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愛學生是有效批評學生的前提,巧妙運用批評方式是有效批評教育的關鍵,溫暖的批評是有效批評教育的催化劑,唯有溫暖的批評才能讓批評達到好的效果。
關鍵詞:贊美;批評;催化劑
作為21世紀的教師,我們應該抓住孩子的心理,掌握幾種有效的批評方法,讓我們的批評溫暖而有效。
一、愛學生是有效批評學生的前提
我認為一個老師必須熱愛學生才能教好他們。單純地愛學生還不夠,愛要建立在尊重、理解和信任的基礎上。教師教育批評學生的過程在某種意義上講就是師愛的付出和流露過程。想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平時,教師要關心愛護學生,幫助學生,需要講究師生平等,依據(jù)同一標準評判對錯,教師犯錯了,也應該主動承認,并作自我批評。
二、批評方式的巧妙運用是有效批評教育的關鍵
1.用暗示的方法批評
我們在教育的時候,要注意方式方法。批評是工作“藝術”而不是情緒“發(fā)泄”。學生是發(fā)展中的人,他們的性格和習慣都還沒有形成。我們在教育的時候要注意讓學生感覺出你在批評他,但要把這種批評的痕跡淡化。比如在上課時,你看見了小明同學坐得不夠端正,你想提醒他??梢哉f:“今天第一組的同學坐得真好,李老師非常欣賞!”這時候小明同學如果會和他們有對比,肯定也會坐好。這樣暗示他坐好比直接當著全班提醒他坐好的效果要好得多。
2.用贊美代替批評
我們都知道“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是無論大人或小孩,幾乎人人內(nèi)心都更加愿意親近贊美之詞,而對批評和意見敬而遠之,心存抵觸。我們能不能讓我們的忠言“利于行”又“悅于耳”呢?我們能不能把批評變得像贊美詩一樣動聽悅耳呢?其實,在批評學生之前,如果能夠適當?shù)刂赋龊⒆拥膬?yōu)點,用贊美代替批評,那么效果就更加突出了。
3.三明治式批評
在批評孩子的時候,如果我們把批評的內(nèi)容夾在兩個表揚中間,像三明治一樣,即先表揚—批評—鼓勵,孩子就會愉快地接受批評。記得班上小x同學的學習成績很不理想,班主任從小x媽媽口中得知小x在校外學畫畫,參加繪畫比賽獲得了江門市二等獎的好成績。班主任抓住了這個機會,高興地對小x說:“小x,你繪畫比賽獲得了江門市二等獎,怎么沒有告訴我這個好消息呢?”小x說:“才二等獎,等下次一等獎再跟你說吧!”“好!有志氣!我等你的好消息!其實,咱們的學習也需要像畫畫那樣更加努力,好嗎?”班主任緊跟著轉(zhuǎn)入正題。小x低下頭,咬著嘴唇說:“老師,都怪我平時太馬虎了,我以后會認真對待的。”這次談話后,小x好像真的變了,學習的事情非常認真,成績也有了穩(wěn)步提高。
4.委婉式批評
委婉式批評,教師要善于把握學生的思想脈搏,不能對學生不良行為進行直接批評。例如可以利用主題班會等形式開展對“不良行為”的辯論,“真理越辯越明”。孩子在輕松的狀態(tài)下更易于接受老師的意見,為此,老師批評學生時要動動腦筋,通過講故事、開主題班會或者講笑話等委婉的方式達到批評教育的效果,只要學生認識到錯誤就可以。老師講究批評的藝術,才能獲得學生的尊重。
5.無聲的批評
很多研究表明,當今的孩子有很多這樣那樣的問題。環(huán)境的影響和來自各方面的壓力,讓有的孩子不斷發(fā)出危險信號,我們不恰當?shù)呐u會讓學生的心理問題更加嚴重。當你不得不對學生進行教育時,我們可以考慮對孩子進行無聲教育。在課堂中,我們可以突然停止講課,保持沉默;在教室里亂糟糟時,我們可以一聲不響地掃視全班,讓孩子感受到你批評的信號。
三、溫暖的批評是有效批評教育的催化劑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曾告誡我們說:“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彼?,我們對待犯錯誤的孩子不必用教鞭,不能有“冷眼”和“譏笑”,而應該是春風細雨、催人奮進的溫暖批評和“綠色懲罰”。要想讓學生因我們而從執(zhí)迷不悟中豁然開朗,我們的批評必須蘊含著綿綿的愛,蘊含著真正的熱心關懷,論事客觀,處事冷靜,以理服人,以情動人,溫暖犯錯學生的心靈。
1.批評的態(tài)度要誠懇
在批評過程中,言語要飽含深情,態(tài)度要蘊藏期望,表情要充滿關懷,心平氣和地與學生商討不良表現(xiàn)所能引起的后果以及糾正的辦法,使學生從老師誠懇的批評中感到慚愧。
2.幫助學生,指出努力的方向
學生出錯時,教師要深入地了解出錯的原因,當時當?shù)氐那闆r,甚至于家庭背景,從關心的角度就學生所需去幫助他們。
總之,老師在進行批評時要講究方法,必須要以愛護學生為前提,批評時要講明道理,要讓學生有改正錯誤的機會,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持之以恒,營造一個輕松、和諧的育人環(huán)境,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馮忠良.教育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簡介:李艷紅,女,1985年9月出生,學歷:本科,現(xiàn)任教于廣東省江門市蓬江區(qū)實驗小學,研究方向: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