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對康復護理在腦卒中并發(fā)肩手綜合征康復治療中的作用進行分析和探討。方法 選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的200例腦卒中并發(fā)肩手綜合征患者,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患者各100例,對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對觀察組患者則采用康復護理,與此同時,對觀察組患者還應該采用良肢位擺放和冷水溫水交替浸泡等方法來進行護理干預,當對兩組患者治療1個月之后,再對其療效進行判定。結果 經過1個月的康復護理治療,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達到了91%,對照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53%,將兩組患者的治療療效進行對比,觀察組患者的療效要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患者之間具有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康復護理治療腦卒中并發(fā)肩手綜合征患者能取得較為滿意的治療療效,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治療效果,促進患者肩關節(jié)功能的恢復。
關鍵詞:康復護理;腦卒中;肩手綜合征
作為一種在腦卒中較為常見的并發(fā)癥,肩手綜合征常常都在患者發(fā)病后的幾個月內產生。一旦患者患有這種疾病,就會給患者的身心健康帶來很大的危害,并且還會消磨患者的意志,打擊患者的自信心[1]。在早期對患者進行康復護理,可以讓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提高。本文就通過以2010年1月~2012年12月的200例腦卒中并發(fā)肩手綜合征患者為例,對其中100例患者給予康復護理治療,并取得了顯著效果。以下就是本次研究的主要內容。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以2010年1月~2012年12月的200例腦卒中并發(fā)肩手綜合征患者為研究對象,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患者各100例,此次研究患者均符合相關診斷標準。在觀察組的100例患者中,男73例,女27例,在對照組的100例患者中,男65例,女35例,患者的年在45~86歲。有194例患者表現(xiàn)出肩痛、手腕痛和指腫痛,出現(xiàn)發(fā)紅,活動受限等臨床癥狀;7例患者表現(xiàn)出皮膚和手的肌肉萎縮、肩手腫痛、手指活動受到限制等臨床癥狀;4例患者表現(xiàn)出手部肌肉明顯萎縮等癥狀。兩組患者一般資料不具有顯著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治療。對觀察組患者則給予康復護理治療,與此同時,還應該對患者肢位的擺放加以注重,不管患者是躺在床上還是坐在輪椅上,都應該讓患肢保持在背屈位,但要防止完全背屈位情況的出現(xiàn)[2]。除此之外,還應該時常對患者的患肢進行理療和按摩,注重對患者患肢和皮膚的護理,還要時常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讓患者積極的面對康復過程,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
1.3療效判定 根據相關標準判定,若患者的關節(jié)水腫和疼痛等現(xiàn)象消失,活動能力沒有受到明顯的限制,并且手部肌肉沒有出現(xiàn)萎縮情況,則判斷為此次治療顯效;若患者的關節(jié)水腫情況基本不見,疼痛得到了一定的緩解,關節(jié)活動只受到輕微的限制,手部肌肉出現(xiàn)的萎縮很難看見,則判斷此次治療有效;若患者的癥狀沒有得到明顯的改善,關節(jié)活動功能也沒得到明顯的恢復,甚至肌肉萎縮出現(xiàn)了加重情況,則判斷此次治療無效[3]。
1.4統(tǒng)計學分析 在對兩組患者的數(shù)據進行分析時,需要采用到SPSS11.5統(tǒng)計學軟件,采用t檢驗的方法對兩組間的計量資料進行比較,用x±s對數(shù)據進行表示,采用x2檢驗對計數(shù)資料進行比較。若P<0.05,則表明兩組患者之間具有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過治療發(fā)現(xiàn),在觀察組的100例患者中,有75例患者治療顯效,16例患者治療有效,9例患者治療無效,總有效率達到了91%。在對照組的100例患者中,25例患者治療顯效,28例患者治療有效,47例患者治療無效,總有效率為53%。將兩組患者的治療療效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的療效要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患者之間具有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目前,雖然我們尚未研究出肩手綜合征的發(fā)病機制,但是可以確定其常常是由交感神經功能障礙、痙攣、腕關節(jié)和手受到意外傷害等因素引起的。肩手綜合征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前期3~6個月為第一階段,如果患者在這個階段出現(xiàn)了相應的癥狀,就可以及時的針對出現(xiàn)的病癥進行治療和護理,這樣就可以治愈患者,如不沒有及時的進行治療,病情會迅速加重,轉入第二階段,甚至第三階段,一旦進入第三階段,就無法治愈,患者手壁可能會完全殘廢完,導致其演變成終身殘疾[4]。
經過實踐臨床經驗發(fā)現(xiàn),在對觀察組患者進行治療時,不僅采用常規(guī)康復的治療方法,而且采用了獨具特色的康復護理干預方法進行干預,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這個方法主要針對病情處于第一個階段的患者,通過調整患者體位,盡量擴大患者是側肩關節(jié)的活動范圍;不僅如此,還可以通過采用向心性纏繞壓迫手指的方法為患者消除局部的水腫;給患者止痛和解痙時可以使用冰水浸泡。
綜上所述,康復護理在腦卒中并發(fā)肩手綜合征治療中可以取較好的效果,尤其是對于肩手綜合征早期患者的療效顯著,對于偏癱功能的恢復十分有利[5]。這是一種值得推廣使用的方法。
參考文獻:
[1]郭玉璞,王文治,李允德.中國腦血管病治療專家論集IM].沈陽:沈陽出版社,2011,12(8):349-353.
[2]王茂斌.偏癱的現(xiàn)代評價與治療[M].北京:華夏出版社,2011,11(3):226-231.
[3]陳立典,田永勝.偏癱后肩手綜合征的綜合康復.中華理療雜志,2012,20(11):33一35.
[4]張建宏,范建中,彭楠,等.綜合康復治療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的療效觀察,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2012,27(1):537-539.
[5]郭先菊,董煥芳.腦卒中偏癱患者手功能的早期康復護理IJ]護理研究,2013,17(4A):405-406.
編輯/王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