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子宮內膜厚度與藥物流產異常出血、完全流產率的關系。方法 抽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藥物流產患者85例,根據患者的子宮內膜厚度將患者分為三組,A組11例子宮內膜厚度≤1.0cm,B組35例子宮內膜厚度為1.0~1.5cm,C組39例子宮內膜厚度≥1.5cm,分析三組患者藥物流產異常出血和完全流產率。結果 A組患者藥物流產的異常出血和完全流產率分別為9.09%、90.91%,B組患者藥物流產的異常出血和完全流產率分別為20.0%、77.14%,C組患者藥物流產的異常出血和完全流產率分別為48.72%、64.10%,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藥物流產的完全流產率與患者子宮內膜厚度呈正相關關系,異常出血則與其呈負相關關系。
關鍵詞:藥物流產;子宮內膜厚度;完全流產;異常出血
藥物流產主要指患者通過服用米非司酮片聯合米索前列醇,達到終止妊娠的目的。目前,由于藥物流產具有用藥方便、對子宮的損害小的特點,廣泛應用于妊娠時間小于49d宮內妊娠患者的流產中[1]。然而,有學者指出,受到子宮內膜厚度的影響,部分患者可能出現用藥后陰道出血、胎囊殘留等癥狀[2]。為提高藥物流產的成功率,本文對比分析不同子宮厚度的患者藥物流產異常出血完全流產率,現整理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抽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藥物流產患者85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患者子宮內膜厚度降低分為三組。A組11例子宮內膜厚度≤1.0cm,年齡為21~36歲,平均(29.85±2.60)歲,其中7例未首次人流,4例為多次人流。B組35例子宮內膜厚度為1.0~1.5cm,年齡為20~34歲,平均(28.16±2.09)歲,其中24例首次人流,11例二次人流。C組39例子宮內膜厚度≥1.5cm,年齡為21~35歲,平均(28.19±2.18)歲,其中25例為首次人流,14例為多次人流。排除有宮內節(jié)育器、過敏體質。宮外孕、入組前3個月未服用激素、孕周≥9w者。
1.2方法 三組患者入院前均行腹部B超檢查和HCG實驗,確定孕周,自愿簽署同意書后行藥物流產,三組患者用藥方案相同:用藥第1d取25mg米非司酮口服,每隔12h用藥1次,持續(xù)服藥6片。服藥后第4d于醫(yī)院內取600μg米索前列醇片空腹口服。
1.3臨床觀察指標 ①評估三組患者服用米索前列醇后腹痛程度;②記錄三組患者陰道出血持續(xù)時間;③記錄三組患者異常出血和完全流產的發(fā)生率。
1.4評價標準 完全流產:取藥物服用后可自行完全排除胎囊,服藥3w后B超檢查結果顯示未見殘留物;不完全流產:取藥物服用后存在陰道大量出血的出血癥狀,需行刮宮術;失敗:服藥1w未自行排出胎囊,B超檢查結果顯示處于妊娠狀態(tài),需行負壓吸引術。異常出血標準:用藥后存在子宮不規(guī)則出血癥狀,且癥狀持續(xù)16d以上。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8.6分析文中數據,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并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腹痛程度 分析表1中相關數據,A組輕度、中度、重度腹痛的幾率分別為72.73%、18.18%、9.09%,B組輕度、中度、重度腹痛的幾率分別為60.0%、25.71%、43.59%,C組輕度、中度、重度腹痛的幾率分別為43.59%、35.90%、20.5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5.08,P<0.05),見表1。
2.2陰道持續(xù)出血時間 分析表2中相關數據,A組陰道持續(xù)出血時間為3w的幾率為9.09%,B組陰道持續(xù)出血時間為3w的幾率為20.0%,C組陰道持續(xù)出血時間為3w的幾率分別為48.7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5.14,P<0.05),見表2。
2.3流產情況 分析表3中相關數據,A組患者的完全流產率為90.91%,B組的完全流產率為77.14%,C組患者的完全流產率為64.1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62,P<0.05),見表3。
3 討論
目前,孕周低于9w的患者常通過取口服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抑制孕激素分泌,加速子宮成熟,縮短蛻膜生長周期,促使其脫落,進而達到結束妊娠的目的[3]。有學者指出,取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能夠抑制子宮收收縮,引發(fā)流產。調查研究表明,藥物流產的成功率高達90%以上,從而被早期自愿結束妊娠的人廣泛接受[4]。然而,受到個人體質的影響,部分患者服藥后會伴隨出現異常出血癥狀,若未及時進行針對性治療,不僅會誘發(fā)休克癥狀,還可能對其正常生育造成影響。
為提高藥物流產的安全性和成功率,有學者對藥物流產的完全流產率進行分析時,發(fā)現與患者子宮內膜厚度存在直接關系[5]。本組研究中,對比分析子宮內膜厚度不同的藥物流產后異常出血和完全流產率之間的關系,發(fā)現A組完全流產成功率高于B、C組,異常出血率低于B、C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該研究結果提示,子宮內膜越薄患者完全流產成功率越高。有文獻指出,行藥物流產期間,主要通過口服藥物作用于宮腔絨毛,促使其脫落,進而達到終止妊娠的目的。然而,若患者子宮內膜相對較厚,易延長蛻膜脫出時間,增加異常流血的發(fā)生幾率[6],本研究結果與其相符。
綜上所述,子宮內膜厚度異常流血和完全流產率存在直接關系,患者行藥物流產前,應加強對子宮內膜厚度的檢查,在醫(yī)生的指導下合理用藥,提高藥物流產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楊娟.子宮內膜厚度與藥物流產異常出血、完全流產率關系的研究[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2(12):1632-1633.
[2]彭遠容,毛惠.藥物流產后子宮異常出血的激素改變及中西醫(yī)治療研究[J].瀘州醫(yī)學院學報,2013,(05):558-560.
[3]洪建芬.子宮內膜厚度對藥物流產后異常出血和完全流產率的影響[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1(07):1011-1012.
[4]鄔元紅.藥物流產后陰道流血處理方式的探討[D].山東大學,2012.
[5]孟瑜,方愛華.藥物流產及其臨床應用[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9(10):738-742.
[6]黃遜.影響藥物流產成功率綜合分析[J]. 中國中醫(y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0(05):157.
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