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效生物課堂教學的關鍵在于,一是為學生構建一條邏輯嚴密、思路清晰的“知識鏈條”;二是為學生設計環(huán)環(huán)相扣、精練有序的“教學鏈條”。前者是對所教知識的濃縮與提煉,后者是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知識體系的“捷徑”。對生物教學中兩條“鏈條”的建構與設計進行了全面探析。
關鍵詞:課堂導入;探究過程;課堂總結
當前擺在新時期生物教師面前的問題是,生物學科應該怎樣教?教什么?學生又應該怎樣學?學什么?當先進的生物技術與生物科學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怎樣讓他們對看似深奧的內容理解起來更加容易?運用起來更加熟練?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內,如何做到知識最大化的吸收?讓學生的知識與能力能夠“齊頭并進”?筆者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高效生物課堂教學的關鍵在于:一是為學生構建一條邏輯嚴密、思路清晰的“知識鏈條”;二是為學生設計環(huán)環(huán)相扣、精練有序的“教學鏈條”。前者是對所教知識的濃縮與提煉,后者是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知識體系的“捷徑”。那么,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進行“鏈條設計”。筆者結合生物教學實踐進行了詳細闡述。
一、“知識鏈條”的精心構建
一棵茁壯生長的大樹,既有主樹干也有無數(shù)旁枝,知識鏈條亦是如此,首先要為學生打造一條知識的“主線”,沿著“立足學生已有經驗—引入新問題—明確探究方向—展開探究過程—完成目標知識”的脈絡將知識進行串聯(lián),為學生畫出一條清晰而簡明的主線索;其次,在這條主線上將知識細化和量化,構建多條“副線”,將各個知識要點與難點進行鏈接,使整個知識網絡“主”“副”交錯,環(huán)環(huán)相扣。
對于知識鏈條的每個要點與難點,在鏈接時切忌生搬硬套,要通過生物知識所獨有的“邏輯力量”讓知識點互相牽引,進行有序排列,讓學生既能夠對知識點一目了然,又因動態(tài)的知識結構引發(fā)興趣。同時,鏈條中的主、副線要層次分明,既要突出重點,也要詳略得當。
二、“教學鏈條”的合理設計
1.精彩的課堂導入
為了幫助中學生更好地完成新舊知識的有效銜接,讓他們在一開始就能夠為后續(xù)學習打下基礎;為了使學習課題能夠簡單明了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為了讓學生盡快進入一個濃厚的學習生物的氛圍之中,教師首先要學會設計“別開生面”的導語。如在學習“激素調節(jié)”時,可以以中學生自身為例,設疑表述導入新課:“同學們,正值青春期的你們是否感覺到了自己的身體正發(fā)生著某些變化?”鼓勵學生細心地對男女生差別進行對照,然后克服羞怯心理,大膽地將自己的變化表述出來,有的女生說:自己的聲音好像變得又細又高了;而有的男生則說:喉結好像突出了,嘴巴周圍還有胡須長出來。這時教師根據(jù)學生身體的這些變化導入新知:“開啟青春期奇妙變化的‘信使’就是人體內的激素,它就像具有魔法的信使,向神經系統(tǒng)與循環(huán)系統(tǒng)傳遞著各種信息,對身體各項生理活動進行調節(jié),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激素調節(jié)?!边@種聯(lián)系學生實際設計導語的方法,一方面使學生對知識“一點就通”;另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起生活與生物兩者之間的科學聯(lián)系。
2.動態(tài)的探究過程
探究過程是教學鏈條中的重要一環(huán),通過導語設計將學生注意力集中于學習上,而如何讓他們保持這種對學習的興趣與熱情,讓教學鏈條不至于中斷,則需要教師迅速而自然地進入主題,喚醒學生的思維,激發(fā)他們的探究欲望,運用多種方法和手段為學生構建一個動態(tài)的探究過程,讓學生主動進行認知。如在學習“感知信息”時,可以將接受外界信息最主要的器官——眼睛作為課題,先通過一個小游戲讓某個學生蒙上眼睛然后嘗試找自己的座位,然后引導學生思考“眼睛的用處”;接著通過多媒體制作Flash課件,對眼睛結構與視覺形成進行重點介紹,讓學生對眼球的功能與結構進行了解,從動畫上學生可以直觀地看到眼球自內而外各個結構的名稱與功能,讓學生在觀察中獲得基礎知識。然后模擬演示眼球成像過程,通過“雙凸透鏡成像”的物理學原理幫助學生加深對眼球成像的印象,然后讓學生進行探究:“近視和遠視分別是怎樣形成的?”整個教學按照知識體系的脈絡將各個知識點進行鏈接,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是為后面的探究活動做鋪墊,甚至也可以稱之為探究活動的一部分,學生在這樣嚴謹而有序的鏈條引導下,探究活動會進行得自然而深入。
3.科學的課堂總結
很多教師將課堂總結簡單理解為一節(jié)課的“收尾”工作,即下課前對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進行一次陳述總結。然而,科學的課堂總結設計應是圍繞著整個“知識鏈條”貫穿于課堂始終的,秉承“先總后分、總分結合”的原則對每個知識點輔助一次總結,使信息能夠及時而準確地反饋到教學中來。尤其是在探究活動環(huán)節(jié)中,學生由于對知識掌握的準確度不夠,容易偏離探究方向,因此在活動中及時對知識進行簡單的概括總結十分必要,可以在最大范圍內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更全面的理解與認識。
總之,注重生物教學中的“環(huán)”與“鏈”的精心設計,借助“知識鏈條”與“教學鏈條”的邏輯力量,將課程講得更深入、更細致和更透徹,才能讓中學生感受到生物知識的魅力所在,才能讓他們始終帶著一顆探究之心去探索最神奇的奧秘。
參考文獻:
[1]劉杰.新課程高中生物復習教學中的導入法[J].軟件:教學,2014(2):15.
[2]儲銳.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有效導入藝術探析[J].廣西教育,2014(18):26.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