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英語教學科學化發(fā)展的道路上,圖式理論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受到越來越多的國內(nèi)外學者的關注和重視。圖式理論通過其知識體系廣泛的特點,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結(jié)合課外知識與精讀材料,讓學生能夠深入了解、精讀材料內(nèi)容,更好地掌握精讀學習方法。本文開篇介紹圖式理論的內(nèi)容及它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從而提出圖式理論在英語精讀教學中的具體運用并舉出實例,最后總結(jié)圖式理論帶給精讀教學改革的啟發(fā)。
關鍵詞 圖式理論 大學英語 精讀課程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College English Intensive Teaching Reform in the Guidance of Schema Theory
ZHANG Sufang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Teacher Education, Wuyi University, Wuyishan, Fujian 354300)
Abstract On the road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in the teaching of College English, schema theory has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scholars who are concerned with it and pay attention to it. By use of the Schema theory characterized with a wide range of knowledge system, teacher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can combine their extracurricular knowledge with intensive materials so that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the contents of intensive materials, and further have a better grasp of the methods of learning intensive English. This paper intends to introduce the schema theory and its role in the teaching of the intensive course of College English, illustrate some specific application examples and then finally make conclusions about the inspirations of the schema theory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College English.
Key words schema theory; College English; intensive course; teaching reform
大學英語精讀課程在英語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是每一位大學生必須重視的課程。然而陳舊的傳統(tǒng)教學理念使學生對之產(chǎn)生厭煩情緒,教學質(zhì)量也受到很大的影響。將圖式理論運用于英語精讀教學過程中能夠?qū)W生的被動情緒轉(zhuǎn)化為積極主動的心態(tài),從而實現(xiàn)英語教學質(zhì)的飛躍。在這個過程中,英語教師需要做出一定的角色轉(zhuǎn)變。
1 圖式理論概述
1.1 圖式理論的內(nèi)容
“圖式”這一名詞最初由德國哲學家康德在其著作中提出,而后在心理學范疇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圖式是圍繞某一特定主題形成的知識網(wǎng)絡,是知識的表征和貯存方式。簡單來說就是一種知識的網(wǎng)狀結(jié)構。人類所學習的知識能圍繞某一主題組織聯(lián)系起來,形成特定的知識單元,而這個單位就是圖式。①圖式理論主要有以下特點:
圖式所描述的內(nèi)容是知識而不是定義,所以其內(nèi)容包括事物的所有的特征而不是必要特征。用圖式描述知識是將知識的不同部分按一定的規(guī)律組合起來,各組成部分成為變量。例如,鳥的圖式為有翅膀、可以飛、有羽毛,因此一種物體、一個符號都能看成圖式的一種。
作為知識,圖式同樣也有抽象與具體、高級與低級、簡單與復雜之分。意識形態(tài)、文化觀念方面的圖式為抽象圖式,具體的生活經(jīng)歷、事物特征為具體圖式。簡單的圖式往往可以用字符表示,而復雜圖式可以由幾個子圖式組成,這些子圖式之間的層次關系決定了圖式屬于高級圖式還是低級圖式。②
幾個部分的知識簡單機械疊加并不能構成圖式,圖式是一個內(nèi)部構成有規(guī)律的有機整體,各部分變量有恒定不變的,同樣也有不斷變化的。如果將變量取其中一個定值,那么其他變量就會受到約束,通過這種方式改變圖式,將變量優(yōu)化、擬合就能完成圖式的加工。
圖式一般由過去的就只是與新信息經(jīng)過融合而形成的,是過去經(jīng)驗的積極組織。同化作用和協(xié)調(diào)作用在圖式的發(fā)展過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低級圖式在經(jīng)過同化、協(xié)調(diào)后向更高的層次發(fā)展。而圖式發(fā)展后,原有的圖式必須通過調(diào)整和改造才能建立新的圖式。
1.2 圖式理論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1)有利于學生推斷課文內(nèi)容。學生的知識面越廣,他們就能夠運用其知識體系來彌補語言水平的不足,從而對精讀材料中不明確的信息做出推斷。學生所具備的圖式能幫助他們對文章中的關系進行推斷,同時能使精讀材料中所含的邏輯關系明朗化,對學生推斷出深層含義有很大的作用。
(2)便于學生對重點內(nèi)容選擇性記憶。學生所具備的圖式能幫助他們劃分精讀課文中內(nèi)容的重要性,讓他們有選擇地記憶有用的內(nèi)容。學生根據(jù)圖式來閱讀,節(jié)省了閱讀時間,更好把握了重點內(nèi)容,而非重點內(nèi)容則可以帶過,這樣層次分明地閱讀對學生理解課文有很好的效果。
2 圖式理論指導下的大學英語精讀教學改革
2.1 主動激活圖式
將學生閱讀英語課文的角色由被動變?yōu)橹鲃邮菐椭鷮W生更好學習英語課文的唯一方法,因此,將枯燥的精度教學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愉悅學習是教師應該堅決執(zhí)行的。
教師根據(jù)自身對精讀材料內(nèi)容的把握,為學生設計出一套有用的激活圖式的方法,為精讀課程做好鋪墊是教師首先要注意的事項。教師在課程的導入部分找靈活多樣的切入點,借助提問和討論活動讓學生接觸到精讀材料所包含的內(nèi)容,將學生本來具備的相關圖式激活,這樣能夠讓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③同時,介紹精讀材料的背景知識,利用現(xiàn)代化的多媒體技術給學生視覺上的沖擊力,從而調(diào)動學生豐富的想象力也很重要,這樣一來,學生對接下來將讀到的東西有了一定的了解,其基本圖式也完全被調(diào)動,為學生的精讀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2 豐富圖式內(nèi)容
任何語篇在表達中并不具備實際化的意義,但在給予學生一定的引導后,他們能夠解構并重新構建出新的內(nèi)容,而這個內(nèi)容就包含了語篇的現(xiàn)實意義。學生的每一次理解過程都離不開先存知識的作用,因此學生本身的先存知識很重要。學生已有的圖式能夠與精讀課文中新的內(nèi)容相結(jié)合,從而幫助他們理解精讀材料的內(nèi)容,所以他們已有圖式內(nèi)容的豐富程度決定了他們的理解能力和理解質(zhì)量。要使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提高,最重要的一個步驟就是拓寬他們的視野,用豐富的知識儲備來構建出更為完善的圖式。④同時,完善的圖式內(nèi)容能夠使學生的聯(lián)想能力提升,從而減少閱讀過程中的文化障礙,這是圖式理論對精讀教學作用最深遠的一部分。
2.3 運用強化圖式
在初步構建圖式、豐富圖式內(nèi)容并激活圖式之后就要運用圖式來進行語篇精讀學習。學生通過思維活動運用圖式方法進行精讀文章的解碼工作,吸收精讀文章中有用的部分,并運用這些信息所構建的圖式以達到最終的學習目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復述課文或改寫課文內(nèi)容等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要求學生背誦精讀課文中的重點段落,評價課文內(nèi)容來鞏固學生學習的知識,使學生把握通篇內(nèi)容。這樣做有助于圖示產(chǎn)出的牢固性,從而使學生得到語言表達能力上的提升。
3 圖式理論的運用例析
3.1 啟動圖式
在傳統(tǒng)教學理念中,教師往往會直入主題,從而忽略了精讀課程的前期準備工作。實際上,前期準備工作在精讀教學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教師精心設計的讀前活動對學生有效閱讀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根據(jù)圖式理論,學生對英語課文的理解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讀者沒有先存圖式或先存圖式不完整,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幫助學生在精讀之前儲存圖式對學生理解英語閱讀很有幫助。⑤
例如,在精讀開始之前教師可以向?qū)W生提幾個問題。以外研社出版的《大學英語讀寫教程3》中的第六單元為例,第六單元的標題為How to Prepare for Earthquakes,在課程開始時,教師可以提出如下問題:①Could you give me some words about earthquakes?②Have you ever experienced an earthquake?然后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進行課堂討論,并將討論結(jié)構呈現(xiàn)出來,這樣學生就可以建立與精讀課文相關的圖式。實際操作過程中,教師會發(fā)現(xiàn)學生對于一些相關詞匯還不太了解,在教師給出這些相關知識的過程中,學生就能建立起一個基礎的圖式。這樣一來,學生在精讀課文之前就能提高對文章內(nèi)容的敏感度,使閱讀效果得到保障。
3.2 完善圖式
在圖式理論中我們可以明確了解到,閱讀理解是將學生已有的語言知識與文章內(nèi)容圖式相互作用而得到的更高層次的圖式。在閱讀過程中,讀者已具備的圖式不斷地被證實或者完善,學生也能通過推斷猜測構建新的圖式,教師在此過程中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推斷力。
一般情況下,精讀課文中很多段落的開頭都有一句話來表達整個段落的主旨。教師可以在學生看完第一句后提問“What do you expect the paragraph from the first sentence?”這樣反復提問可以鍛煉學生的推測能力,而學生的回答在之后的閱讀過程中得到驗證也會讓所形成圖式的印象更深。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列提綱使學生對文章的結(jié)構有一個大致的把握,從而能理清文章思路。這樣的圖式學習過程對學生理解文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時也降低了精讀課文的難度。
3.3 鞏固圖式
在精讀課文教學完成后,教師為學生布置相關的課后練習,其練習內(nèi)容就是鞏固所構建的圖式。圖式知識是教師引導學生解構知識點并重新整合的過程,學生并沒有完全獨立完成這一過程,因此需要不斷鞏固才能記牢。鞏固圖式也是一個在學習的過程,學生在鞏固過程中能夠?qū)D式進一步完善。
4 圖式理論對精讀教學改革的啟示
就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教師在傳統(tǒng)教學理念下完成精讀課程教學,其教學重點仍然是語言技巧與原文翻譯,忽略了學生在英語課程中所需要的主動性。圖式理論的提出為精讀教學提供了新思路,與此同時,教師也需要為此做出教學理念上的轉(zhuǎn)變。一方面教師要注重語言知識的傳授,另一方面,也不能忽略文化背景知識的引導性學習。教師將圖式知識融入教學過程之中,為學生主動思考提供條件,同時也使得其閱讀技能有一定的提升。
5 結(jié)語
英語精讀課程是我國英語教學界十分重視的問題,圖式理論的興起為精讀教學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作為教學指導理論,圖式理論從根本上解決了學生回避英語學習的問題。教師通過英語精讀教學的反復實踐確定了圖式理論帶來的種種益處,學生能通過圖式更快進入角色,同時也節(jié)約了閱讀時間并提升閱讀效率,另一方面圖式理論教學在鍛煉學生推斷能力的過程中培養(yǎng)了他們的閱讀技能。圖式理論在英語精讀教學中的運用在幫助學生有效學習的基礎上,也降低了教師的工作難度,應該得到廣泛的推崇。
注釋
① 尹波,何木英.圖式理論在大學英語精讀教學中的應用[J].沈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80-82.
② 倪慶行.論圖式理論指導下的大學英語閱讀教學[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09(12):119-120.
③ 何莉莎.大學英語精讀教學圖式理論的視角[J].科技致富向?qū)В?013(12):73-74.
④ 歐陽斌非.圖式理論指導下的大學英語閱讀教學探究[J].華章,2012(18):220-220.
⑤ 李小冰.圖式理論指導下的大學英語閱讀教學[J].教育與職業(yè),2011(17):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