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標倡導任務型教學法,強調(diào)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探究性,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探討了在初中英語實際教學過程中如何以任務為中心,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積極參與英語語言實踐,提高其綜合運用能力。
關鍵詞:參與;任務;活動
新課改強調(diào)“以人為本”,任務型教學法,就是指教師以任務為載體,創(chuàng)設真實或接近真實的交際情境,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積極地對話和互動,從而有效地掌握語言、運用語言。任務型教學的顯著特點就是以學生為中心,注重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下面筆者談談自己對任務型教學的幾點思考和粗淺認識。
一、任務要貼近學生生活的實際,激發(fā)學生參與熱情和積極性
任務的核心是要解決某一交際問題,這個任務要與現(xiàn)實生活有著密切聯(lián)系。只有設計具體的、貼近學生生活和學習經(jīng)歷的任務,才能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的興趣和欲望。在教學中,我們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圍繞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熟悉并感興趣的話題進行任務設計,創(chuàng)設真實的語言應用情境。
二、任務要難易適中,保證大多數(shù)同學能夠完成
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實際認知水平,設計學生可接受的任務,使班級各層次學生能夠各取所需,各盡所能,學有收獲。例如,對基礎稍差學生,可設計一些簡單的描述性任務,而對基礎較好的學生,可設計一些用英語問路求助、匯報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收獲和感受等復雜性任務。另外任務的設計應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層層深入,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能夠體驗成功的愉悅感,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
三、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1.教師提出的任務要有明確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
避免學生對任務模糊,不知做什么的現(xiàn)象發(fā)生。例如在談論日常生活這個話題時,給學生提出具體任務,互相詢問對方的時間安排,并舉例“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What time do you get up ?”等,使學生明確本課的目標語言。
2.在活動中,我們要鼓勵學生全體參與,充分實踐
在合作學習和交流中,充分發(fā)揮每個學生的優(yōu)勢,開發(fā)中學生樂于交往的潛能,形成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取長補短、和諧互動的教學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和團結(jié)協(xié)作的精神。同時,也要提供給學生展示自我和個性的平臺,使學生在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中,不斷提升語言能力和綜合素質(zhì)。
總之,在英語課堂中開展任務型教學,給課堂增添了生機與活力。我們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在教學實踐中進行探索和反思,使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地“動”起來,教師的教學“活”起來。
參考文獻:
[1]陳秀華.初中英語任務型教學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2(2).
[2]沈祖梅.初中英語任務型教學探微[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8(24).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