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對顱咽管瘤術后水鈉紊亂的情況進行分析探討。方法 選取34例顱咽管瘤手術患者,觀察其術后發(fā)生水鈉紊亂情況,對其進行總結分析。結果 經過密切的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術后發(fā)生水鈉紊亂情況率較高,分為尿崩癥、血鈉紊亂,通過及時正確的處理能夠減輕患者的痛苦,更好的幫助患者進行恢復。結論 顱咽管瘤術后發(fā)生水鈉紊亂情況比較常見,需要有效的從補液、飲食等方面進行護理糾正,以便于更好的對患者進行治理,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關鍵詞:顱咽管瘤;水鈉紊亂;尿崩癥
顱咽管瘤是一種先天性良性腫瘤,在顱內腫瘤中占約4%,其發(fā)生大部分在兒童、青年、以男性居多[1]。水鈉紊亂是在進行顱咽管瘤手術后發(fā)生率較高的并發(fā)癥,分為水平衡紊亂和血鈉紊亂兩種情況,對患者的健康狀況影響較大?,F(xiàn)對我院收治的34例顱咽管瘤患者的術后發(fā)生水鈉紊亂情況進行總結分析,具體情況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0年8月~2014年3月進行治療的顱咽管瘤患者共34例作為觀察對象,其中男22例,女12例;年齡在11~54歲,平均年齡(31.6±7.4)歲;患者就一般資料情況具有客觀對比性(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方法 顱咽管瘤手術后,常發(fā)生水鈉紊亂情況,多表現(xiàn)為尿崩癥與血鈉紊亂:尿崩癥一般在24h內有3500ml~8500ml,甚至有嚴重情況的超過10000ml[2],當患者出現(xiàn)尿崩癥時,應注意根據實時情況對患者進行補液,要注意量出而入原則,維持患者體內的水平衡,嚴格按照醫(yī)囑進行臨床胃腸道補液[3];鈉紊亂情況在顱咽管瘤術后的表現(xiàn)為血鈉紊亂,會出現(xiàn)血鈉過高和血鈉過低兩種情況,術后1w以內應注意高血鈉情況的發(fā)生,1w以后低血鈉發(fā)生的可能性較高,兩種情況有可能發(fā)生反復,需要對患者的及時情況進行掌握,合理的對患者進行靜脈或者口服補液。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用藥調整,與以往每天進尿量行記錄不同,現(xiàn)對每小時尿量進行記錄總結,以便于更加的精確和能更及時的掌握患者的狀況,更加合理有效的進行處理。
1.3統(tǒng)計學處理 該項實驗所得結果數據均就計算機整理完畢并予以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資料中計量資料統(tǒng)計采用2個樣本均數兩兩比較(Wilcoxon 兩樣本比較法),記數數據運用(x±s)表示,組間差異運用χ2或t檢驗。結果對比數據運用P表示,且以P<0.05為有顯著差異性及統(tǒng)計學意義,以P>0.05為結果無差異性及不具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過密切的臨床觀察后發(fā)現(xiàn)患者在顱咽管瘤術后發(fā)生水鈉紊亂情況較為常見,其中血鈉紊亂情況略微高于水紊亂情況,兩者同時發(fā)生的情況也有,經過密切的臨床護理用藥后患者的預后情況較為良好,以及根據不同手術入路情況對血鈉紊亂類型的分布情況進行比較分析,見表1、表2。
3 討論
水鈉紊亂是顱咽管瘤術術后發(fā)生率極高的并發(fā)癥,術后的發(fā)生率高達70%~75%,水鈉紊亂的出現(xiàn)極大地影響了患者在術后的恢復。我們需要注意在術后的高低血癥發(fā)生的時機,水平衡紊亂引發(fā)的尿崩癥等,這都是造成預后不良、患者痛苦的重要因素。其中常見的水平衡紊亂是尿崩癥,在發(fā)生尿崩癥時會因為體內的液體流失過多而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則引起鈉平衡紊亂,而在術后由于時間不同,體內生理代謝也不同,所以在術后各時期有可能是低血鈉也可能是高血鈉,且水鈉平衡也可能是同時發(fā)生紊亂,或是單獨發(fā)生[4]。一般來說,在手術后的短時間內,也就是前期,通常是出現(xiàn)高血鈉,這是由于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導致,而隨著時間變化,術后下丘腦功能恢復,抗利尿激素不正常增多,則造成低血鈉,所以在術后恢復過程中便要求護理工作者根據實際情況看好時機進行正確的護理。例如,尿崩癥患者就應該在按時記錄單位時間出入量,結合醫(yī)生所述的術后治療補充大量的水分;而在手術前期易出現(xiàn)高鈉血癥患者,這是則要求患者飲食上要多食含鹽量低的或是無鹽的食物,并且大量地飲水,以此來促進鈉鹽的排出;低鈉血癥患者則要盡量進食含鹽量高的食物,來補充鈉鹽,當然由于個人體質的差異,所以高低血癥并不是固定時期出現(xiàn)單一癥狀,極有可能兩者交替出現(xiàn),故在這個時候要求術后處理更加細致和嚴謹,若出現(xiàn)交替出現(xiàn)的情況則要及時進行輸液的液體的調整,以此來應對交替變化的癥狀[5]。而就本次研究結果顯示,通過對患者的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術后發(fā)生水鈉紊亂情況率較高,分為尿崩癥、血鈉紊亂。而通過及時的處理能夠大幅度減輕其痛苦,更好的幫助患者進行恢復。
綜上所述,顱咽管瘤后水鈉紊亂的癥狀交替變化是比較復雜的,這要求術后處理時能根據實際的情況、實時的變化進行點滴液體或是飲食的調整,也就是要求足夠的應變能力,這一點不僅在顱咽管瘤術后的術后處理中有重要意義,更是其他臨床手術對于術后并發(fā)癥的處理中也同樣重要的,值得所有的臨床工作者借鑒并應用與實際。
參考文獻:
[1]高樹梓,韓光魁,周忠清,等. 顱咽管瘤術后并發(fā)癥的防治[J].中國微侵襲神經外科雜志,2013,18(3):114-116.
[2]周斌,周君. 顱咽管瘤術后并發(fā)水鈉代謝紊亂的循證護理[J].護理學雜志,2012,27(14):27-29.
[3]仇波,王勇,陶鈞,等. 21例大型及巨大型顱咽管瘤患者術后水鈉失衡的處理[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11,21(29):3672-3675.
[4]曹永福,漆松濤,劉憶. 顱咽管瘤和Rathke囊腫圍手術期水鈉紊亂的發(fā)生特點及其處理[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2013,39(10):607-611.
[5]Kavita, Nagpal Naren P, Rao Rishikesh V, et al. Details always tell a big story: importance of physical symptoms in evaluation of secondary causes of depression[J]. Psychiatry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s,2013,67(1) :63-64.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