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旨在對分層次模塊式的高職公共英語課程體系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以期優(yōu)化高職公共英語課程體系設置,促進高職公共英語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
【關鍵詞】高職公共英語課程體系分層教學模塊教學
【基金項目】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高等職業(yè)教育公共英語課程體系改革與實踐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DEB11101)。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5-0104-02
順應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改革的發(fā)展趨勢,北京聯(lián)合大學應用科技學院自2010年以來,在高職公共英語課程體系方面進行了深入改革。采取了多層次模塊式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tǒng)的高職公共英語課程單一、教法單一、只重課堂的教學模式。作為一種全新的課程體系設置和教學模式,多層次模塊式教學改革中存在問題在所難免,本文旨在對這一教學改革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研究,并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期優(yōu)化高職公共英語課程體系設置,促進高職公共英語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
一、高職公共英語分層次模塊式課程體系設置模式
高職公共英語基礎平臺課程沿襲傳統(tǒng)的公共英語課程,采用分級教學模式。《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指出,高職高專英語課程的“教學要求分為A,B兩級,試行分級指導”,應在“加強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的同時,重視培養(yǎng)學生實際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1] 這給高職公共英語實施分級教學提供了依據(jù)。其基本思路是:實施分級教學,對學生進行分級指導,在達到公共英語《基本要求》的基礎上(指通過A、B級考試),在組織和實施分級教學時,對新生入學進行英語水平測試,測試采用三級A試題。入學英語水平測試和高考英語成績是新生分級教學的主要依據(jù),分成A、B兩級。A級主要由實驗班和A班組成,B級主要由B班學生組成。分層教學一年參加三級英語考試后,學生選擇喜歡或適合自己水平的英語模塊學習。
平臺課程之后,采用模塊教學,使有不同目標的學生都能感到他們的學習任務與自己未來的職業(yè)發(fā)展需要有關、與自己的興趣有關。針對畢業(yè)后從事本專業(yè)的學生,我們設計專業(yè)英語模塊組;針對有深造計劃以及英語基礎薄弱達不到基本要求的學生,我們設計綜合英語模塊組;針對畢業(yè)后從事其他行業(yè)的學生,或有多方面能力拓展要求的學生,或有個人興趣的學生,提供英語聽說及英語閱讀寫作模塊;另外,我們設計研究性學習項目模塊,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還有考證模塊。通過特色模塊的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職業(yè)競爭力、職業(yè)遷移能力、深造發(fā)展的潛力及綜合素質(zhì)能力。
英語第二課堂,它既是英語學習的另一種重要方式,也是對課堂英語教學的有效補充。與課堂教學相比,它的形式更靈活,內(nèi)容更豐富多彩。我們構建了常規(guī)英語課外活動+定期大型主題活動的第二課堂建設方案。圖1直觀地反映了分層次模塊式高職公共英語課程設置模式。
圖1:分層次模塊式高職公共英語課程設置模式
實踐證明,多層次模塊式高職公共英語課程體系有很多優(yōu)勢: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有利于學生英語語言知識的掌握,有利于提高學生對英語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滿足了不同水平、不同發(fā)展方向、不同的就業(yè)需求、不同興趣的學生的多種要求。但與此同時改革中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不容忽視,決定著改革的成敗。
二、分層和模塊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分級教學對學生心理有影響,尤其對B班學生的自信心會有負面影響。在問卷調(diào)查中,我們問到你更愿意接受哪種授課方式時,10級有56%,11級有62%的學生表示愿意接受自然班上課;而問到分級教學的必要性時,10級和11級分別只有46%和25%的學生認為沒有必要性。也就是說大多數(shù)同學認為分級教學有必要,但他們從心理上卻更愿意接受自然班教學。同時,學生訪談中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反對完全按照其入學英語水平測試成績和高考成績的高低決定學生去向的分班做法,認為完全靠筆試成績分班會抵消很多學生(三分之一)學習英語的興趣,達不到預期教學效果。B班學生認為,按考試成績分班后,A班、B班不是班級類型,而成了學生英語成績高低的標志,B班學生心理上感覺比A班學生差,不利于自信心的培養(yǎng)。
(二)模塊教學存在的問題。一是分班時間問題。分班要在開學前完成,而三級成績要開學后才能拿到,三級成績是否通過會影響學生對模塊的選擇,所以有一個時間差問題影響模塊分班,且后期調(diào)整工作量很大,也不夠科學合理。二是有些學生即想提高又想學習特色模塊,不能兼顧。
(三)師生訪談和問卷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 學生認為平臺+模塊的課程改革中,分級教學和模塊教學存在著內(nèi)容不實用、教材不合理、授課方式不滿意、班級人數(shù)太多等問題,在提高整體學生的實際語言運用能力方面還有欠缺。老師的訪談中也證實了這些問題。
三、解決分層和模塊課程教學中問題的對策
(一)尋求合理的分級方式,盡量減小對學生心理的影響。分層教學對很多學生的心理有負面影響,到底有多大的影響還需進一步做專門研究,如受影響學生的比率、負面心理效應對學生學習行為、學習習慣、學習策略等的影響程度等。另外,還可以嘗試不同的分級方式,并對不同的分級方式對學生心理及學生成績產(chǎn)生的影響做全面細致的研究和對比,找到相對最合理的分級方式。這樣才能彌補單憑學生英語成績分班的不足,提高分級教學的效度和信度,增加分級形式的多樣性、科學性、有效性、合理性。
(二)關于模塊教學,首先引入選修模塊,把原模塊課程分為兩類:必修模塊和選修模塊,把特色模塊均放在選修模塊中。這樣可以解決有些同學想同時學兩個模塊的問題,而且也方便開設更豐富的模塊課程。另外,調(diào)整分班的方式和時間。特色模塊為選修模塊,學生可自主選擇,那么必修模塊部分(提高和基礎模塊)可按三級成績分班,通過三級考試的學生上提高班,沒通過三級考試的學生上基礎班。這樣更便于操作,且較嚴謹。特色模塊教學的分班應該綜合考慮學生筆試成績、英語特長、學習興趣和專業(yè)需求等因素來進行,設置“多層次的模塊教學”,真正實現(xiàn)“因求施教”。為保證學生因個人需要選擇更多適合自己的模塊學習,可把不同的模塊課程盡量不安排同一時間段。有的甚至排在晚上,以最大可能解決學生學習需求。
(三)關于教材及內(nèi)容等問題,對于層次不同的班級,要避免教學過程中使用單一教材。教師要加深對不同教材及其內(nèi)容的研究,選擇合適的內(nèi)容適用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把“重點轉變到提高學生綜合性實用能力上來”。[2]因此,分層和模塊教學模式應優(yōu)化教學內(nèi)容,突破傳統(tǒng)英語教學的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提煉和制定體現(xiàn)專業(yè)需求、行業(yè)需求和職業(yè)特色的教學內(nèi)容。把課堂教學內(nèi)容、學生課外學習內(nèi)容和課外實踐內(nèi)容結合起來,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3]同時,微觀層面課堂教學設計上注重教學方法的改革。本著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利用語境創(chuàng)設、課堂討論、角色表演和互評、對比、交際法、小組活動、頭腦風暴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還有,分層和模塊教學一定要避免班級人數(shù)多的問題,否則,教師組織教學和課堂管理就會面臨很大的挑戰(zhàn),影響教學質(zhì)量和效果。
四、高職公共英語分層和模塊課程教學改革成效顯著
實施分層和模塊課程體系以來,學生的英語水平得到了大幅的提高。對2008-2011級各級學生高考英語成績和三級A成績的數(shù)據(jù)進行對比,數(shù)據(jù)顯示:學生及格率由入學時的不足10%提升到60-70%,優(yōu)秀率由入學時不到1%提高到9-13%,突顯出良好的教學效果。除此之外,通過英語四級的學生人數(shù)也比以前增加了很多,08級學生8人通過四級考試,而10級學生上升到19人。還有的學生通過了英語六級。2012年度國家級、市級及校級學生學科競賽獲獎情況大大突破歷史最好水平,達24人。
實踐和研究證明,高職公共英語平臺課程分級教學和模塊課程教學模式有很大的優(yōu)勢,為高職英語課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做法,加深了高職公共英語課程體系開發(fā)和建設等方面的研究,有效提升了學生的英語技能和綜合素質(zhì)。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EB/OL] http://www.gzzkgk.com/news/zzbz l/2012-06-26/1069.html.
[2]張堯?qū)W.加強實用性英語教學,提高大學生英語綜合能力[J].中國高等教育,2002(8).
[3]白景永.基于行業(yè)標準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內(nèi)容體系構建[J].職業(yè)技術教育,20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