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我國移動通信技術不斷發(fā)展,LTE作為一種新型的通信技術,由于具有網速快、運用靈活、應用范圍廣等優(yōu)勢,從而在移動網絡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文章主要結合筆者的工作經歷,闡述了LTE承載的需求及特點,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解決LTE承載需求問題的策略。
【關鍵詞】 LTE承載網 需求分析 解決策略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通信行業(yè)的迅速發(fā)展,原有的EDGE/HSDPA技術已經無法滿足高帶寬業(yè)務的需求,特別是高分辨率的圖像以及高清的視頻業(yè)務。與3G相比,LTE的主要優(yōu)勢在于其高速率數(shù)據傳輸、小延遲、廣域覆蓋以及分組傳送。LTE業(yè)務和網絡將全面實現(xiàn)IP化,帶寬需求將會大大提升,因此對承載網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LTE承載網絡需求問題分析
和2G/3G相比,結構有明顯變化,LTE 網絡架構趨于扁平化,主要由eNode B 和接入網關(aGW)兩部分構 成。如圖1 所示。
和2G、3G 網絡比較,LTE網絡少了RNC。eNode B除具有原Node B功能外,還承擔了RNC的大部分功能。 aGW 作為核心網的一部分,包括三種功能實體: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動管理實體)、SGW(Service Gateway,服務網關)和PGW(PDN Gateway, 分組數(shù)據網網關)。
2.1 X2和S1接口承載需求
在新的架構下,引入了兩個關鍵的接口,分別為X2接口和S1接口。這就需要在原有的承載網基礎上,提高業(yè)務的靈活調度能力。X2接口和S1接口承載需求架構如圖2所示。
X2接口是相鄰eNodeB之間的分布式接口,主要用于相鄰小區(qū)間交互和移動性管理,降低轉發(fā)時延,提高網絡性能。X2接口要求在相鄰基站之間建立邏輯連接,并且需要承載網支持一部分的Mesh架構。X2是典型的多對多業(yè)務模式,其數(shù)量隨著eNodeB數(shù)量的增加而增加。
S1接口是eNodeB與SGW/MME間的業(yè)務接口,主要用于提高網絡利用率和可靠性。按照承載業(yè)務的不同,它可以分為S1-C和S1-U兩種接口,S1-C連接eNodeB和MME,主要承載控制面的數(shù)據;而S1-U連接eNodeB和SGW,主要承載用戶面的數(shù)據。
2.2 時延和帶寬需求分析
LTE承載時延要求最高的是S1-U接口,其帶寬占總帶寬90%以上,允許傳輸時延為5ms;S1-MME允許傳輸時延為100ms;X2允許傳輸時延為10ms。因此,S1-U接口對時延的要求是網絡設計的重點。
2.3 同步及QoS需求分析
LTE FDD對時間同步的需求為4μs,而TDD為3μs,LTE的頻率同步需求為0.05ppm??紤]到LTE受頻點影響,而且在覆蓋能力上不如2G/3G,意味著部署時需要更多的基站來補充覆蓋能力的不足;所以,若采用滿足LTE同步需求的GPS技術,部署的成本將會上升。因此,LTE承載網適合采用地面?zhèn)魉屯郊夹g,時間同步上選擇IEEE 1588v2技術,頻率同步上選用同步以太網技術。以上兩種技術是目前應用較為成熟的地面?zhèn)魉图夹g,適用于LTE承載網絡設備需求和功能,并能降低成本。
對于LTE承載的QoS需求,LTE根據不同的報文時延和優(yōu)先級,將業(yè)務質量識別分成9類。其中對于LTE基站承載QoS有兩個關鍵需求:首先在發(fā)生擁塞時,保證重要基站業(yè)務可用;其次,需要保障高等級的業(yè)務優(yōu)先進行轉發(fā)。因此,要求承載網能夠支持層次化QoS(H-QoS)處理能力,能針對不同基站和不同業(yè)務執(zhí)行層次化的隊列調度能力,以此確保重要基站一直可用。
三、解決LTE承載需求問題的策略
通過前面的需求分析可知,LTE-RAN 承載相比3G業(yè)務的承載,最大的變化在于下面兩點:(1)S1 接口需要靈活的調度能力,可以靈活歸屬到不同的MME/AGW;(2)在基站之間有X2 接口的承載需求。對于第一點,因為給每個基站建立多條單獨的路徑歸屬到不同aGW 會導致連接的數(shù)量急劇增加,對PTN的處理能力要求也急劇增加,傳統(tǒng)PTN 幾乎不可能完成,所以需要動態(tài)路由轉發(fā)來解決。動態(tài)路由轉發(fā)部署應控制在核心層完成,這樣可以把路由域的規(guī)??刂频帽容^小,提高網絡的可擴展性和安全性。
基于這兩點考慮,解決LTE 的承載需求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純PTN解決方案。所謂純PTN解決方案是指從末端接入到核心層全部采用PTN設備。純PTN組網有以下兩種實現(xiàn)方式:第一種是純L2方式,第二種方式接入、匯聚PTN設備采用L2靜態(tài)隧道(PW、VPLS等)。由于純L2方式存在的缺陷比較明顯,因此在采用端到端PTN組網時,一般都指第二種方式,即接入、匯聚層設備采用L2 PTN設備,核心層PTN設備支持簡化L3VPN,提供IP 轉發(fā)能力。(2)CE路由器+PTN解決方案。本方案仍以PTN設備為主,實際上是對端到端LPTN解決方案的一種引申。接入、匯聚、核心PTN設備均維持L2靜態(tài)隧道(PW、VPLS等),L3VPN功能由新引入的CE負責,核心PTN設備通過CE路由器實現(xiàn)L3路由轉發(fā),將X2接口信息按照IP地址轉發(fā)相鄰基站,將S1接口信息按照IP地址轉發(fā)給SGW/MME或 SGW/MME pool中相應的SGW、MME,以實現(xiàn)多歸屬需求。需要注意的是,這里CE是指客戶邊緣路由器。
對于核心網多機房組網應用,還需考慮機房、局站間的通信實現(xiàn)。此時,只需要將各個核心機房之間的CE路由器連通即可。
雖然這種方案運維較簡單,適合大規(guī)模組網,很可能是LTE承載應用主流之一,但是不容忽視的問題是引入CE路由器可能帶來新的安全隱患,如果CE發(fā)生故障則會造成整個通信網絡的癱瘓,為盡量降低網絡的風險,在核心層采用一對CE和PTN設備對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個問題。
四、結語
總之,隨著全球移動通信業(yè)的迅猛發(fā)展,運營商、設備制造商的用戶規(guī)模不斷增加,資金實力不斷增強,國際交往合作不斷加深,將不斷促進LTE承載網絡的實現(xiàn)、應用及推廣,滿足LTE承載網絡需求的技術將會大大加快下一代移動通信網絡的發(fā)展。但同時,LTE承載網絡在設備平滑演進、相關技術的創(chuàng)新革命以及實現(xiàn)成本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參 考 文 獻
[1] 程華意. 淺談承載網的架構[J]. 移動通信, 2011(21).
[2] 金曉聰. 面向LTE時代的分組承載網[J]. 郵電設計技術,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