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和分析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急診昏迷的臨床價值。方法 回顧性分析我院急診科2013年1月~2014年6月接診的78例昏迷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的原發(fā)病治療及西醫(yī)治療,即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擴充血容量,糾正酸堿、水及電解質失衡狀態(tài),以及采用納洛酮促醒等。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使用醒腦靜注射液(20~40m1)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靜脈滴注,1次/d。結果 對照組的有效率為79.49%,觀察組的有效率高達92.31%,且觀察組(11.33±3.81h)患者較對照組(18.53±4.12h)清醒的時間更短,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腦卒中急診昏迷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明顯優(yōu)于單獨使用常規(guī)西藥治療的效果,值得臨床借鑒與推廣。
關鍵詞:中西醫(yī)結合;病因;急診昏迷;醒腦靜;促醒治療
昏迷是急診常見的急癥,中醫(yī)又名\"神昏\"、\"昏蒙\",以嚴重的意識障礙為主要表現(xiàn),占我院首診患者總數(shù)的1%左右?;杳缘呐R床病因復雜,進展快速,除了患者神經系統(tǒng)嚴重病變外,重要器官功能的嚴重損害時也導致患者發(fā)生昏迷,常常涉及多種疾病多個學科。對昏迷癥狀及時的診斷和處理,可以明顯減少昏迷對患者各臟器功能的損害,降低病死率。由此可見,在急診,對于昏迷患者的早診斷、早治療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我科采用臨床常規(guī)西醫(yī)療法結合醒腦靜注射液救治急診昏迷患者,取得滿意的療效,具體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急診科2013年1月~2014年6月接診的78例昏迷患者,隨機將他們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39例。在觀察組的39例患者中,21例為男性,18例為女性;患者年齡在9~78歲,平均為(49±3.24)歲;患者平均病程5.4d。對照組的39例患者中,20例為男性,19例為女性,患者年齡在12~83歲,平均為(47±3.55)歲;患者平均病程在5.7d。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病因大致分為5類,病因分布情況見表1。兩組一般性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
1.2 診斷方法與標準 入院后第一時間向昏迷患者陪同送診人員收集患者的年齡、性別、既往史、發(fā)病情況以及可能導致患者發(fā)生昏迷的誘發(fā)因素等基本信息,判斷患者是否昏迷,確定昏迷狀態(tài)。對昏迷患者進行系統(tǒng)、完整的體格檢查,根據(jù)急診醫(yī)師臨床經驗進行病因的初步判定。盡快根據(jù)患者情況給予進行必要的輔助檢查,以便做進一步的明確診斷。
1.3急救治療
1.3.1對照組患者急救治療措施 ①患者入院后第一時間進行生體征監(jiān)測、心電監(jiān)護;②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吸氧治療,如有需要可應用呼吸機來輔助呼吸或氣管插管;③建立靜脈輸液通道,對伴有休克的患者,應迅速擴充血容量,使用血管活性藥物,糾正酸堿紊亂、水及電解質失衡狀態(tài);④若是腦血管意外或者顱腦損傷,則應在做頭顱CT或MRI的同時,進行降低顱內壓,使用腦細胞保護藥物治療;⑤對有明確服毒史以及藥物中毒者,我們先徹底洗胃、導瀉,應用特效解毒劑,如有需要可進行血液透析治療;⑥若患者是因低血糖所引發(fā)的昏迷,靜推高滲葡萄糖溶液即可;⑦若患者是因酮癥酸中毒引發(fā)的昏迷,則可小劑量的胰島素靜脈滴注及糾正脫水;⑧所有的昏迷患者均用輸液泵給予0.4~1.2mg的納洛酮促醒。
1.3.2 觀察組的搶救措施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使用醒腦靜注射液(20~40m1)加入5%葡萄糖溶液靜脈滴注,1次/d。
1.4統(tǒng)計學處理 對統(tǒng)計學數(shù)據(jù)錄入采用SPSSl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進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臨床療效情況 對照組的有效率為79.49%,觀察組的有效率為92.31%,觀察組在臨床療效方面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見表2。
注:P<0.05,差異具統(tǒng)計學意義
2.2 清醒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者清醒的時間更短(P<0.05)。見表3.
3討論
3.1昏迷是急診常見的急癥[1~4],它是嚴重的意識障礙,其發(fā)病率、死亡率及致殘率均較高,給患者的生命和健康造成嚴重威脅,也給患者家庭造成沉重負擔?;杳詫儆谥嗅t(yī)里\"昏蒙\"的范疇,乃邪阻清竅,神明失用,輕竅失靈所致痰火上擾,濕濁蒙竅,繼而導致機體氣機紊亂。在急診工作中,對昏迷患者的處理必須急中有急,應以積極采取措施以降低死亡率為目標。因此,對于昏迷患者的早診斷、早治療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
3.2 在治療急性昏迷的過程中,應取中西藥各自的藥效優(yōu)勢,共同發(fā)揮治療作用,消除或降低其不良反應,以取得最佳療效。醒腦靜注射液為傳統(tǒng)中藥名方\"安宮牛黃丸\"改進而成的復方中藥制劑,由麝香、冰片、梔子、郁金等中藥組成的水溶性注射液,對昏迷患者的蘇醒有良好作用。它可通過血腦屏障直接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tǒng)。醒腦靜的藥物組成:郁金--性寒,味辛、苦;能行氣化瘀,清心解郁,涼血解毒、清理三焦;梔子--性寒、味苦;能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瀉火,清熱解毒;冰片--辛苦微寒,通諸竅而散郁火,助麝香醒神開竅;麝香--味芳香性溫,味辛。醒腦開竅,活血通經,善走竄,具有較強的開竅通閉作用,它是治療昏蒙的首選藥物。此外麝香和冰片還有提高動脈血氧分壓,降低二氧化碳分壓,改善血氣的作用。四藥合用,共同起到通絡開竅,解郁清心,通淤化痰的功效,從而促進昏迷患者恢復意識。本文應用臨床常規(guī)西醫(yī)療法結合醒腦靜注射液救治急診昏迷患者,通過對本組患者的診治觀察可見,與單純的西醫(yī)治療(79.49%)相比,療效更滿意,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方法有效率高達92.31%,且觀察組(11.33±3.81h)患者較對照組(18.53±4.12h)清醒的時間更短,兩組比較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5)。
綜上所述,對急診昏迷患者的診治應拓寬中西醫(yī)知識領域,靈活運用中西醫(yī)結合的方法,采用中西醫(yī)相結合的方法治療急診昏迷,患者的昏迷狀況得以有效的緩解,療效較好,值得臨床借鑒與推廣。
參考文獻:
[1]田巍.醒腦靜聯(lián)合納洛酮治療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療效觀察[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1,46(4):89-90.
[2]葉俊宇.167例急診內科昏迷患者的臨床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1,10(13):63.
[3]劉凈,張世清,王慧斌.急診急救急性昏迷患者98例臨床分析[J].黑龍江醫(yī)學.2010,4(08):57.
[4]張洪霞.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急診昏迷的l臨床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13):65-66.
編輯/王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