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十年,隨著教學版本的不斷變換,教育理念不斷的刷新,我們始終都在不斷改變著自己的教學方式以便順應新的教學標準。
學習是一種個性化行為。作為教師,應當在課堂教學環(huán)境中創(chuàng)設一個有利于張揚學生個性的“場所”,讓學生的個性在寬松、自然、愉悅的氛圍中得到釋放,展現(xiàn)生命的活力。然而長期以來,我們的課堂忽視了學生個性的發(fā)展,過多地強調知識的記憶、模仿,壓抑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最終使教學變得機械、沉悶、缺乏童心和靈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對新課改的挑戰(zhàn),如何讓我們的數(shù)學課堂真正活起來呢?本人有以下幾點的建議:
一、把課堂還給學生
傳統(tǒng)的教學都是老師在講臺上講每節(jié)課的知識點,然后是例題的講解,再后來就是讓學生根據(jù)例題來解答練習題。這個過程就是一個學生的模仿過程,學生在課堂上做“聽客”和“看客”,課下往往是誰課上的筆記做得好,誰的記憶好,誰的作業(yè)就做得好。學生在整個課堂上都是在被動的記憶,這樣會造成學生的主動解答能力比較差,遇見一個沒見過的例題便一片茫然,課堂效果大打折扣,這不是我們教師想看到的?,F(xiàn)在的課堂,要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動口、動手、又動腦,親身參與課堂和實踐,包括知識的獲取、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知識的鞏固和應用的全過程。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主動參與、積極引導、耐心輔助,與學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真正地把學生解放出來,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上的主人。
二、課堂氣氛活躍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就來了
要想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發(fā)揮其主體地位,必須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即學生對于自己學習主體地位、主體能力、主體價值的一種自覺意識。古代的老師教育學生的時候很嚴厲,戒尺不離手,現(xiàn)在雖然沒那么夸張了,但是多數(shù)的教師還是喜歡主導自己的課堂,希望學生規(guī)規(guī)矩矩認真聽講,這樣大大束縛了學生。這時候,一個良好的學習氣氛非常的重要,老師應該作為學生學習過程的朋友,在學生探索知識的過程導航,適當引導學生學習,讓學生大膽地說,大膽地教,勇敢地提出自己的質疑。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很好地掌握他們要學習的內容,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
三、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學生只有對學習產生了興趣,才會主動去學習,才能更好地去學習。多年來,由于“應試教育”的桎梏,學生學得苦,教師也教得苦,到頭來學生只會依樣畫葫蘆地解題,而動手制作和應用知識的能力卻相當?shù)停劜簧祥_動腦筋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應試教育”嚴重地束縛了學生個性的發(fā)展。新課改背景下的數(shù)學課堂不再是封閉的知識集中訓練營,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遞,課堂上我們的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思維得以飛揚,靈感得到激發(fā);我們的課堂越加變得精彩紛呈。
四、互助學習的建立
一位老師教多名的學生,對于每位學生的關注總是有限的,常常會覺得分身乏術。如果我們能建立學生間的互助學習,采用“兵教兵”的互助模式,不但能把教師解放出來,還會取得不錯的教學效果,同時還能增進學生彼此的友誼,增強學生的表達能力,讓學生們在互助的學習中得到最全面的關注,獲得學習的樂趣,滿足感。
教學是個相長的過程,我們只有不斷地學習進步,才能更好地探索出一條康莊大道,學生才能在我們的成長中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