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年12月21日
地點:首都圖書館報告廳
人物:錢文忠、馮八飛
2013年12月21日,騰訊書院“百家姓——全球華人姓氏尋根”活動邀請錢文忠教授講述《百家姓》的故事,以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當中占有極其重要地位的姓氏作為切入點,與全球華人一同來尋根溯源。
為什么要講《百家姓》?
錢文忠首先回答了一個大家都非常想了解的問題,就是為什么要講《百家姓》。但他并沒有急于作答,而是先向在場的朋友致歉,因為他從三亞一路趕來,沒來得及換正裝出席今天的活動,覺得對大家十分不尊重。緊接著,錢文忠說:“我想從幾個方面向大家做一個匯報,講《百家姓》不是一個偶然的決定,是我個人計劃的一部分。我曾經(jīng)講過《玄奘西游記》,通過講玄奘來探尋我們這個民族迫切需要的信仰的力量;而后又講了《三字經(jīng)》《百家姓》,為什么會講這些呢?因為我們現(xiàn)在有一個很重要的誤區(qū),就是認為只要是黑頭發(fā)、黃皮膚、黑眼睛,身份證、護照上寫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就都是中國人。我覺得是不是中國人,除了國籍以外,還得看你的文化。所以你到底是什么人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你所延續(xù)的傳統(tǒng)文化。而今天的中國人到底繼承了多少傳統(tǒng)文化呢?”
你知道爺爺?shù)拿謫幔?/p>
“你知道自己父親的名字嗎?你知道自己曾祖父的名字嗎?你知道自己高祖父的名字嗎?”錢文忠即興對在場的觀眾做了一個小測試,但問題問到最后,舉手的人僅剩下兩個?!鞍凑罩袊鴤鹘y(tǒng),這應(yīng)該是我們生命中最親的人,但我相信,90%甚至95%以上的中國人都不知道自己高祖父的名字,還有什么傳統(tǒng)可言呢?可見我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并不像我們想象和自以為的那樣安全和沒問題吧!”
隨即,錢文忠又一次向觀眾發(fā)問:“在座有多少人知道自己母親的名字呢?”顯然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暗@在歷史上恰恰是違背傳統(tǒng)的?!卞X老師解釋說,“按照中國的傳統(tǒng),母親的名字只有你的外公、外婆和你的父親知道,子女是要等母親百年以后,為了給她寫碑傳時才能知道的,母親在世的時候子女是不能知道其姓名的。所以從這個角度看,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從最根本層面出現(xiàn)了問題?!?/p>
姓氏的危機與挑戰(zhàn)
錢文忠老師在講《百家姓》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中國的姓氏面臨著一場巨大的危機和挑戰(zhàn)?!耙皇且驗闅v史上改姓、換姓、合并姓、分流姓,這些原本清楚的記載,因為大量家譜被毀而無據(jù)可尋;二是因為20世紀50年代開始的戶籍登記時將很多姓氏搞亂,比如姓‘傅’的與姓‘付’的,是完全沒有關(guān)系的兩個姓,但登記時就寫成了簡單的‘付’;還有閻錫山的‘閻’,很多被簡寫成‘閆’;還有‘肖’這個姓,原來在中國歷史上并沒有幾個人姓,但現(xiàn)在居然比姓‘蕭’的要多,很多都是因為登記的時候被‘簡化’了;另外,繁簡字轉(zhuǎn)化的時候也改了一批姓,比如‘于、予、於’這三個姓其實并沒有關(guān)系,但最后都變成了‘于’姓;改革開放以后還出現(xiàn)了很多自取的復(fù)姓,所以我們的姓氏就開始快速紊亂,而這個紊亂的背后是記憶、傳統(tǒng)與文化的紊亂和喪失。”
文化上的“孤兒”
“我曾經(jīng)問過很多人,你這個姓從哪兒來的?你是從哪兒遷來的?你的始祖是誰?但關(guān)于這些問題大家好像并沒有什么興趣?!卞X文忠覺得這在某種意義上是有一點可悲的,“如果我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失去父母,變成了一個孤兒,讓大家覺得很心痛,如果我們不知道自己的爺爺奶奶是誰,不知道自己的老祖宗是誰,不也等于是孤兒嗎?但我們都沒有意識到在文化上的孤兒狀態(tài),也是同樣讓人心痛的?!?/p>
隨著新年的臨近,《百家姓》也即將在春節(jié)期間播出。在講座的最后,錢文忠老師呼吁大家“在吃團圓飯,孝敬長輩的同時,每個人最好都帶著錄音筆,坐在爺爺奶奶面前,聽他們講講家里的故事,這是現(xiàn)在最容易做,最應(yīng)該做,也最值得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