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在婦科疾病普查中對B超技術進行應用的價值。方法 選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到我院婦科進行健康體檢者共890例,給予SIEMENS-G60型和RT-FINO型超聲診斷儀檢查,并對檢出的婦科疾病類型、年齡分布等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本組890例受檢者中,有634例經(jīng)B超診斷提示正常,占71.2%;有256例患有各種疾病,患病率為28.8%。從疾病類型來看,婦科疾病以子宮肌瘤為主,占8.2%(73/890),其次是附件包塊和卵巢功能性囊腫,分別有52例和43例,患病率是5.8%(52/890)和4.8%(43/890)。從年齡分布來看,以30~40歲者居多,患病率為53.1%(103/194);其次是<30歲者和41~50歲者,分別占30.6%(64/209)和29.0%(74/255)。結論 在婦科疾病普查工作中實施B超診斷有確切效果,對于早期診斷疾病并制定有針對性治療方案有指導意義,建議普及應用。
關鍵詞:B超;婦科疾??;疾病普查;評價
B超是現(xiàn)階段臨床用于診斷多種疾病的一種影像學技術,由于其具備操作簡便、無創(chuàng),檢測費用低和普查率高等特點[1],再加上在診斷過程中能夠對某些疾病進行早期發(fā)現(xiàn)與確診的效果,而致使該診斷技術在臨床上越來越為廣大醫(yī)者及患者所樂意接受。為了進一步明確該診斷技術用于婦科疾病普查工作的重要價值,2012年7月~2013年7月,筆者對我院890例行B超診斷的健康體檢女性進行了回顧性分析,取得了不錯的研究結果?,F(xiàn)將研究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2012年7月~2013年7月到我院婦科進行健康體檢的女性共計890例,年齡18~72歲,平均年齡是(36.5±4.8)歲;包括<30歲者119例,30~40歲者240例,41~50歲者274例,51~60歲者155例,>60歲者102例。根據(jù)文化程度劃分,高中及以下學歷者92例,??茖W歷者533例,本科及以上者265例。所有入組者均表示愿意配合研究,且已完成知情同意書的簽署。
1.2方法 890例女性體檢者入院后均行B超診斷,儀器采取德國生產(chǎn)的超聲診斷儀(型號:SIEMENS-G60),以及美國GE公司生產(chǎn)的超聲診斷儀(型號:RT-FINO)。診斷前將探頭頻率調整成6.5MHz,指導受檢者將大小便排凈,取合適體位(如仰臥位、膀胱截石位等),再將受檢者外陰部充分暴露,取適量耦合劑涂抹于探頭及避孕套之上,再經(jīng)陰道三切面(縱切面、橫切面及斜切面)探查,觀察受檢者的子宮體積大小、位置、形態(tài),以及子宮內(nèi)是否有腫塊、囊腫等現(xiàn)象,再對子宮鄰近組織是否病變、宮腔或腹腔是否有積液等進行觀察。
1.3診斷標準[2] 本次研究主要以《超聲醫(yī)學》(周永昌等人編寫)中相關的B型超聲診斷指南為參照,對所有受檢者的疾病診斷情況進行判斷。
2結果
2.1本組疾病診斷結果 本組研究的890例受檢者中,有634例經(jīng)B超診斷提示正常,占71.2%(634/890);有256例患有各種疾病,患病率為28.8%(256/890)。
2.2疾病類型 根據(jù)診斷結果來看,本組256例患者中,被檢出患有子宮肌瘤者共73例,患病率是8.2%(73/890),其次是附件包塊和卵巢功能性囊腫,分別有52例和43例,患病率是5.8%(52/890)和4.8%(43/890)。本組婦科疾病的檢出類型,見表1。
2.3 年齡分布 經(jīng)過B超普查發(fā)現(xiàn),本次研究的256例病例中,30~40歲者共103例,患病率達到了53.1%(103/194);其次是<30歲者和41~50歲者次之,患病率分別是30.6%(64/209)和29.0%(74/255)。本組婦科疾病的年齡分布情況,見表2。
3討論
B超是憑借超聲波特性實現(xiàn)對多種疾病進行診斷的一種技術,由于它強度較低,診斷期間不會給患者造成嚴重創(chuàng)傷及疼痛,以致近些年在臨床診斷中得到廣泛應用。而且從現(xiàn)階段的多項研究來看,關于B超診斷多種女性疾病的貢獻已有相當多的報道,普遍認為B超應用于婦科疾病的普查工作中,對于早期發(fā)現(xiàn)疾病、確診病情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除了能夠確診多種婦科疾病的病變部位、大小及形態(tài)等之外,該診斷技術的探查范圍也較大,能夠清晰辨別病變部位及其鄰近臟器組織的界限,尤其是對具備典型聲像圖的病癥的診斷,B超的敏感度也較為理想。此外,采取經(jīng)陰道三切面掃描的方式診斷,還可獲取到清晰度更高的圖像,利于對微小病灶的盡早發(fā)現(xiàn)與觀察,同時也可避免經(jīng)腹部B超需要對患者膀胱進行適當充盈,而延誤某些婦科疾病的搶救時機,或是由于患者體型過于肥胖、腹部脂肪過多,而導致聲像圖質量達不到標準,造成誤診、漏診的情況。
在本次研究中,我們通過采取經(jīng)陰道B超對890例健康體檢女性進行檢查,發(fā)現(xiàn)B超對于多種早期無明顯癥狀的婦科疾病具有不錯的分辨能力,受檢的890例女性中,有256例被檢出患有各種婦科疾病,臨床檢出率是28.8%,與有關文獻報道接近[2,3]。從疾病類型來看,256例患者以子宮肌瘤者居多,患病率達到了8.2%,其次則是附件包塊和卵巢功能性囊腫,分別為5.8%和4.8%。子宮肌瘤患病率高在多項婦科疾病普查研究中均有提及[2,4,5],目前臨床對其致病問題尚不是特別清楚,但有大部分學者認為,這可能與雌激素、孕激素水平異常升高有密切的相關性。該疾病多集中在育齡期女性發(fā)生,疾病早期并無明顯癥狀,而本組890例樣本中,40歲以下育齡女性占絕大多數(shù),由此造成了普查時子宮肌瘤患病率高的問題。附件包塊的發(fā)病通常是由于炎癥因子、既往有流產(chǎn)史、房事不節(jié)及宮內(nèi)節(jié)育器異常等因素造成,在育齡期女性中患病率很高,究其原因,可能與育齡期女性體內(nèi)雌激素水平增高有關,而且性生活過多容易損害到宮頸等部位,進而誘發(fā)本病。而卵巢功能性囊腫多是由于卵巢發(fā)生解剖結構改變或是藥物刺激所致,以育齡階段居多,并隨年齡增加而患病率逐步下降,盡早予以超聲診斷和積極救治,對于避免病情進展成惡性囊腫、卵巢腫瘤很有必要。同時,從本研究B超普查結果可以看出,256例有婦科疾病的患者中,30~40歲者共有103例,患病率達到了53.1%,其次是<30歲者和41~50歲者,各有64例和74例,患病率為30.6%和29.0%,50歲以下女性患病率偏高的原因,筆者在結合研究與相關報道后[6,7],認為這應該與以下幾個方面有關:①選擇對象。本次研究選擇的樣本多在50歲以下(育齡階段),此階段患者多有雌激素分泌過旺、性生活頻繁和反復人流等情況,以致婦科疾病的患病率有所提升。②地區(qū)不同。不同婦科疾病在不同地區(qū)的患病率存在一定差異,由此造成了本次研究30~40歲患病率最高、<30歲者和41~50歲者患病率偏高的現(xiàn)象。
綜上所述,在婦科疾病普查工作中實施B超診斷,除了具備操作簡便、安全和無創(chuàng)之外,B超診斷費用也較為低廉,尤其適合用于規(guī)模較大的疾病普查以及醫(yī)療設備有限的??漆t(yī)院使用,而且對于早期診斷婦科疾病并制定有針對性治療方案有指導意義,建議今后臨床普及應用,以進一步保障廣大女性的身體健康,提高其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白玉彥.B超在婦科普查中的運用及其臨床意義[J].內(nèi)蒙古醫(yī)學雜志,2012,14(13):32-33.
[2]張穎.超聲檢查在婦科疾病普查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23):526-527.
[3]許萍.B超在婦女婦科疾病普查中的應用[J].醫(yī)學信息,2011,24(8):5380-5381.
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