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觀察和探討糖化血紅蛋白檢測早糖尿病臨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我院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觀察組,并選取同時期于我院進行健康體檢的60例健康對象作為對照組,采用自動生化分析儀及血糖測定試劑測定兩組對象的2hPG值和FPG值,采用糖化血紅蛋白儀及相關配套試劑測定兩組對象的HbA1c值。結果 經對比分析可知,觀察組患者的2hPG、FPG、HbA1c指標均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具有顯著差異,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根據觀察組60患者HbA1c水平將其分為3組,其中5例2hPG正常的患者中2例存在HbA1c異常,占40%;6例患者2hPG值升高小于11.1mmol/L,僅有3例存在HbA1c升高,升高符合率僅為50.0%;49例患者2hPG值升高大于11.1mmol/L,45例出現(xiàn)HbA1c升高,符合率為91.8%。本文選取的60例糖尿病患者中,33例伴有各種糖尿病并發(fā)癥,總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55.0%。結論 綜上所述,糖化血糖蛋白用于檢測糖尿病輕癥及并發(fā)癥的早期監(jiān)控和診治,聯(lián)合血糖檢測可有效、準確和全面的判定病情,利于糖尿病的臨床篩查、診斷和預測,在糖尿病及相關并發(fā)癥的診治上具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糖化血紅蛋白;糖尿??;診斷
糖尿病是一種嚴重威脅患者健康的代謝類疾病,其臨床預防和治療問題已經日益顯露[1]。以往糖尿病的臨床診斷主要通過餐后兩小時血糖(2hPG)和空腹血糖(FPG)進行檢測,但由于機體血糖與患者情緒、日常飲食及攝入藥物等多種因素有關,故此類檢測方式所反映的血糖值僅為患者采血時的血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糖尿病的臨床診斷和治療。本文選取我院于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對患者的2hPG、FPG和HbA1c進行檢測,分析和總結其相關性,探討HbA1c在糖尿病患者臨床診斷和治療上的運用價值?,F(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的臨床診斷標準。其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9例;患者年齡38~75歲,平均年齡(58.3±3.5)歲。將60例患者作為觀察組,并選取同時期于我院進行健康體檢的正常人群60例,其中男性63例,女性57例;年齡42~72歲,平均年齡(55.9±2.9)歲,將本組人群作為對照組,所有對象均排除糖耐量減低及糖尿病。
1.2方法 采用自動生化分析儀及血糖測定試劑測定兩組對象的2hPG值和FPG值,采用糖化血紅蛋白儀及相關配套試劑測定兩組對象的HbA1c值。室內質控為伯樂質控2個。
1.3標本收集與處理 采集受檢對象的空腹靜脈血及用餐后2h的靜脈血,用分離膠真空管放置兩組對象的血糖標本,針對HbA1c標本需進行EDTA-K2抗凝操縱。根據臨床操作標準在標本采集后2h內完成檢測。
1.4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6.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本文數據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當數值P<0.05時,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對象的2hPG、FPG、HbA1c指標對比 經對比分析可知,觀察組患者的2hPG、FPG、HbA1c指標均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具有顯著差異,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兩組對象的2hPG比較差異顯著,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1。
2.2不同2hPG濃度與HbA1c分布情況 根據觀察組60例患者HbA1c水平將其分為3組,其中5例2hPG正常的患者中2例存在HbA1c異常,占40%;6例患者2hPG值升高小于11.1mmol/L,僅有3例存在HbA1c升高,升高符合率僅為50.0%;49例患者2hPG值升高大于11.1mmol/L,45例出現(xiàn)HbA1c升高,符合率為91.8%。
2.3糖尿病并發(fā)癥與HBa1C水平的聯(lián)系 本文選取的60例糖尿病患者中,33例伴有各種糖尿病并發(fā)癥,總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55.0%。該結果表明,HBa1C水平≤6.5時,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2.5%;HBa1C水平在6.5~9.0間時,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45.8%;HBa1C水平≥9.0時,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75.0%;表明HBa1C水平與糖尿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呈正比。見表2。
3討論
糖化血紅蛋白(HbA1c)是指機體血液血液內血糖與血紅蛋白結合后的產物,其可由于反映患者2~3個月間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紅蛋白是診斷糖尿病的最佳診斷標準。傳統(tǒng)的臨床治療上多運用患者的2hPG和FPG值作為糖尿病的臨床診斷和治療治標,而血糖測定反映的是此時患者的血糖水平,但糖化血紅蛋白(HbA1c)綜合反映了患者檢測前3個月內的血糖水平平均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機體的糖代謝和血糖濃度改變,不受患者空腹與否、胰島素使用情況及抽血時間等外界因素的控制。目前糖化血紅蛋白已經成為診斷糖尿病的主要指標,本文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2hPG、FPG、HbA1c指標均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具有顯著差異,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兩組對象的2hPG比較差異顯著,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2,3]。研究表明2hPG、FPG共同決定了糖化血紅蛋白的值,同時也表明2hPG可引發(fā)HbA1c升高,故表明HbA1c可有效運用于糖尿病的篩選和普查。本文選取的60例糖尿病患者中,33例伴有各種糖尿病并發(fā)癥,總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55.0%。且患者糖尿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隨著HbA1c水平的提高而不斷增加,故表明HBa1C水平與糖尿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呈正比。
綜上所述,糖化血糖蛋白用于檢測糖尿病輕癥及并發(fā)癥的早期監(jiān)控和診治,聯(lián)合血糖檢測可有效、準確和全面的判定病情,利于糖尿病的臨床篩查、診斷和預測,在糖尿病及相關并發(fā)癥的診治上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李之珍,胡曉武,許霞,楊飛,孫曉祥.糖化血紅蛋白與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的關系[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1,11(21):4123-4125.
[2]藍陸地,黃慶遠,韋敏寧,黃瑞勇,農蔚蓬.糖化血紅蛋白在糖尿病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2,12(9):1710-1711.
[3]邵坤銀.糖化血紅蛋白對糖尿病診斷及監(jiān)測的臨床意義[J].現(xiàn)代保健,2011(2):122-123.
編輯/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