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婦產(chǎn)科妊娠高血壓患者的臨床護理措施。方法 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婦產(chǎn)科共收治92例妊娠高血壓患者,隨機分組后分別進行護理,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則根據(jù)患者的病情分級情況,采取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和護理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總有效率為91.3%,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78.3%,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組間效果比較有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水平為(93.41±4.27),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則為(81.02±6.82)。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的組間比較結果存在明顯差異,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0.443,P<0.05)。結論 在對癥治療基礎上采取針對性護理措施,能夠進一步提高妊娠高血壓患者的治療效果和護理滿意度,優(yōu)化患者的預后質(zhì)量。
關鍵詞:妊娠高血壓;臨床護理
妊娠高血壓是妊娠期孕婦的特有疾病,多發(fā)于妊娠20 w后或產(chǎn)后2~3 w內(nèi),發(fā)病率為9.1%~10.7%[1]。探討妊娠高血壓患者的高效護理措施,具有極強的現(xiàn)實意義。我院于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對妊娠高血壓患者采取針對性護理,取得良好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于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92例妊娠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按照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診斷標準進行病情分級,輕度妊娠高血壓患者43例,中度患者22例,重度病癥患者27例。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6例,觀察組患者年齡21~35歲,平均年齡(28.1±2.3)歲,孕周18~32 w,平均孕周(27.2±2.9)w;對照組患者的年齡范圍為22~37歲,平均年齡(29.2±2.6)歲,孕周19~33 w,平均孕周(28.7±3.4)w。兩組患者的年齡、孕周、病癥分級情況等一般資料比較結果未見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包括一般性心理護理及飲食護理等;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針對性加強護理,包括:①體位護理:指導患者采取左臥體位,以改善血液循環(huán)情況;②用藥護理:中重度患者在接受硫酸鎂藥物治療過程中應加強臨床監(jiān)護,若患者出現(xiàn)心悸等中毒癥狀時應及時停藥,并通知醫(yī)生采取相應處理措施;③心理護理:針對患者不同的病情嚴重程度進行心理護理,提高治療依從性和治療信心;④監(jiān)護護理:加強患者的血壓、心電圖等臨床體征監(jiān)測,以便實時掌握患者的病情變化情況。
1.3觀察指標 統(tǒng)計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并將治療總有效率和護理滿意度作為本次研究的觀察指標。顯效:患者的靜息血壓基本恢復正常,各項臨床表征消失[2];好轉(zhuǎn):患者的血壓水平有一定程度改善,臨床表征有所好轉(zhuǎn);無效:經(jīng)上述護理后,患者的臨床表征及血壓水平無明顯變化??傆行?顯效+好轉(zhuǎn)。
1.4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9.0軟件包進行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學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取率(%)表示,組間率對比采取χ2檢驗;護理滿意度屬計量資料,采取均數(shù)±方差(x±s)表示,組間比較使用T檢驗;對比以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和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護理效果 觀察組46例患者在接受上述護理后,顯效患者24例(52.2%),好轉(zhuǎn)18例(39.1%),無效4例(8.7%),總有效率為91.3%;對照組中顯效20例(43.5%),好轉(zhuǎn)16例(34.8%),無效10例(21.7%),總有效率為78.3%。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組間效果比較有明顯差異,P<0.05,見表1。
2.2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水平為(93.41±4.27),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則為(81.02±6.82)。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的組間比較結果存在明顯差異,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0.443,P<0.05)。
3討論
妊娠高血壓患者的發(fā)病機制尚未明確,仍無法形成科學性的預防體系。根據(jù)妊娠高血壓的分級診斷標準可將其進行分類:①輕度:靜息血壓水平為130/90 mmHg,伴有輕微肢體水腫或蛋白尿癥狀;②中度:血壓水平130/90~160/110 mmHg,水腫及蛋白尿癥狀進一步加重,且出現(xiàn)輕度頭痛;③重度:靜息血壓>160/110 mmHg,水腫范圍進一步擴大,患者表現(xiàn)出明顯頭痛、上腹痛等,嚴重時甚至出現(xiàn)肢體抽搐或昏迷,表現(xiàn)為子癇[4]。研究表明,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分級并采取分級護理,可有效預防患者病情的進一步惡化[5]。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和護理滿意度水平分別為91.3%和(93.41±4.27),二者均高于對照組水平。按照患者的病情分級結果,從體位護理、飲食護理、心理護理及用藥護理等方面采取針對性護理措施,可明顯促進患者的病情恢復;同時,使患者充分認識到妊高癥的相關知識,進一步提高患者的護理依從性,優(yōu)化護理質(zhì)量。
臨床經(jīng)驗及文獻資料表明,妊娠時間≥20 w的患者進行鈣素補充,可明顯降低妊娠高血壓的發(fā)病幾率[6]。妊娠高血壓患者在發(fā)病前多表現(xiàn)為突發(fā)性的體重增加,若體重增加水平≥0.8 kg/w,則說明其可能患有妊娠高血壓。故婦產(chǎn)科護理人員應加強對妊娠患者的臨床體征監(jiān)測,當患者表現(xiàn)出體重增加或其它發(fā)病征兆時,可及時告知醫(yī)生,并采取補充鈣素等預防性處理措施,盡可能地降低孕婦發(fā)生妊娠高血壓的幾率。此外,婦產(chǎn)科護理人員還應積極提升自身綜合素質(zhì)水平,為患者提供更優(yōu)質(zhì)的護理服務。只有這樣才能及時發(fā)現(xiàn)患者的不良反應或突發(fā)性體征變化,并采取科學有效的護理措施,更好地預防妊高癥的發(fā)生和病情惡化,為母嬰的生命安全提供更可靠保障。
綜上所述,在妊娠高血壓患者的護理工作中,可根據(jù)患者的病情分級采取針對性的加強護理,從多方面提高患者的護理質(zhì)量,可在婦產(chǎn)科的護理工作中大力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李合平.妊娠高血壓綜合癥患者的臨床護理[J].實用預防醫(yī)學,2011,18(10):2004-2006.
[2]闞鳳瓊.淺談妊娠高血壓綜合癥的臨床護理[J].醫(yī)學信息,2012,25(3):413-414.
[3]趙曉鳳,邊映維,劉佩.妊娠高血壓186例臨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2,23(23):100-101.
[4]金艷華.妊娠高血壓的臨床護理[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上旬刊),2013,23(9):5066-5067.
[5]朱鳳琴.妊娠高血壓孕婦臨床護理要素[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下旬刊),2013,23(3):1350-1351.
[6]徐國波.妊娠高血壓綜合癥的臨床護理體會[J].中國中醫(yī)藥咨訊,2011,03(13):218.
編輯/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