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小兒高熱驚厥的護理方法。方法 對32例高熱驚厥小兒家長進行疾病和護理知識教育,并對患兒進行細心護理和有針對性的健康宣傳教育。結果 通過護理及健康教育,使患兒家長掌握了疾病的發(fā)病機制、治療原則、家庭護理及頇后等相關知識。結論 對高熱驚厥患兒及時搶救、良好護理和健康教育,對減少發(fā)病率和后遺癥,促進患兒痊愈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高熱驚厥;小兒;健康教育;護理
高熱驚厥是指小兒在6個月~4歲,單純由發(fā)熱誘發(fā)的驚厥,是驚厥常見的原因,是非中樞神經系統的急性感染所致大腦皮質運動神經元突然異常放電,全身或局部出現暫時的不隨意的收縮,兒童患病率3%~4%。主要表現為突然意識喪失,頭向后仰,面部、四肢肌肉呈強直性或陣攣性抽搐,眼球固定、上翻或斜視,口吐白沫,牙關緊閉,面色青紫。部分患兒有大小便失禁,嚴重者出現頸項強直,角弓反張。發(fā)作大多在數秒鐘或幾分鐘內自行停止,嚴重者可持續(xù)數十分鐘或反復發(fā)作,抽搐停止后多入睡。如果驚厥時間達10~15min,可致明顯的顱腦損傷而留有嚴重的后遺癥。針對高熱驚厥危險的因素對患兒家屬進行一系列護理干預,使其衛(wèi)生保健知識增長,保健能力及自我護理技能增強,提高患者順從性,避免感冒和發(fā)熱,最大程度減少高熱驚厥的復發(fā)。
1臨床資料
我科自2011年1~6月共收治了60例高熱驚厥患兒,其中男孩38例,女孩22例;6個月~1歲的3例,1~4歲的45例,4~6歲的12例;體溫在38~40℃。
2護理
2.1保持呼吸道通暢 驚厥發(fā)作時不要搬運,應就地搶救,立即松解患兒衣扣,讓患兒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備好吸痰器,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口腔嘔吐物,以防誤吸發(fā)生窒息。將舌輕輕向外牽拉,防止舌后墜阻塞呼吸道引起呼吸不暢。
2.2控制驚厥 一旦患兒出現驚厥,應就地搶救,使患兒在短時間內停止或減輕抽搐是急救的關鍵,反復驚厥會導致腦細胞損傷。首選針刺人中、合谷等穴位,情況緊急可用手掐人中,也可給予止驚藥物,可用10%水合氯醛0.5ml/kg保留灌腸;也可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鈉3~5mg/kg。迅速建立靜脈通道,靜脈注射地西泮0.2~0.3ml/kg,速度宜慢,一般≤1~2mg/min,注射速度過快會引起呼吸抑制,需嚴密觀察,做好人工呼吸的準備。安定作用迅速但維持時間短,所以控制驚厥后,可應用肌注后靜推,用量5~8mg/kg,必要時4~6h重復1次。抽搐時間較長可以根據醫(yī)囑快速靜滴脫水劑。
2.3吸氧 在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開通氣道后,給予氧氣吸人,迅速改善缺氧狀態(tài)。待患兒面色由青灰或紫色變紅潤,呼吸規(guī)律后,給予小流量氧氣吸入。當屏氣時間長發(fā)紺嚴重時,一般的吸氧法如鼻導管法、面罩法等無法改變肺泡內PO2,只有用簡易呼吸器才能解決這種短暫的呼吸暫停,扣緊面罩,擠壓呼吸囊,壓力視患兒大小而定,反復而有規(guī)律進行,以胸廓起伏為準,達到良好的通氣效果。氧療時應使用50%以下的氧濃,以防肺氧中毒或晶體后纖維增生癥。呼吸恢復立即停止。
2.4高熱護理 ①物理或藥物降溫后要密切觀察降溫情況,測量體溫、脈博、呼吸1次/0.5h,觀察患兒神志、面色,發(fā)現異常,及時處理。頭部置冰枕,打開包被,冷水毛巾濕敷額部,降溫貼敷前額,溫水擦?。刹列厍皡^(qū)及腹部)等,物理降溫效果不佳時給予藥物降溫使體溫控制在38℃以下。目前臨床應用的退熱劑多選布洛芬或對乙酰氨基酚。要注意觀察患兒的面色、神志及全身情況。枕冰枕時注意定時更換。②皮膚護理:高熱患兒在退熱過程中往往大量出汗,應及時擦于汗液和更換衣被,以防著涼。③口腔護理:高熱時唾液分泌減少,舌、口腔黏膜干燥,這時口腔內食物殘渣發(fā)酵,有利于細菌繁殖,而引起舌炎、齒銀炎等,因此,必須做好口腔護理,保持口腔清潔。④臥床休息,注意營養(yǎng)和水分的補充:高熱時由于迷走神經的興奮性減低,使胃腸蠕動減弱,消化液生成和分泌減少而影響消化吸收;但另一方面,分解代謝增加,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維生素等物質大量消耗,同時高熱可致水分大量喪失。因此,患兒必須補充水分和營養(yǎng),多飲水有利于毒素的排泄。
2.5嚴密觀察患兒病情變化 護士要加強巡視,密切觀察患兒的體溫、脈搏、呼吸、血壓、意識及神志的改變。每天測體溫4~6次,高熱時1~2h測體溫1次。在物理降溫時要注意觀察患兒有無面色蒼白、寒戰(zhàn)、有無脈搏或呼吸異常,如有異常應立即停止,并及時報告醫(yī)生。及時發(fā)現抽搐先兆,采取有效的措施,備好搶救的儀器,做好搶救的準備。認真記錄抽搐發(fā)生的持續(xù)時問、程度及伴隨癥狀。若驚厥持續(xù)時間長,頻繁發(fā)作,應警惕有無腦水腫,顱內壓增高的表現,應做好隨時采取有效急救措施的準備。給患兒止驚應避免在短期內多次使用多種藥物,或連續(xù)多次用同一止痙藥物,以免發(fā)生藥物中毒。
2.6心理護理 驚厥患兒就診時,家長往往十分焦慮、驚恐不安,醫(yī)護人員應迅速到位,全力搶救,并守護于患兒身旁。護理人員應根據家長和不同患兒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針對性的疏導,增強家屬的信任感,使其積極配合搶救以及日后的監(jiān)護,防止再次發(fā)生驚厥。
3健康教育內容
高熱驚厥是兒科常見急癥,大多數預后良好,但2%~5%的患兒可發(fā)展為癲癇,其發(fā)生率與復發(fā)次數有關,即復發(fā)次數越多,癲癇的發(fā)生率越高。
3.1合理的飲食起居教育 指導家長給予患兒足夠的營養(yǎng)和水分,均衡膳食。注意休息和睡眠,多作戶外活動,以增強機體抗病能力。居室注意通風換氣,避免傳染源。
3.2發(fā)熱的觀察 指導家長觀察患兒發(fā)熱時的表現,避免發(fā)生驚厥時才發(fā)現在發(fā)熱。家中常備體溫表,并能正確使用。如發(fā)現患兒精神不振、面色潮紅、呼吸加快、額頭發(fā)熱、手足冰冷等應立即給予體溫測量,并密切觀察體溫變化情況。
3.3物理降溫法 指導家長掌握物理降溫方法,常用的有溫水擦浴,是最常用、最簡便易行的方法,且溫水無刺激,不過敏,尤其對新生兒、嬰幼兒降溫更適應,水溫在32~34℃。擦浴時觀察患兒神志、面色等全身情況。
3.4藥物降溫法 家中常備退熱藥,但要掌握正確的劑量和用法。密切觀察體溫,有熱性驚厥史的,體溫在38℃時立即服退熱藥,服藥后多飲水協助降溫,1h后測量體溫觀察用藥效果。若有效1h后應逐漸出汗退熱至正常,藥效維持4~6h,藥物作用消失后體溫若再升高,應重復使用退熱藥。藥物降溫效果不佳時,可協同物理降溫,降溫處理后必要時送附近醫(yī)院。切忌在發(fā)熱時不作任何降溫處理而直接用衣被包裹嚴實后送往醫(yī)院,這樣熱不易散出而導致熱性驚厥。
3.5驚厥的緊急處理 患兒在院外突發(fā)熱性驚厥,要保持安靜,立即指壓人中穴位,并讓患兒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松解患兒頸部衣扣,以利呼吸,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分泌物吸入窒息。必要時用筷子或牙刷纏上布墊放在上下磨牙之間以防舌咬傷,但牙關緊閉時不要強力撬開,以免損傷牙齒,經處置后急送醫(yī)院搶救。
參考文獻:
[1]譚曉麗.高熱驚厥的急救護理及預防[J].中外婦兒健康,201l,19(4):297.
[2]徐新獻.現代兒科急重癥急救學[M].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412.
[3]左啟華.小兒神經系統疾病[M].第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424.
[4]王慕遜,王慕遜.兒科學[M].第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6:413.
[5]蔣莉,蔡方成.高熱驚厥預后與防治的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1999,14(1).
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