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初中思想品德課堂中教師教學方式單一、教學枯燥無味、學生學習積極性低、自主學習能力缺乏等問題,倡導運用國際上推崇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改革該課程。結合初中思想品德課程特點將翻轉課堂應用于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教學當中,構建了相應的教學流程與模型,以改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效率,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初中思想品德課程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關鍵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學習任務
《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指出:“思想品德課程是一門以初中學生生活為基礎、以引導和促進初中學生思想品德發(fā)展為根本目的的綜合性課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導向,旨在促進初中生正確思想觀念和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與發(fā)展,為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庇纱丝梢钥闯鏊枷肫返抡n程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教學中,由于教師對教材延伸不廣、挖掘不深,側重于知識的了解與記憶,造成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形式單一、內(nèi)容枯燥無味,學生不愿聽、不想學,老師不愿教,使思想品德課成為普遍的“雞肋”學科,同時教師講、學生聽,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固定教學模式,嚴重制約學生的發(fā)展,影響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形成。
綜合以上問題,在初中思想品德課程中很有必要開展教學改革研究。在應用合適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中能夠使教師在教學過程充分發(fā)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豐富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教學的內(nèi)涵,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教學的效率,爭取用較少的課時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可以把學生通過自學能夠掌握的內(nèi)容放在課外完成,課堂上主要解決學生在自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測試、答疑等,這和國際上推崇的“翻轉教學”理念不謀而合。
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翻轉課堂是一種不同于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方式——學生可以用在課外看視頻替代教師的課堂講解;在課堂上,他們把精力集中在完成練習以及與教師和同伴互動交流上。這種做法顛倒了傳統(tǒng)學?!罢n上教師講授、課后學生完成作業(yè)”的教學安排,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并在國外日漸興起。
翻轉課堂具有一些明顯的優(yōu)點:
翻轉課堂是在寬松環(huán)境下進行的學習,同時有教學視頻和情境素材的融入,使學生的預習內(nèi)容由單調(diào)、呆板的文字變成了有聲有色的視頻,這樣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和興趣。
由于學習節(jié)奏和時間由學生自己安排,學生可以反復觀看視頻或跳過自己已經(jīng)聽懂的部分,這避免了學生學習的時間和節(jié)奏被教師主宰的現(xiàn)象,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分層次學習。翻轉課堂的教學方式豐富了教學內(nèi)容,擴大了教學信息量,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通過平臺獲得大量的課外延伸學習資源,這對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起到了顯著的作用;網(wǎng)絡和多媒體資源可以供學生隨時查閱、復習,有利于學生保存和利用學習資源。教學視頻可以反復再現(xiàn),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課本的基礎知識,對學習有很大的幫助。真正實現(xiàn)了教育資源共享,充分發(fā)揮了集體的智慧。錄制視頻之前通過集體備課,加強了教師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使內(nèi)容和難度、課型設計更完美,一個人講解可以讓整個年級的學生和教師共同利用。
二、初中思想品德翻轉課堂教學模型設計
根據(jù)翻轉課堂的概念、特點以及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系統(tǒng)化教學設計理論,在參考已有的課堂模型的基礎上,筆者構建出更加完善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型,并應用于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該教學模型主要由課前自學和課堂學習兩部分組成。
(一)課前自學模塊
課前自學模塊是學生在課前利用各種資源學習新知識的部分,它主要包含以下步驟:
1.設置課前知識性學習任務,利用問題引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在新的學習內(nèi)容開始前,設置學習內(nèi)容導讀環(huán)節(jié),以提問的形式向學習者呈現(xiàn)本模塊應掌握的主要知識點、關鍵概念,布置對新一節(jié)課程的學習要求,有助于激發(fā)學習者的內(nèi)在動機,問題是開啟任何一門科學的鑰匙,在課前自學部分向學生提出具有挑戰(zhàn)性和吸引力的問題,由問題著手,層層深入,有助于在學生主動探索中掌握知識,提高邏輯推理和批判性思維能力,逐漸形成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例如在《走向自立人生》一課中提出問題“什么是自立的人?評價自己是不是一個自立的人?”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引發(fā)學生對自身的思考。
2.設計課前實踐性學習任務,提高學生思想品德素養(yǎng)
針對每一節(jié)思想品德課,教師都可以聯(lián)系學生實際情況布置一個實踐性任務。該任務應緊密聯(lián)系知識點,并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具體問題密切相關,遵循全面、實用的設計原則。思想品德課程特別強調(diào)學生運用政治原理指導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學生通過完成實踐性任務,有利于培養(yǎng)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和社會責任感,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素養(yǎng)。同時學生可以將自己在完成實踐性任務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課堂上提出,老師和學生在課堂上共同討論這些問題,提出具體解決方案以此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運用多種方式呈現(xiàn)教學內(nèi)容,以適應不同風格的學生
對于需要學生在課外自主學習的內(nèi)容,教師應提供教學視頻、PowerPoint演示文稿等不同形式的學習資源,以便不同認知風格的學習者選用,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知識性學習,同時教師通過提供解決實踐性任務的有關線索,如數(shù)據(jù)資料、新聞背景知識、策略建議等,幫助學生找到完成實踐性任務的有效方法,這些從實踐中獲得的知識,更容易被學生理解和記憶,并更容易被再次應用到實踐當中,這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例如,在學習《合作使生活之路更寬暢》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截取電影《瘋狂原始人》中原始人一家合作搶蛋的鏡頭使學生一邊欣賞有趣的電影,一邊感受合作的重要性,最終學生在陣陣笑聲中加深了對課本內(nèi)容的印象,同時可以布置“和別人合作完成一個事情”這樣的實踐活動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解決各種實際問題、優(yōu)化社會環(huán)境的實踐活動中去,體驗自己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體驗快樂學習的過程,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制作教學視頻時教師應綜合考慮學生能夠堅持觀看視頻的時間、互動策略、希望強調(diào)的主題要點和視覺效果等內(nèi)容,給予學生更多視覺、聽覺上的剌激以更好地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4.學生完成課前練習,記錄疑問與收獲
學生利用教學資源在課外開展自主學習,觀看視頻,完成教師布置的課前知識性學習任務與實踐性學習任務并記錄該過程中的收獲和疑問。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提供網(wǎng)絡交流與支持。學生在課外可通過留言板、聊天室等工具與同學進行互動溝通,了解彼此的收獲與疑問,同學間能互動解答。
(二)課堂學習活動模塊
在課前完成一系列活動后,就進入了課堂學習活動模塊。翻轉課堂的特點之一就是在最大化地開展課前預習的基礎上,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實現(xiàn)知識內(nèi)化。在翻轉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情境、協(xié)作、會話等要素設計課堂學習活動,組織課堂匯報、討論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相互質疑,充分發(fā)揮其的主體性,完成知識的內(nèi)化。教師根據(jù)學生觀看教學視頻及課前練習中的疑問,總結出一些有探究價值的問題,然后以小組協(xié)作的方式來進行討論解決問題,注意在分組過程中將不同基礎的學生相互搭配,以便他們相互學習,共同進步。最后,教師要布置一定量的課堂作業(yè),固化本次課程的知識點,要求當堂完成并提交,然后不定期地進行一些測試,評定學生的學習效果以及他們對教學的意見或者建議,并布置下一輪的導讀。
教師通過翻轉課堂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的應用研究,為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提供了新的更有效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從某種意義上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所有學生都參與到自己的學習中并為自己的學習負責。教師不再是“圣壇上的圣人”,而是“隨手可及的指導者”,這樣一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質量,引導學生思考和主動探究,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當然將翻轉課堂跟初中思想品德課程相結合的模式,在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不少問題,有待進一步探究。
參考文獻:
[1]張金磊,王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4):50-51.
[2]張躍國,張渝江.透視“翻轉課堂”[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2(3):9-10.
[3]鐘曉流,宋述強,焦麗珍.信息化環(huán)境中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教學設計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3(1):58-65.
[4]金陵.“翻轉課堂”翻轉了什么?[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2(9):18.
[5]張渝江.翻轉課堂變革[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2(10):118-121.
[6]梁錦蓉.信息技術在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教育信息技術,2013(2):74-75.
[7]石秀媛.信息技術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的運用[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2(6):9-11.
作者簡介:楊靜,漢族,1977年7月出生,中級職稱,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市實驗中學,主要從事思想品德教育、教育與教學理論問題的研究。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