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通過與常規(guī)根管比較,探討一次性根管治療急性牙髓炎的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122例急性牙髓炎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61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根管治療,治療組給予一次性根管治療,兩組患者隨訪1~2年,比較兩組近期及遠期療效。結果 近期療效中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5.25%,治療組為93.44%,治療組兩組近期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遠期療效中,對照組失敗4例,失敗率為6.56%,治療組失敗1例,失敗率為1.64%,治療組遠期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一次性根管治療急性牙髓炎無論近期還是遠期療效均好于常規(guī)根管治療,是臨床治療急性牙髓炎較為理想的選擇。
關鍵詞: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常規(guī)根管
急性牙髓炎是發(fā)生于牙髓組織的急性炎癥反應性疾病,是口腔科的常見病,多發(fā)病[1]。本病發(fā)作時產生的劇烈的難以忍受的疼痛,常會使患者坐臥不安,飲食難進,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就是該病的真切形容。根管是治療急性牙髓炎常用的方法,而常規(guī)的根管治療時間長,患者常需多次復診,給患者的生活帶去較大的不便,且容易發(fā)生感染,如此容易出現(xiàn)有部分患者無法堅持整個療程。隨著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根管得到有效的改良,一次性根管逐步凸顯其優(yōu)勢。本文就常規(guī)根管與一次性根管進行比較,旨在為臨床提供參考依據(jù)。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所選122例病例為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急性牙髓炎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61例。對照組中男35例,女26例,年齡16~62歲,共66顆牙,急性漿液性牙30顆,急性化膿性牙36顆。治療組中男34例,女27例,年齡18~64歲,共68顆牙,急性漿液性牙33顆,急性化膿性牙35顆。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牙顆數(shù)及疾病類型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療組 詢問病史和術前檢查后,攝治療前牙片,了解根管數(shù)目、形態(tài)及根尖周情況。常規(guī)局麻下去腐質,開髓,除髓頂,拔髓,根尖定位儀測量工作長度。機擴針擴大根管口,采用逐步后退法預備根管,邊擴大邊用17%EDTA,5.25%的次氯酸鈉液及生理鹽水,對根管進行交替沖洗清除病變壞死的牙髓組織。根管預備好后,隔濕患牙用消毒紙捻吸干根管,碧蘭麻糊劑與大錐度牙膠尖常規(guī)側方加壓法充填根管,拍X片確定根管恰充后,窩洞永久充填。
1.2.2 對照組 將治療組的方法分解為2次,患者初次就診開髓減壓,開放3 d。再次就診在局部麻醉下拔髓,反復沖洗根管,在第3次就診時使用填充劑充填完成根管治療。
1.3 療效標準[2]
1.3.1 近期療效標準 顯效;疼痛癥狀消失,正常咀嚼。有效;疼痛癥狀消失,咀嚼時有疼痛感,叩擊痛和不適感,牙齦無紅腫。無效:有疼痛感,牙齦紅腫,不能咀嚼食物,叩擊痛明顯。
1.3.2 遠期療效標準 兩組患者隨訪1~2年進行評定遠期療效,成功:患牙無疼痛,能正常咀嚼,根管填充完好。失?。夯佳烙刑弁床贿m感覺,不能正常咀嚼,牙根吸收。
1.4 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處理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采用χ2檢驗,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近期效果比較。對照組有效32例,有效20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為85.25%;治療組顯效42例,有效15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93.44%,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遠期療效比較。對照組成功57例,失敗4例,成功率為93.44%,失敗率為6.56%,治療組成功60例,失敗1例,成功率為98.36%,失敗率為1.64%,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3.1 急性牙髓炎的發(fā)病機制。牙髓受到刺激后,最初始的病理表現(xiàn)是血管擴張,血液充盈。由于牙髓組織是處于四壁堅硬缺乏彈性的牙髓腔中,其血液循環(huán)只能通過細小的根尖孔,缺乏側枝循環(huán),一旦牙髓發(fā)生炎癥,炎癥滲出物不易引流,髓腔內壓很快增高,產生劇烈疼痛[3]。
3.2 急性牙髓炎的發(fā)病原因。牙髓炎癥最主要的病因就是感染,任何原因引起的細菌及其毒素侵入到髓腔都會引起牙髓的炎癥。牙髓組織經根尖孔進入位于牙齒中央的牙髓腔內,被堅硬的牙本質和牙釉質所包繞,正常情況下不會受細菌侵襲,但當牙體硬組織因各種原因遭受破壞時細菌就可侵入感染牙髓。其中齲齒是引起牙體硬組織喪失的最常見病因,當齲損破壞了牙釉質、達到牙本質深層,甚至穿通牙本質到達牙髓腔后,口腔中的細菌就會感染牙髓導致牙髓發(fā)炎[4]。
3.2 急性牙髓炎的治療。解除疼痛是牙髓炎急性期的治療目的。傳統(tǒng)治療方法是是局部麻醉,開放髓腔,減輕牙髓壓力,緩解急性牙髓炎的巨烈疼痛,同時,使用樟腦丁香酚棉球安撫,使急性炎癥輕減。由于樟腦丁香酚的藥味濃,有的會采用先拔髓,后封藥,阻斷藥味。然后數(shù)日后復診,拔髓或直接根管預備,再行根管充填和永久充填。該方法的缺點是患者需要復診2~3次;第一次治療后到第二次治療前有時產生二次巨烈疼痛;二、三次復診過程中局部麻醉、拔髓或處理殘髓、預備根管及根管充填時還會產生第三次或第四次疼痛。另外由于髓腔開放,食物不可避免地要進入髓腔,容易引起根尖感染,從而延長了病程,增加了治療的難度[5]。隨著診療技術的發(fā)展、根管長度測定設備及消毒手段的改善,一次性根管被逐步應用于臨床[6]。從本組研究中可以看出,一次性根管治療急性牙髓炎效果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根管,再次證實該方法的有效性。
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療的關鍵是對根管充填的封閉性,還要避免激惹根尖周組織。而根管充填的質量不僅僅要有嫻熟的技術,根充材料對根充密合效果也有著直接的影響。有學者指出Vitapex糊劑殺菌力可靠,不致敏,有收斂性,不使牙變色,同時不刺激根尖組織,并有誘導根尖孔封閉的作用,是較為理想的填充糊劑。筆者建議我院可以引進使用。此外還需注意的是,一次性根管也存在術后疼痛、腫脹等不良反應的可能,筆者覺得應該注意以下幾點:①治療期間出現(xiàn)的短暫不適可通過服用消炎止痛片緩解,一旦出現(xiàn)腫痛要立即告知醫(yī)生處理;②齒治療后脆性較大最好行嵌體或冠修復,防止牙齒折裂,延長牙齒的壽命;③有條件的患者可在治療后做牙套把牙齒保護起來,因為做完手術后牙齒就剩下周圍一層空殼,失去了牙髓的營養(yǎng)供應,使得牙齒變得更易斷裂,而后牙在咀嚼時可能承受到50~70kg的力量,牙齒在使用中隨時面臨劈裂的危險[7]。
參考文獻:
[1]Renvert S, Persson G R. Supportive periodontal therapy [J].Periodontol,2000, 2004, 36:179195.
[2]趙末生. 急性牙髓炎不同處理方法的臨床療效比較[J].臨床合理用藥,2010,3(11):36-37
[3]Ojima M, Hanioka S S. Survival analysis for degree of compliance with supportive periodontal therapy[J]. J Clin Periodontol, 2001, 28(12):10911095.
[4]廉國梁.60例急性牙髓炎臨床特點分析及治療研究[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 2011,5(3):76-77
[5]王小儀.現(xiàn)代根管治療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90.
[6]Haynes RB,Sackett DL,Taykir W.Compliance in health care [M].Baltimore:John Hopkins Press, 1998:18.
[7]楊蓓蓓.一次性根管治療的臨床應用與體會[J].口腔醫(yī)學研究,2010,6(9):214.
編輯/王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