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分析我院心理科開放病房638例住院患者存在的安全隱患,從病房設置、安全管理相關制度的建立與落實、健康教育、家屬管理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防范對策。其結果證明,1年來無重大護理不良事件的發(fā)生,共發(fā)生不良事件8起,其中患者發(fā)生跌倒2起,墜床1起,出走2起,體位性低血壓3起,均無不良后果。有效地減少了護理不良事件的發(fā)生,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關鍵詞:心理科;安全隱患;開放式管理;對策
隨著精神衛(wèi)生法頒布以來,精神患者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許多自愿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實行開放式管理,以使精神病患者盡早恢復社會功能,這是適應社會發(fā)展的變化和人們對精神衛(wèi)生更高需求,但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風險和隱患[1]。我院自2002年開設心理科開放病房,積累了多年開放式病房的管理經驗。本研究總結了2013年4月~2014年5月心理科開放病房存在的安全隱患,并采取了相應的護理對策,取得較好的效果,現(xiàn)總結如下。
1 一般資料
我科自2013年4月~2014年5月共收治638例精神障礙患者,其中男205例,女433例。平均年齡44.86歲,其中年齡65歲及以上的45例。抑郁癥352例,焦慮癥61例,軀體形式障礙37例,雙向情感障礙32例,精神分裂癥89例,強迫癥8例,癔癥9例,兒童精神分裂癥12例,分離轉換障礙20例,器質性精神障礙5例,癲癇所致精神障礙5例,非器質性失眠癥8例。
2 心理科開放病房存在的主要安全隱患分析
2.1 自殺/自傷 發(fā)生的可能原因有:患者存在消極觀念,對生活失去信心;家屬陪護不到位;護士責任心不強,不能夠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危險物品、自備藥品管理不到位。
2.2 出走 患者不愿住院治療,否認有病,或者存在消極觀念;家屬陪護不到位是主要原因;同時與護士不能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給予及時的心理疏導以及巡視不到位有關。
2.3 跌倒/墜床 與患者年齡大,伴有軀體疾患,乏力、服藥抗精神病藥物、多種安眠藥等有關;也與護士對患者的風險評估、安全知識宣教工作不到位,得不到患者及家屬的重視有關。
2.4 體位性低血壓 與高血壓患者服用降壓藥或者患者存在基礎血壓偏低以及同時服用多種抗精神病藥物、安眠藥等有關,另外與護士對患者的不適主訴、血壓的變化重視不夠,不能及時向醫(yī)生匯報調整藥物有關。
2.5 執(zhí)行醫(yī)囑錯誤 與少數護士查對制度執(zhí)行不嚴、工作責任心不強有關。
3 安全護理防范對策
3.1 病房設置及安全檢查 窗戶給予限位,有獨立衛(wèi)生間,衛(wèi)生間地面鋪設防滑墊、安裝應急鈴。病房內電器均采用懸掛式設有保護性插頭,病房內禁放危險物品。對患者的活動區(qū)域、病房每班必須進行安全檢查,家屬攜帶物品要隨時檢查并登記。做好新入院患者及家屬的安全指導及安全檢查。
3.2 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相關制度并認真落實[2]。
3.2.1 根據病情特點及開放病區(qū)特殊的病房環(huán)境 制定各種制度,規(guī)范安全護理的每個環(huán)節(jié)??苾瘸闪踩o理管理小組,定期、不定期組織檢查、監(jiān)督、評價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措施的落實情況。
3.2.2 落實護理不良事件無懲罰上報制度 定期組織護士對科內護理安全隱患進行排查,對護理人員進行安全教育,針對科內及其他科室發(fā)生的護理安全不良事件,進行分析、討論,分析不安全因素,優(yōu)化護理工作流程,避免不良事件的發(fā)生。
3.2.3 認真落實交接班制度 認真書寫護理文件,掌握本班重點患者的病情并做好交接;接班者做到四看、五查、一巡視,四看,即看醫(yī)囑、看交班報告、看重點患者交接登記本、看護理記錄,五查,即查新入院患者、查飲食、睡眠差的患者、查有消極觀念的患者、查生命體征異常,伴有軀體疾病的患者、查無抽搐電休克治療的患者,一巡視即巡視病區(qū)內所有住院患者。
3.2.4 認真落實病區(qū)巡視制度 科內重點患者做到心中有數;對服用降壓藥以及血壓較低的患者要注意監(jiān)測血壓的變化。有嚴重消極、外跑或嚴重沖動、傷人的患者及時轉封閉病房治療。
3.2.5 患者外出檢查、治療安排專人護送 購物、回家等活動一定要有家屬陪同并經床位醫(yī)生允許后在病歷上簽字,簽署患者外出告知書和患者去向說明書后方可離院,以便隨時取得聯(lián)系。
3.3 對患者家屬的管理 要求家屬24 h陪護,與新入院患者及家屬簽署告患者及家屬書,告知陪護制度的要求。護士長、責任組長每日與家屬進行有效溝通,了解患者的情況。通過與家屬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得到家屬配合和信賴,讓患者及家屬共同參與安全護理管理,保障家屬對患者的安全監(jiān)護。
3.4 健康教育 應用標準健康教育計劃單,對每個住院患者從入院到出院,進行個性化健康指導,定期組織患者及家屬學習關于疾病的知識。家屬通過參與安全護理管理,對患者疾病及健康有了基本認識,出院后也能更好地照顧患者,保證了患者出院后的安全,真正實現(xiàn)了以患者為中心的整體護理。
4 結果
1年來無重大護理不良事件的發(fā)生,共發(fā)生不良事件8起,其中患者發(fā)生跌倒3起,均為輕微擦傷;墜床1起,患者無任何損傷;出走2起,均及時找回;體位性低血壓3起,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正確處理,均無不良后果。1年來無護理糾紛,患者投訴,住院患者與出院患者滿意度調查由原來的93%提升到100%[3]。
5 體會
在精神科開放式病房護理安全管理中,要把以前發(fā)生不安全事件后的被動處理,變?yōu)榘l(fā)生不安全事件的積極預防,使護理人員積極主動地發(fā)現(xiàn)工作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和危險因素,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防范對策,讓患者及家屬共同參與安全管理,運用科學管理方法,嚴把每一個工作細節(jié),使護理安全管理制度化、標準化、規(guī)范化、人性化、科學化。將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讓患者的安全得到保障,身心得到更好地康復,早日回歸社會。
參考文獻:
[1]張艷.淺談精神科護理工作的不安全因素與安全管理對策[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5:267-268.
[2]胡啟梅.心理科住院患者的護理安全管理[J].醫(yī)藥前言,2012,10:19.
[3]周芙蓉,朱亞珍.精神科開放病房中的風險管理及體會[J].護理與康復.2009,8(8):701.
編輯/蘇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