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的康復護理方法進行分析和總結。方法 選擇2011年1月~2012年12月的80例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為 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兩組,在護理過程中,對對照組40例患者采用傳統(tǒng)康復訓練方法,對觀察組40例患者采用早期康復訓練方法,其他護理內容都一樣。結果 經過3個月護理,患者不論是日常生活能力還是認知能力的情況都明顯改善,而且患者殘疾率更低;但是對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效果比對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效果更佳。結論 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進行康復護理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早期康復訓練。
關鍵詞:顱腦損傷;康復護理;早期訓練;傳統(tǒng)訓練
作為一種由于外力導致的常見腦損傷引起的疾病,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的死率較高,經過搶救治療以后,就算幸存下來,患者在運動、語言和精神等方面也會產生障礙,這不僅會對其生活質量造成重大的影響,而且會帶給家庭和社會巨大的壓力[1]。所以,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不僅要做好其康復護理,而且要迅速及時的進行早期康復訓練,這樣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各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以及功能缺陷的出現,最大程度上恢復患者的各項基本功能[2]。研究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1月~2012年12月的80例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為研究對象,48例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齡都在8~70歲;其中有43例患者選擇手術治療,37例患者選擇保守治療;17例患者表現為腦挫裂傷1,22例患者表現為腦內血腫,25例患者表現為硬膜下血腫,16例患者表現為硬膜外血腫,有部分患者出現了多種情況;致傷原因;45例患者的致病原因是因為交通事故,17例患者是因為高處墜落,15例患者是因為鈍器打擊,3例患者是因為其他原因。這些病例都不是先天性畸形或殘疾,而且其顱腦外傷的GCS評分都在3~8分。兩組患者一般資料不具有顯著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為了研究早期康復訓練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康復的影響,選擇2011年1月~2012年12月的80例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兩組,在護理過程中,對對照組40例患者采用傳統(tǒng)康復訓練方法,待患者穩(wěn)定后,再過30d對其進行康復訓練,對觀察組40例患者采用早期康復訓練方法,患者病情穩(wěn)定后1~3d即進行康復訓練。除了開始康復訓練的時間不同 之外,其他護理內容都一樣。
1.3 療效判定 對治療效果進行判定主要依據是GCS評分和患者恢復程度?;颊叩幕謴统潭瓤梢苑譃槲宸N,如果患者雖然有輕度持久性的遺患,但是可以完全獨立的生活,則可判定為恢復良好;如果患者的智力受到一定的損害,則可判定為恢復一般;如果或者雖然意識清楚,但是必須要人照料其生活,則可判定為嚴重殘疾;;還有兩種就是植物狀態(tài)和死亡[3]。
1.4統(tǒng)計學分析 在對兩組患者的數據進行分析時,需要采用到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采用t檢驗的方法對兩組間的計量資料進行比較,采用χ2檢驗對計數資料進行比較。若P<0.05,則表明兩組患者之間具有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在進行康復訓練之前,兩組患者的GCS評分相近,其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經過康復訓練以后,兩組患者的GCS評分出現差距,觀察組患者的GCS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其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且觀察組患者的恢復程度也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觀察組有10例患者恢復良好,21例患者恢復一般,7例患者嚴重殘疾,植物狀態(tài)和死亡也各有1例;對照組有7例患者恢復良好,12例患者恢復一般,12例患者嚴重殘疾,5例患者處于植物狀態(tài),4例患者死亡,見表1。
3 討論
在中樞神經系統(tǒng)在發(fā)育時,會遺留下不少用不到的通路,這些通路在一般情況下是無法起到作用的。但是如果高級中樞或者通路受到損害,就可以通過采取一定的手段,用這些神經單位來代替其功能,通過使用這些神經單位,可以重新形成神經通路[4]。所以,在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的恢復過程中,除了使用藥物和讓其自然恢復以外,還必須幫助患者通過運動和重新訓練學習,這樣有利于再次生出神經軸突,使患者可以重新用意識支配自己的肢體,達到恢復其癱瘓肢體的最終目的。
一旦患者出現重度顱腦損傷,往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昏迷情況。根據以往的護理經驗,一般會等到臨床治療結束以后,才會對患者的顱腦損傷所引起的功能障礙進行鍛煉。但是通過本次的研究發(fā)現,如果在早期對患者進行康復護理,不僅可以減少腦損傷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減弱患者傷殘的程度,而且對于患者人體功能的恢復和精神、心理康復都產生了十分有利的影響[5]。本次研究,通過對觀察組40例患者進行早期康復訓練,發(fā)現在早期對患者進行被動功能鍛煉和語言刺激,這種康復護理方法對于患者的早期運動功能和意識恢復有著十分顯著的效果。
總上所述,為了在挽救了重度顱腦損傷的患者的生命以后,減少患者腦損傷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減弱患者傷殘的程度,在最大程度上恢復其獨立生活的能力,除了要使用藥物并讓其自然恢復之外,還必須讓康復師及時的對病人進行康復訓練。作為康復治療的具體實施者,康護師必須要將各種訓練方法記得滾瓜爛熟,還應該針對患者的情況為其制定一套合適的康復程序,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范建中,孫明光,張建宏,等.重型閉合性顱腦損傷患者的康復臨床研究[J].中國康復醫(yī)學,2012,17(2):81-83.
[2]吳在德.外科學[M].第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289.
[3]田曉英,南倩倩,郭艾青.急性腦卒中的早期康復[J].臨床醫(yī)學,2011,19(6):45.
[4]張曉玲,裘秀蘭,黃俊軍,等.早期康復對急性出血性卒中患者的療效影響[J].現代康復,2011,4(4):586.
[5]曾勁松,徐俊法.重型顱腦損傷早期腸內外營養(yǎng)支持的比較研究[J].中國急救醫(yī)學,2011,21(10):605.編輯/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