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有效的健康教育在癌痛規(guī)范化治療中的影響。方法 在癌痛規(guī)范化治療過程中,對患者及家屬加強心理干預、健康教育。結果 通過有效的健康教育,使癌痛患者及家屬積極配合治療,治療依從性都得到較大提高,使癌痛規(guī)范化治療得以順利實施。結論 有效的健康教育,在癌痛的規(guī)范化治療中有著重要作用,能增強患者治療的信心,有效提高癌痛患者的生活質量。關鍵詞:癌痛規(guī)范化治療;健康教育;生活質量
癌痛是正常人所難以想象的,它不僅對患者軀體造成嚴重的痛苦,在精神上也產生巨大的壓力,使很多癌癥患者隨著癌痛的折磨放棄治療,甚至產生輕生的念頭,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1]。疼痛現(xiàn)已作為第五大生命體征需要持續(xù)地監(jiān)測和管理。如何才能更好的減輕癌癥患者疼痛的痛苦,從而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這對我們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4年我科已創(chuàng)建癌痛規(guī)范化治療示范病房,為減輕患者的疼痛,在實行癌痛規(guī)范化治療的過程中,如何消除患者及家屬對疼痛治療的誤區(qū),提高癌痛患者的生活質量,健康教育不容忽視。健康教育具體做法如下:
1 樹立正確的觀念
癌痛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懼、焦慮、悲觀、失望等消極心理情緒,個別患者甚至還有輕生的念頭,心理障礙不加以解除,即使給患者以足量止痛藥,其痛苦仍得不到滿意的緩解。同時健康心理有助于大腦皮層神經系統(tǒng)的機制的恢復,引起患者神經內分泌系統(tǒng)的相應變化,從而調動了自己的免疫機制,達到治療的目的[2]。因此,在治療癌痛之前,應首先加強健康教育,努力消除患者及家屬的錯誤觀念,從而對癌癥患者長期所用的麻醉藥物正確認識。害怕成癮已成為有效止痛的主要障礙,美國的一項調查顯示,1200例用過麻醉止痛藥物的住院患者中,僅有4例成癮[3]。通過加強健康教育,使癌痛患者克服障礙,遵醫(yī)囑按時、按需用藥,提高用藥的依從性,積極配合治療。
2 指導患者正確自我評估癌痛
在對癌痛控制過程中,疼痛的評估是第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疼痛評估的第一步是讓患者詳細描述其疼痛情況,這不僅有助于發(fā)現(xiàn)疼痛的病因,還可以區(qū)分不同機制所致疼痛;疼痛評估的第二步是疼痛程度評估。由于患者及家屬間不同的文化背景等因素,盡可能指導他們用簡單有效的方法,一般常使用數字評分法(VRS法),兒童、老年人或存在語言溝通障礙的人可采用臉譜法;疼痛評估第三步是觀察了解疼痛對患者內心和生活質量的影響。在現(xiàn)實中,有些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承受的“不舒服”就是疼痛,因此會說自己沒有疼痛。此時,加強健康教育,可以讓患者增加對自己不適的認知程度,實現(xiàn)對疼痛的良好表述。有效、準確的評估癌痛程度,是規(guī)范疼痛處理的關鍵步驟,有助于治療和護理措施的選擇。
3 加強教育,指導正確用藥做到規(guī)范化治療
實踐證明,絕大多數的癌性疼痛可以通過止痛藥物治療得到有效的控制。但大多數患者及家屬由于對癌痛規(guī)范化治療所用的藥物及相關知識不了解,甚至存在誤區(qū),故對患者及家屬常用的麻醉止痛藥物相關知識的教育和培訓,這關系到能否使癌痛達到規(guī)范化治療。并使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療,藥物副作用降到最低,健康宣教至關重要。盡管近年各國或區(qū)域性學術團體相繼制定了很多更具實用性的癌痛指南,但這些指南仍然遵守了WHO三階梯止痛的基本原則。三階梯鎮(zhèn)痛的原則:首選口服給藥;對于急性疼痛、出現(xiàn)口服不能耐受的副作用者、不能吞咽或存在口服吸收障礙的患者,可采用非口服途徑,按階梯給藥,盡可能減少麻醉性止痛藥的用量。實踐證明只要合理應用,不僅可以達到鎮(zhèn)痛效果,而且不易出現(xiàn)成癮。
4 正確認識癌痛規(guī)范化治療時麻醉止痛藥物的不良反應
大部分癌痛患者在止痛的過程中,都擔心麻醉止痛藥物的不良反應,為此在規(guī)范化治療癌痛時望而卻步,依從性差,不積極配合治療。阿片類藥物不良反應常見于用藥初期或過量用藥時,不良反應發(fā)生及嚴重程度個體差異大,積極預防性治療可減輕或避免阿片類藥物的不良反應。常見的不良反應有:便秘、惡心、嘔吐、嗜睡及過度鎮(zhèn)靜、尿潴留等。這些不良反應中,除便秘外,大多是暫時性或可耐受的。對于這些藥物的不良反應,我們都有應對措施。根據個人情況調節(jié)飲食結構,調整緩瀉劑用藥劑量,并且養(yǎng)成規(guī)律的排便習慣。做到這些預防措施,便秘是可以得到有效減輕的。
5 加強對患者家屬的健康教育很有必要
對癌癥患者應開展以患者家庭為中心的健康宣教,實施患者及家屬同步健康教育,宣教疾病知識及指導。家屬是患者最親、最愛的人,親人的關心對患者至關重要。指導家屬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給患者以安慰、鼓勵和支持,使患者從精神上戰(zhàn)勝病魔的信心及勇氣,增大對生活的希望。指導患者家屬了解麻醉止痛藥物相關方面的知識,可使家屬正確督促患者用藥,并能消除心中的顧慮和疑團,提高認知水平,更好地配合醫(yī)護人員為癌痛患者規(guī)范化治療。充分發(fā)揮在疼痛控制中的積極作用。
6 非藥物療法應用的指導
非藥物療法的應用作為藥物療法的補充可提高疼痛緩解效果。轉移注意力止痛法:經常與他人交談、聽音樂、下棋等。癌痛常提示患者癌的存在和面臨的死亡,而整日悲觀絕望,焦慮不安。指導患者在病情允許情況下,可參加必要的活動分散其注意力,減輕疼痛;松弛止痛法,是一種無焦慮和骨骼肌肉緊張的相對自由狀態(tài),可以深呼吸、按摩等。教會患者全身放松,如讓患者閉上雙眼,數數字,使患者全身松弛阻斷或減弱疼痛反應,達到止痛目的;物理止痛法:包括冷熱敷、按摩、活動、制動、皮下電神經刺激,進行有效的物理療法也可減輕疼痛;飲食療法護理:有研究發(fā)現(xiàn),生冷食物,如水果和蔬菜;或者1/4的谷類、酸奶、雞蛋、動物肝臟等和3/4的水果和蔬菜的混合飲食,這些飲食療法可減輕癌性疼痛。其止痛機制可能與維生素B17有關。
綜上所述,在癌痛的治療過程中,患者及家屬的理解和配合至關重要。通過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屬的癌痛治療知識得以增長,更可以提高和改善患者治療癌痛的依從性,積極配合治療,減輕癌癥患者疼痛的痛苦。隨機對照結果表明通過對規(guī)范化治療癌痛的患者實施健康宣教,疼痛緩解率能達到100%,并能有效減少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通過對在規(guī)范化治療癌痛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可以使癌痛患者恢復健康心態(tài),能正確指導患者與家屬對規(guī)范化治療癌痛的正確認識,共同努力戰(zhàn)勝癌痛,提高癌痛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健康教育在癌痛規(guī)范化治療過程中至關重要,應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刑沫.癌癥患者疼痛狀況與社會支持調查研究[J].中國護理管理,2007,7(1):28
[2].張崇敏.子宮切除術后患者心理分析及護理指導[J].護士進修雜志,2004,8:737
[3]耿麗華.外科手術后患者疼痛控制程度[J].實用護理雜志,1996,15(9):11.
編輯/蘇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