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分析急性胃出血患者的護理干預體會。方法 抽取在2010年1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胃出血患者,將他們隨機的分成兩組,設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研究組患者采用一系列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化的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成功止血率以及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進行回顧性對比分析。結果 研究組40例患者中成功止血的有39例,占97.5%,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為95%;對照組40例患者中成功止血的有32例,占80%,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為72.5%,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急性胃出血患者,要采取適宜的一系列的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對提高成功止血率以及患者滿意度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急性胃出血;護理干預
胃出血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消化道疾病并發(fā)癥,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胃痛、惡心、嘔吐、胃痛、消化道紊亂等,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導致患者胃出血的原因主要為胃、十二指腸潰瘍導致,工作過度勞累、日常飲食不規(guī)律、情緒異常緊張等都會引發(fā)胃出血,尤其是對于有消化道疾病史的患者而言,發(fā)生胃出血的風險更大[1]。另外,肝硬化有時候也能導致胃出血。目前臨床上對于胃出血的治療通常采用手術方案,通過及時有效的診斷,對患者胃出血原因進行分析,然后采取必要的手段進行治療,患者的術后康復效果是比較理想的。但是,術后的臨床護理同樣顯得至關重要,我院就急性胃出血患者的護理措施這個課題展開研究,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抽取在2010年1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胃出血患者,這80例患者的臨床病癥、體征、病理生理學檢查結果均符合醫(yī)學上關于胃出血的診斷標準,并且排除患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肝、腎等重要臟器病變的患者,排除哺乳期及妊娠期患者,排除有嚴重的藥物過敏史的患者?;颊吲R床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嘔血和便血,嘔血前有惡心感,便后頭暈,甚至昏厥等。將他們隨機的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研究組中男24例,女16例,年齡為26~73歲,平均為(53±2.90)歲,出血量>1000 mL的有15例;對照組中男23例,女17例,年齡為25~72歲,平均為(54±3.29)歲,出血量>1000 mL的有14例。這兩組對象在性別、年齡、病情上都沒有明顯的不同(P>0.05),具有可對照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 患者采用常規(guī)化的護理,包括監(jiān)測患者生命各項體征、止血、清潔等。
1.2.2研究組 患者采用一系列的綜合護理干預措施。①心理護理:有研究表明長時間焦躁抑郁的負面情緒會很大程度上影響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和治療效果。長期的便后出血、嘔血等癥狀會使得患者心情會變得煩躁、抑郁、情緒不穩(wěn)定等,此時護理人員要及時的和患者進行溝通,了解患者的訴求,與患者建立友好的信任關系,指導患者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緩解內(nèi)心的焦躁,多聽聽音樂,與他人溝通,轉(zhuǎn)移注意力,增強治療的依從性。護理人員要及時幫助患者清除血跡,必要時可以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等。②飲食護理:護理人員要幫助患者調(diào)整飲食結構,不能食用刺激性較強的食物,防止腹部脹氣。同時,在胃腸功能還未恢復之前,要禁止患者進食,當患者病情基本穩(wěn)定之后,可以指導患者服用牛奶、藕粉、豆?jié){等流質(zhì)體食物,一餐不能多吃,要保證少食多餐的原則,當患者逐漸恢復后,可以增加進食量,但是食物的溫度不能過高,避免再次發(fā)生胃出血[2]。③環(huán)境護理:護理人員要保證患者病房通風,陽光充足,被褥經(jīng)常洗換,血跡及時清理,保持干燥、整潔的環(huán)境。④生命體征護理: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呼吸、心率、面色、水電解質(zhì)以及酸堿平衡水平,觀察患者有無大出血、面色蒼白、昏厥等癥狀以及病癥是否改善,如果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要及時和醫(yī)生進行聯(lián)系。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成功止血率以及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1.4統(tǒng)計學處理 研究中的基本的數(shù)據(jù)都采用SPSS 12.0軟件進行統(tǒng)計處理。計量的資料運用 (x±s)表示;利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研究組40例患者中成功止血的有39例,占97.5%,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為95%;對照組40例患者中成功止血的有32例,占80%,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為72.5%,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所有在護理后止血不成功的患者都經(jīng)過保守治療痊愈,沒有發(fā)生并發(fā)癥,見表1。
3討論
消化道出血的臨床表現(xiàn)取決于出血病變的性質(zhì)、部位、失血量與速度,與患者的年齡,腎功能等全身情況有聯(lián)系[3]。如果患者的出血量大、出血速度快,容易出現(xiàn)貧血、昏厥、血壓下降等癥狀,所以在臨床護理過程中要注意及時有效的止血,對出血的原因進行分析,然后采取有針對性的護理。
我院就急性胃出血患者的護理干預體會這個課題展開研究討論,研究結果顯示,綜合化的護理能夠提高成功止血率以及患者滿意度,止血成功率能達到97.5%。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要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包括心率、血壓、體溫、意識變化、尿量等,要糾正電解質(zhì)紊亂[4]。同時要注意患者出院后的健康指導工作,減輕患者負擔,提高生存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何薇,曾鈺.急性胃出血的護理體會[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26):78-79.
[2]段光遠.急性胃出血的臨床護理對策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上旬刊),2013,23 (5):239.
[3]由遠革.奧曲肽治療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0,6(5):40-41.
[4]刀曉梅.120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臨床診治分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09,41(1):90.
編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