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對瑞芬太尼全憑靜脈麻醉在聲帶息肉摘除術患者術中的麻醉效果進行觀察和分析。方法 選擇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行支撐喉鏡下聲帶息肉摘除術患者76例,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n=38)和對照組(n=38);其中實驗組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復合麻醉,對照組采用丙泊酚和芬太尼復合麻醉。觀察麻醉過程中的血流動力學變化,分析比較兩組麻醉效果。結果 對照組患者在氣管插管時、插管后5 min及拔管時的心率、收縮壓、舒張壓均明顯高于觀察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的麻醉喚醒時間和拔管時間較觀察組患者均明顯延長,丙泊酚用量也明顯少于實驗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全憑靜脈麻醉應用于聲帶息肉摘除術時對患者血流動力學影響小,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是一種安全、副作用小、值得推廣應用的麻醉方式。
關鍵詞:瑞芬太尼;芬太尼;丙泊酚;聲帶息肉摘除術
聲帶息肉是發(fā)生于聲帶固有層淺層的良性增生性病變,手術切除是治療聲帶息肉的首選治療方式,隨著喉顯微外科技術的發(fā)展,絕大多數(shù)聲帶息肉患者采用全麻后在支撐喉鏡下行聲帶息肉摘除術[1]。由于該手術時間較短,并且手術操作對患者血流動力學影響較大[2],因此該手術要求麻醉起效快、麻醉過程平穩(wěn)、蘇醒迅速、完全。瑞芬太尼作為一種新型μ型阿片受體激動劑,因其起效快、清除快、代謝不受肝腎功能影響、體內無蓄積等優(yōu)點而得到廣泛關注和臨床應用[3]。本文就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全憑靜脈麻醉對聲帶息肉摘除術患者的麻醉效果及血流動力學影響進行深入的探討。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行支撐喉鏡下聲帶息肉摘除術,ASAⅠ~Ⅱ級的患者79例,排除合并嚴重肺部疾病、冠心病、高血壓的患者以及藥癮者3例,最終將納入研究的76例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各38例。實驗組中男23例,女15例,年齡19~53歲,平均(33.7±7.3)歲,體重43.2~82.3 kg,平均(64.3±11.7)kg。對照組中男20例,女18例,年齡21~59歲,平均(35.7±7.4)歲,體重42.7~86.1 kg,平均(62.1±12.5)kg。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體重等一般資料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故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術前均未用藥,入室后常規(guī)連接監(jiān)護設備,監(jiān)測心率(heart rate,HR)、收縮壓(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張壓(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及血氧飽和度(saturation of peripheral oxygen,SpO2)等。實驗組麻醉誘導使用咪達唑侖0.5 mg/kg、維庫溴銨0.1mg/kg、丙泊酚1.0mg/kg、瑞芬太尼2μg/kg依次靜推,氣管插管成功后使用丙泊酚5~8mg/(kg·h)、瑞芬太尼6~10μg/(kg·h)維持;對照組麻醉誘導使用咪達唑侖0.5 mg/kg、維庫溴銨0.1mg/kg、丙泊酚1.0mg/kg、芬太尼4μg/kg依次靜推,麻醉維持使用丙泊酚5~8mg/(kg·h)、芬太尼1~2μg/(kg·h)[4]。術中嚴密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需要時可追加阿曲庫銨保持肌松狀態(tài),手術完成時予以阿托品1.0g、新斯的明2.0mg靜脈注射拮抗殘余肌松。術畢后待患者自主呼吸完全恢復后予以拔除氣管插管,送返病房。
1.3觀察指標 記錄氣管插管時、插管后5 min及拔管時血流動力學變化情況,包括HR、SBP、DBP和SpO2。記錄麻醉喚醒時間、拔管時間和丙泊酚用量。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所得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使用 x±s表示,組內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組間比較采用成組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術中血流動力學變化情況 對照組患者在氣管插管時、插管后5 min及拔管時的心率、收縮壓、舒張壓均明顯高于觀察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麻醉效果比較 對照組患者的麻醉喚醒時間和拔管時間較實驗組患者均明顯延長,丙泊酚用量也明顯少于實驗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由于支撐喉鏡下聲帶息肉摘除術對麻醉要求高,既往臨床上常選用芬太尼復合丙泊酚的全憑靜脈麻醉方式,具有麻醉起效快、蘇醒迅速、術后不良反應少等優(yōu)點。芬太尼為阿片受體激動劑,鎮(zhèn)痛作用產生快,持續(xù)時間短,但術中常規(guī)小劑量使用難以拮抗大部分或者全部的心血管不良反應,而加大劑量使用容易因其蓄積效應導致呼吸抑制等不良反應。
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患者在氣管插管時、插管后5 min及拔管時的心率、收縮壓、舒張壓均明顯高于觀察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的麻醉喚醒時間和拔管時間較觀察組患者均明顯延長,丙泊酚用量也明顯少于實驗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與芬太尼相比較,瑞芬太尼在維持患者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方面更具優(yōu)勢;同時,瑞芬太尼的作用為芬太尼的5倍,復合丙泊酚麻醉能減少丙泊酚用量;并且瑞芬太尼代謝不受血漿膽堿酯酶及抗膽堿酯酶藥物的影響,不受肝、腎功能及年齡、體重、性別的影響,主要通過血漿和組織中非特異性酯酶水解代謝,其代謝物活性僅為瑞芬太尼的1/4600,長時間輸注或反復用藥其代謝速度無變化,體內無蓄積。
綜上所述,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全憑靜脈麻醉應用于聲帶息肉摘除術時對患者血流動力學影響小,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是一種安全、副作用小、值得推廣應用的麻醉方式。
參考文獻:
[1]戴仁鋒,石小軍,樊理華.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對支撐喉鏡下聲帶息肉摘除術患者血流動力學和應激反應的影響[J].中國藥業(yè),2010,19(20):25-26.
[2]王浩杰.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用于支撐喉鏡下聲帶息肉摘除[J].浙江創(chuàng)傷外科,2012,17(2):267-268.
[3]李毓,邢群智.靶控輸注瑞芬太尼在腭咽成形術麻醉中的應用[J].重慶醫(yī)學,2011,40(16):1627-1628.
[4]張德春.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對聲帶息肉摘除術患者的麻醉效果及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4,11(7):75-77.
編輯/蘇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