弓形蟲抗體陽性率也顯著高于同期健康兒童母親弓形蟲抗體陽性率和后天獲得性病殘兒童母親的弓形蟲抗體陽性率[2]。同時在108例弓形蟲抗體陽性的病殘兒童中,其父弓形蟲抗體陽性29例,占26.85%;其母弓形蟲抗體陽性41例,占37.96%;其父、母至少有一方弓形蟲抗體陽性的有56例,占到51.85%。進一步說明弓形蟲感染對優(yōu)生優(yōu)育危害嚴重,并提示父、母任一方弓形蟲感染均可對其生殖健康造成潛在的嚴重影響。因此,在防治先天性弓形蟲感染的發(fā)生方面,必須對男女雙方同時采取積極的預防措施。
現(xiàn)無抽動癥的正常兒童弓形蟲的感染陽性率較抽動癥的兒童為低,兩者之間有顯著性差異。兒童抽動癥與弓形蟲的感染有相關(guān)性。從理論上分析,弓形蟲寄生在神經(jīng)元內(nèi)可對神經(jīng)細胞造成一定損害而導致兒童一系列行為動作的改變。因此,我們可以對于已經(jīng)確診的抽動癥患者進行弓形蟲抗體檢查,陽性者可行弓形蟲治療,以提高抽動癥的治療效果。
據(jù)統(tǒng)計,全球人類弓形蟲平均感染率為33%,我國正常人群人平均感染率為5.84%。弓形蟲病的傳播途徑較復雜,目前免疫學技術(shù)成為診斷弓形蟲病的最重要手段。有貓、狗接觸史比無貓、狗接觸史弓形蟲IgG陽性率高。弓形蟲病的傳染源主要是動物,貓科動物是弓形蟲的終末宿主,弓形蟲在其體內(nèi)可形成有性繁殖和卵囊,一只貓一天可排出1000萬個卵囊,可持續(xù)排2w多時間,當貓再次弓形蟲感染時可重新排出卵囊。因此,加強貓的管理和貓糞處理,是預防人類弓形蟲病的重要措施。狗與人關(guān)系密切,也是人類弓形蟲病的重要傳染源之一[3]。在本地區(qū),養(yǎng)貓、狗等寵物的人較多,應(yīng)加強此方面的健康教育,避免被動物咬傷。
研究發(fā)現(xiàn)不良飲食習慣者(吃羊肉串、火鍋、切菜板生熟不分)血清弓形蟲IgG及IgM陽性率明顯比無不良飲食習慣兒童高。弓形蟲感染以獲得性傳播占絕大多數(shù),可經(jīng)肉、乳、蛋傳播,這些食品如不煮熟,其中弓形蟲速殖子或包囊未被殺滅,人食用后有可能發(fā)生感染。為此,人們應(yīng)注意飲食衛(wèi)生,肉、乳、蛋要煮熟才吃,更要注意飲食器具的衛(wèi)生,減少弓形蟲感染。
4結(jié)論
研究表明,弓形蟲感染與兒童先天性疾病關(guān)系密切,家長應(yīng)該及早檢查,注意生活習慣,保證優(yōu)生優(yōu)育。
參考文獻:
[1]于恩庶,甘紹伯,陳觀今,等.中國弓形蟲病[M].香港:亞洲醫(yī)藥出版社,2000,57-57.
[2]周永華,王堅武,岑偉家,等.先天性畸胎兒母嬰弓形蟲感染的血清學研究[J].中國人獸共患病雜志,1994,10(2):76-78.
[3]王崇功,周永華,吳菁,等.弓形蟲感染對優(yōu)生優(yōu)育危害性及其控制的研究[J].中國血吸蟲病防治雜志,1998,10(6):362-364.編輯/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