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教學,就是一種簡單的生態(tài)倫理教育方式,旨在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遵循人的自然生長,力圖實現(xiàn)個性自由和人的全面發(fā)展。作為低碳教育理念的創(chuàng)始人和倡導者,于新春先生指出,低碳教育方式是教育領域的科學發(fā)展觀,其核心思想是倡導建立和諧高效的教育學習氛圍,減少學生對學習的消極排斥以及家長對孩子學習的過度損耗性關切,從而促使個性化教育真正深入人心。
如果說,倡導低碳理念,發(fā)展低碳經濟,是實現(xiàn)社會生態(tài)經濟和諧發(fā)展的必由之路;那么,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融入“低碳教育”的新理念,實現(xiàn)輕負高效、優(yōu)質低耗的課堂,勢必也將成為教育教學和諧發(fā)展的先導。在教育教學的理念中引入“低碳”的內涵,這也正是基于《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中提出的“要關心每個學生,促進每個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fā)展,尊重教育規(guī)律和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指導思想和工作方針而形成的積極倡導。因此,結合當前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來探討在教育教學中如何構建“低碳課堂”,實現(xiàn)“低碳教學”,便具有非常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
在經歷了素質教育與新課程的改革后,教師教學過程中確實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上“一言堂”、“滿堂灌”等的教學弊端,我們很多老師的教學過程中也正逐步進行了新的探索和轉變。然而,反觀與時俱進的新教學模式,卻又有多少“非左即右”的新問題出現(xiàn):
—教學設計“形式主義”導致“高耗低效”。比如有的課堂由“生活情景導入”,給學生看了大段的錄像,而錄像的內容似乎在后面的教學中沒有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甚至有的教師本末倒置的質疑學生:本來我設計好的課堂,但學生卻無法配合完成,很多時候,讓我非常失望。殊不知,這種單純?yōu)榱俗非蠼虒W“出彩”的形式主義套路,占用了課堂教學的寶貴時間,卻未能達成本該實現(xiàn)的教學目的和意義,如此“高耗低效”的課堂,對于學生乃至教師本身而言,都是寶貴資源的浪費,是不可持續(xù)的。
—教學資源“過度開掘”引發(fā)“過量排放”。教學資源的開發(fā)要求更加切合實際,符合學生的特點和要求,密切為學生的學習服務,以提高教學資源開發(fā)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教學資源若遭遇過度開掘,脫離了學生學習的根本而喪失針對性,不僅會擠壓了課堂教學的有限時間,而且本來應當首先保證的學生學習實踐活動反而遭致出局。
—教學模式的“滿堂問”惡化“學習生態(tài)”。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最大特點,在于許多觀點和原理都趨于抽象化和理論化,學生對知識感知到理解需要一個過程和一段時間。有些教師不顧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整堂課從始至終提出一連串的大大小小的問題窮追不舍地問學生。
在教學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高耗能、低產出”現(xiàn)象屢見不鮮,并在新課改的浪潮中,似乎還在走向更右的極端。用朱華賢老師的話說,“總覺得技巧太過,葷腥太多,油漿太足,色彩太濃,口味太重?!?/p>
如何實現(xiàn)優(yōu)質輕負,實現(xiàn)“低碳課堂”,我們必然要從“節(jié)能減排”入手。
低碳課堂源于精簡。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凡做一事,要用最簡單、最省力、最省錢、最省時的法子,去收最大的效果。”簡約高效也即是“低碳課堂”的追求。在構成課堂的諸要素中,首先教學內容要簡潔,善于使用教材中最有價值的地方;其次教學流程要簡化,不刻意追求新、奇、特,以簡潔和流暢作為準則;再次教學手段要清減,無論多媒體或網絡技術教學手段都應以保證學習效率為前提;最后對教學語言也要做到簡潔,不贅述,啰嗦,要做到一針見血,入木三分??傊?,在構成低碳課堂的諸要素中,包括教學情境的設計、師生語言動作的交流、學習材料和教學輔助(課件、教具、學具)等都是精簡的、有效的,沒有出現(xiàn)浪費和過渡的損耗。
低碳課堂源于務實。低碳課堂關注“實”字,扎實、樸實、真實?!皠諏崱笔钦n堂教學的生命—務實的課堂面對學生真實的認知起點,讓學生在樸實的學習過程中學習到扎實的知識。隨著課改的逐步深入,透過“浮華”,我們發(fā)現(xiàn)有些“美麗課堂”被虛夸、浮躁充斥著,我們的課堂失去了原有的真實、樸實。務實高效的課堂,不一定非要采用多媒體設備,沒有更多的小組合作、表演等形式,老師亦能用自己獨特的課堂魅力,簡單的手勢動作,聲情并茂地解讀,讓所學知識淺顯易懂。真實課堂是“低碳”課堂的真諦。
低碳課堂源于和諧。師生之間交往建立在民主、平等、尊重、信任、理解的基礎上,形成課堂上和諧的、積極的互動,使學生以極高的熱情無所畏懼的心態(tài)投入到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活動中。和諧課堂的建立,極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因為其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而獲得無窮的生命力,繼而得到廣大教師的認可。課堂的實質是師生的教與學要充滿熱情,師生互動良好,人際關系和諧,學生有學習的安全感,每個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感受到成長的快樂。為此,教師要經常以平等的身份參與學生的課堂交流,在交流中啟發(fā)引導學生,煥發(fā)學生的生命活力,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如此才能促進“高效的”“低碳的”的課堂構建。
今年4月份,新余市教育局機關組織了10個調研組,密集走訪以傾聽民意為己任,以解決問題為目標,向群眾問教育發(fā)展良策、問教育民生需求、問改進作風舉措。教育局主要負責人認為:“問題意識是最可貴的意識,沒有問題就是最大的問題,從問題中發(fā)現(xiàn)差距,從問題中尋找機遇,從問題中理出思路,只有這樣,我市的教育事業(yè)才能更上一層樓?!卑l(fā)現(xiàn)當前教育教學中的“高耗”現(xiàn)實問題,提出“低碳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正是期望通過調動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進而影響學生、教師,使“低碳課堂”能更健康地在實踐中發(fā)展起來,促進教育教學事業(yè)能夠走出新路子,邁出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