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靜下心來梳理時,自己的教學工作也有5個年頭了,是成長了不少。當仔細回想時,有些細節(jié)如果被我們捕捉到了,對于地理教學很有幫助。
關鍵詞:地理;生活;教材
一、將生活與地理知識結(jié)合,學習會更有趣
記得地理必修1行星地球那一章有個知識點是關于八大行星的,學生記來記去總覺得無規(guī)律可循,一天午飯后我對著水龍頭清洗餐具時恍然大悟:嘩嘩的流水不寓意著水星;鍋是金屬制造的,代表金星啊;做飯需要生火,代表著火星;生火需要木材,木星;鍋里裝的有水,水星;水沸騰,化為水汽升入天空,天王星;水汽轉(zhuǎn)化為雨水隨著江河溪流匯入大海,海王星。而這一切又都是發(fā)生在地球上。這樣八大行星都記住了!
二、勇于質(zhì)疑教材,因為它并不完美
作為一名地理教師,教書也要研究書!八年級上冊在研究黃土高原水土流失一節(jié)知識中,有個練習題探究黃土高原水土流失與當?shù)氐匦纹露鹊年P系。我們知道,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和當?shù)氐淖匀灰约叭藶樵蚪杂嘘P:
自然原因:地形——黃土高原地形崎嶇,地面坡度大;黃土——黃土由粉砂顆粒組成,土質(zhì)疏松,垂直節(jié)理發(fā)育,抗蝕能力低;植被——黃土高原植被覆蓋率低,涵養(yǎng)水源能力差;氣候——黃土高原深受溫帶季風氣候的影響,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沖刷作用強;
■■
加之毀林開荒,過度樵采,開礦以及不合理的耕作制度等人為原因,加劇了當?shù)氐乃亮魇?。但當時書上給的圖明顯有問題(前者):那就是雨向與地面的位置關系!正常情況下,雨向應該與地面垂直??扇绻孛媸莾A斜一定坡度,雨向與下坡向成一鈍角關系。但是再回頭看看圖,如果這幅圖是正確的話,那這就是平地而非坡地,這和題意根本就不吻合。
我把自己的質(zhì)疑寫了下來,應該將雨向修改為與重力方向一致,而不是與圖中的地面垂直,而后按教材上的地址寄給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當時寫這封信時是2010年,很可惜,從2010年等到2014年,我沒有得到任何答復。直到這學期剛開學,無意中翻了翻八年級的地理教材(這幾年已經(jīng)不帶初中地理了,教材有了改動也不知道),再看到黃土高原章節(jié)時,我看到了第二幅圖。這充分說明我之前的懷疑是對的!
三、虛心接受學生的建議,會有更大的收獲
在地理必修1的復習學習中,是關于球面上兩點間的最短距離問題,我整理了以下幾種方法并結(jié)合相關的圖片進行解釋:■
1.先看所求兩點是否位于同一條經(jīng)線或經(jīng)線圈上。
(1)在同一條經(jīng)線上,直接沿這條經(jīng)線運行即可;
(2)若分別位于同一經(jīng)線圈上的兩條經(jīng)線上:兩點同位于北(南)半球,先向北(南),過北(南)極點再向南(北)(如圖a和圖b);兩點位于不同的半球,則需分析過北極點為劣弧還是過南極點為劣弧,(如圖c),若過北極點為劣弧,則先向北走過北極點再向南走。
2.所求兩點若同位于赤道上(如圖d),向東向西走劣弧即可。
3.兩點是否大致位于同一條緯線上(如圖e和圖f中的A,B兩點)
圖e:東北—東—東南;圖f:東南—東—東北
4.兩點既不位于同一個經(jīng)線圈也不位于同一個緯線圈(如圖e中的A,B兩點或B,C兩點):兩點位于大圓與緯線切點的兩側(cè)A,B:先向東北過切點再向東南;兩點位于大圓與緯線切點的同側(cè)B,C:一直向東南。
當時講解這個知識點時有學生質(zhì)疑,說看似介紹了4種方法,其實就1種!因為所有方法都是在找兩點所在的大圓,再確定兩點間的劣弧即可。以后真的得好好反思如何向?qū)W生學習了!
教學是我的職業(yè)也是我的生活,教得輕松活得快樂。當我們將地理與生活相連、當我們靜下心來研究教材、當我們真心去聆聽學生的觀點時,就會很有啟發(fā)、很有見解。一路努力,一路芬芳!
參考文獻:
胡化清,劉紹文.中學地理教學方法初探[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1997(4).
作者簡介:朱勇,女,1984年11月生,本科,就職于安徽省阜陽市阜陽師范學院附屬中學,研究方向:地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