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國著名教育家斯特林卡爾漢曾說:“提問是教師促進學生思維、評價教學效果以及推動學生實現(xiàn)預期教學目標的基本控制手段。”課堂提問作為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一種必要手段,既是一門藝術,又是課堂教學的核心。
關鍵詞:教學思考;問題意識;低碳課堂
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上,我們應該如何向學生提問,在什么時機向學生提問,才能使學生在問題中走進數(shù)學課思考呢?
一、如何讓學生在提問中走進數(shù)學思考
(一)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敢于提問
在課堂上,如果孩子缺乏問題意識,就不能觸動他們的思維因子。因此,要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首先就要讓孩子敢說敢問。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充分尊重孩子的人格、思想、情感以及他們哪怕是極其細小的創(chuàng)造力。課堂上無論孩子提的問題多么幼稚、多么膚淺,也不要簡單隨意地予以否定,都要給予熱情和鼓勵,從而激發(fā)孩子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二)立足創(chuàng)新,發(fā)掘文本,讓學生學會提問
1.從新舊聯(lián)系中尋疑
如在三年級上冊“認識萬以內的數(shù)”一課中,我在上課前設計了這樣的復習內容:
(1)10個一是( ),10個十是( ),10個百是( )。
(2)數(shù)位順序表中,從( )邊數(sh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百位在( )位,第四位是( )位。
(3)2個百,3個一組成的數(shù)是( )。689中,6在( )位上,表示( ),9在( )位上,表示( )。
小結:這是我們在二年級的時候就學過的知識,今天我們繼續(xù)來認數(shù),通過學習你想了解哪些知識呢?
2.從現(xiàn)象與本質中探疑
作為孩子,由于生活閱歷較淺,知識面較窄,理解問題較簡單。所以,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引導孩子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從現(xiàn)象與本質中探尋問題,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不斷增進知識的深度、廣度。
如在教學“圓的面積計算”這一課時,出示題目:用一根長繩把羊拴到在草地中的木樁上,木樁到羊的距離是3米,羊邊吃草邊走。問學生:“看著這道題你想提什么問題?”學生爭相提出:羊走一圈走了多少米?羊最多能吃到多少草?羊能吃到草的最大面積是多少?等等,從這些問題中我們可以看出孩子會從圓的周長和面積這兩方面的知識積極提出自己思考的問題,思維處于最佳狀態(tài)。
3.在具體情境中設疑
比如,教材中經常會出現(xiàn)超市里的一組商品信息(如氣球、牙刷、礦泉水等)學生就會提出:買一個氣球和一個牙刷一共要幾元?圖片上哪樣東西的價格最貴?最貴的與最便宜的相差多少元?一瓶礦泉水比一個氣球貴多少元?我?guī)?0元錢最多可以買多少個氣球?我用20元錢買了5把牙刷后還能買多少個氣球?等等。學生的提問思路一旦被打開,課堂的效率也將會事半功倍。
二、解讀數(shù)學課堂中的缺乏
(一)缺乏提問的時間和機會
孩子提出問題需要醞釀和思考的時間。因此,教師要在每節(jié)課上多為孩子提供充足的時間、創(chuàng)造質疑的機會,讓學生真正開動腦筋想問題。
(二)缺乏提問的關注和體驗
孩子的問題意識經常被老師遺忘在幕后,其實大家都知道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學好數(shù)學必不可少的,沒有問題意識就像離開幕后的燈光、攝影等工作人員的晚會——缺少生機和色彩。所以改變孩子提問的習慣,應把突破口放在引導和鼓勵孩子提問題上,努力培養(yǎng)孩子的問題意識,激發(fā)他們樂于思考的欲望,形成一種處處遇問題、時時想問題、人人提問題的學習氛圍。
首先,要通過適時的總結,給孩子以積極的引導和鼓勵。定期總結孩子提問題的表現(xiàn),從中評出“好問明星”等。審視我們的課堂,要培養(yǎng)孩子的問題意識不就應該用適當?shù)墓膭詈捅頁P換取學生的信心和勇氣嗎?
其次,充分考慮到孩子之間的差別,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孩子提問的能力。開始時,把培養(yǎng)孩子提問的能力劃分為五個遞進層次:一敢提問;二圍繞學習中心提問;三有思維含量的提問;四嘗試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五能在解決問題后提出新問題。最后,教師可以根據(jù)每個學生的實現(xiàn)的層次,進行適當?shù)墓膭詈捅頁P,再確定下一步的努力目標。
作者簡介:許新征,女,出生于1978年5月,本科,江蘇省常州市武進清英外國語學校,研究方向:小學數(shù)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