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兒童眼外傷的特點及致傷原因,總結護理經驗,以利于治療和預防及護理。方法 對住院的92例(107眼)兒童眼外傷的原因進行回顧性分析,分析了患者年齡、就診時間、致傷原因等臨床特點,并進行針對性的心理護理,以及充分的術前、術后護理。結果 本組患兒出院時視力有不同程度提高,未出現嚴重并發(fā)癥,護理效果滿意。結論 掌握患者傷病的臨床特點,配合醫(yī)生積極治療、密切觀察病情,加強心理護理及術前、術后的護理,在兒童眼外傷治療康復中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兒童;眼外傷;護理
兒童自我防護及躲避傷害的能力差,較成年人更易發(fā)生眼外傷。眼外傷是兒童常見的致盲眼病之一,失明率高。嚴重危害兒童的身心健康,并且給個人、家庭、社會造成沉重的負擔。對兒童眼外傷進行及時正確、妥善的治療護理是降低致盲率和復明增視減少合并癥,后遺癥的關鍵。我科于2009年6月~2010年12月共收治兒童眼外傷92例(107眼),現將該組病例的臨床特點及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兒童眼外傷92例(107眼),男79例(91眼)占85.87%,女13例(16眼),占14.13%,男女兒童受傷比率6.08:1。年齡2~15歲,平均年齡11歲。本組病例學齡期(7~15歲)發(fā)生69例(占75%),學齡前發(fā)生23例(占25%)。發(fā)生率高峰在11~13歲和5~7歲。外地州、偏遠農村、鄉(xiāng)鎮(zhèn)59例,占67.8%,市區(qū)28例,占32.1%。多數是在玩耍追逐打斗,或玩耍尖銳物致傷等致傷。
1.2傷后就診時間 傷后26例患童及時就診(1~4)h內,占28.26%;45例患童因害怕老師或家長埋怨受批評而隱瞞傷情,當家長發(fā)現后才急于就診(2~3)d內,占48.91%。21例患童家長、老師不重視傷情未及時就診或在當地進行眼內點藥或簡單治療處理,當傷眼嚴重時才急于就診(3~7)d或以上,部分因農村山區(qū)偏僻交通不便而延誤就診時間,占22.83%。其中,本市市區(qū)患者就診時間較早,郊區(qū)及外地州患者就診較晚。
1.3眼部傷情 本組眼外傷92例,眼球鈍挫傷56例,其中拳擊傷22例,子彈擊傷16例,棍棒傷18例。眼球穿通傷36例,其中眼球破裂傷16例,球內異物18例,眼內容物嚴重脫出1例,眼球感染化膿1例。
1.4方法 所有兒童眼外傷都進行了常規(guī)的藥物治療,根據傷情住院施行手術治療和保守治療。其中主要的手術方式分類有清創(chuàng)縫合術,眼內異物取出術,外傷障摘除術,玻璃體切除術,人工晶體植入手術,眼球摘除術,視網膜脫離手術,其它手術。
2 結果
92例(107眼)中治療前視力低于0.05者32眼占29.91%,治療后視力低于0.05者13眼占12.15%,治療前視力0.06~0.3者58眼占54.21%,治療后37例占34.58%,治療前視力0.4以上者17例占15.89%,治療后57例占53.27%。
3 護理
3.1心理護理 兒童眼外傷常為意外傷及誤傷,患兒及家長多沒有心理準備,患兒由于突發(fā)的視力減退及劇烈疼痛,加上對周圍的環(huán)境和醫(yī)務人員有陌生感,往往會產生一定的抑郁、恐懼等心理。護理人員要用熱情的態(tài)度接待患者,向其及家屬介紹科室環(huán)境等基本情況,消除患者對周圍環(huán)境的陌生感,減輕其心理壓力,迅速安排急救[1]。根據不同年齡采取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對于年長兒,要同情、關心、安慰,講清檢查治療目的,配合的方法,消除其顧慮,積極配合治療。對于3歲以下的患兒,因其不能理解復雜語言,態(tài)度更要和藹耐心,用簡單的語言通過鼓勵等方法,取得患兒的配合,并指導家長配合給予心理支持。
3.2手術治療的護理
3.2.1術前護理 了解受傷的時間、部位、原因,最后進食的時間。協助醫(yī)生做好術前的必要檢查,并告知術前須知,如術中如何配合,禁食禁水6~12h。并監(jiān)測患兒體溫,確保體溫不高于38℃,以避免術后惡性高熱。術前用藥,以利手術,如按醫(yī)囑術前白內障手術散瞳孔,需要時并使用降眼壓藥物。對前房積血患兒,采用半臥位,全身使用高滲劑,局部應用激素,預防繼發(fā)性青光眼的發(fā)生,無效者行前房沖洗術。對脫出的眼內容物不應隨意還納,囑患兒勿擦眼及用力擠眼,以防加重眼內容物脫出,嚴禁隨便翻轉眼瞼,勿對眼球施加壓力及做結膜囊沖洗,以防細菌隨沖洗液進入眼內造成感染[2]。
3.2.2術后護理 患兒術后進行常規(guī)全麻術后護理,需要注意的是患兒在全麻清醒過程中時而煩躁哭鬧,應在床邊守護避免抓傷掉術眼敷料,抓傷術眼,可適當的約束肢體活動,防止哭鬧。注意患兒嘔吐,嘔吐時頭偏向一側以防止窒息?;純呵逍押?,因雙眼包扎,易產生恐懼,應讓其父母與患兒進行交談、撫慰患兒,并且注意患兒抓傷術眼。術后1w內防止劇烈活動,以避免導致眼內出血,傷口破裂。做好衛(wèi)生宣教工作,指導患兒及其家屬正確地保護患眼,保持患眼敷料整潔、干燥避免脫落污染,洗漱時避免浸濕傷眼敷料,切忌重物壓迫患眼,密切觀察傷口愈合情況及全身狀況。術后使用眼罩包眼,防止患兒哭鬧抓傷、碰傷術眼,囑家長嚴密看護,特別囑咐勿讓患兒揉眼、預防感冒咳嗽、用舌尖輕抵軟腭或深吸氣預防打噴嚏、控制大聲說笑及避免過早下床劇烈活動,以防加重出血。
3.3出院指導及安全教育 指導患兒或家長正確的點眼藥水和用藥的方法,不適時要及時就診,定期復查。宜進營養(yǎng)豐富易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不宜進粗硬及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暢。加強安全教育,增強自我保護意識,避免兒童接觸一些易造成眼外傷的器具,避免眼外傷的發(fā)生。
4 討論
兒童眼外傷一般傷情較重,并且容易導致傷殘或盲目。羅蓉等[3]報告兒童眼外傷視力低于0.05為57.63%,惠彩麗等[4]報道致盲率為27.37%。眼外傷的合并癥后遺癥多且復雜,正確的初期救治、護理對挽救傷眼極為重要。兒童眼外傷的護理有其自身特點,及時有效的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注重情感交流,充分細致的術前術后護理,積極的預防及安全宣教,有利于患兒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提高生存質量,并降低兒童眼傷的發(fā)生。本組患者經過精心治療及護理,視力有明顯提高,治療后視力0.4以上者占53.27%。
本組研究顯示,學齡兒童眼外傷發(fā)生率明顯高于學齡前兒童,與文獻報道一致[5]。應當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加強教師、保育員、家長的宣傳教育尤為重要,不要讓兒童接觸到酒精、石灰、水泥等化學物品,以免誤入眼內;一定要加強一次性注射器的管理,禁止流入社會尤其是學校或幼兒園;加強對玩具質量的管理要引導兒童做一些健康而又安全的游戲。學校應對老師及學生進行眼外傷預防知識的教育,以便發(fā)生問題時采取針對性的處理措施。社會要為兒童創(chuàng)造安全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嚴禁有危險性的玩具上市。醫(yī)護人員要重視出院指導,通過口頭、書面等方式,詳細地指導患兒及家長掌握出院后注意事項,及時復診,減少術后并發(fā)癥。
綜上所述,掌握患者傷病的臨床特點,配合醫(yī)生積極治療、密切觀察病情, 加強心理護理及術前、術后的護理,在兒童眼外傷治療康復中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李金魚.兒童眼外傷的臨床觀察及護理[J].中國民族醫(yī)藥雜志,2008,(11):67.
[2]孫成芳.兒童眼外傷住院患者的護理[J].當代護士(學術版),2007,(7):39-40.
[3]羅蓉.兒童眼外傷168例分析報告[J].眼外傷職業(yè)眼病雜志,附眼科手術,2005,(10):780-781.
[4]惠彩麗.兒童眼球穿孔傷的防治[J].眼外傷職業(yè)眼病雜志,附眼科手術,2005,(1):25-26.
[5]張文斌,等.兒童眼外傷10909例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6,(4):489-490.
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