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教學理念,學生是主體,是學習的主角。在高中生物課堂上,他們新奇,有求知欲和動手傾向,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這個心理特征組織教學,以學生為中心,展開教學策略。
關(guān)鍵詞:思想理念;課堂模式;實踐;實驗
在高中課程中,生物課屬于邊緣性學科,但又具有很大的可開發(fā)性,因此,怎么樣把握課堂教學就成為這門課程成功的關(guān)鍵,而將學生這個學習主角抓住則是開展好課堂教學的突破口,為此,圍繞學生做課堂的文章是最好的選擇。
一、思想理念觸動學生
1.上好開門課
第一節(jié)課是敲門磚,對學生而言,充滿好奇、期待,甚至有些迷茫。教師怎么開好這個頭,用什么方式,最后得到什么結(jié)果,都是至關(guān)重要的。第一節(jié)課首先要引起學生的興趣,把不一樣的生物呈現(xiàn)給學生。在授課時教師要不拘泥于課本,要用聊天的方式進行,多讓學生提問,其中用比較有說服力的小故事更能取得好效果。比如有一則故事:澳大利亞原本沒有野兔,一個叫托馬斯·奧斯汀的英國人來澳洲定居,隨身帶來了24只野兔,100年后,奧斯汀絕對沒有想到,這24只野兔的上億“子孫”給整個澳大利亞帶來了無盡的煩惱。因為這里有茂盛的牧草,卻沒有鷹等天敵,野兔繁殖得很快,然而它們與牛羊爭牧草,啃樹干,常常把數(shù)萬平方公里的植物啃吃精光,嚴重破壞了植被,導致水土流失,其他種類野生動物面臨饑餓,甚至有滅絕的危險。這樣的故事讓學生震撼,一下吸引了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2.將學科情懷深埋學生心中
什么是生物學,為什么要學生物,怎么學好生物,這些都是教師要傳達給學生的,學生只有懷著美好的情懷才能學好這門學科。建立學科情結(jié)的最好方法是勵志教育。老師可以給學生講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他的雜交水稻每畝增產(chǎn)幾百斤,可以為上億人解決吃飯問題,為國家?guī)砭薮罄?。僅僅這樣的生物舉措就能改變那么多事情,可見學科的重要性。建立學科情懷還要與學生擦碰出“火花”,教師可以將學生熟悉的事物生物化,如,蝴蝶是怎么變出來的,你喜歡吃的水果怎么生長,這樣很生活化的問題往往能讓學生產(chǎn)生共鳴,從而產(chǎn)生學科情懷。
二、多樣課堂模式吸引學生
1.并不枯燥的知識識記
每個學科都必須要有知識記憶這個環(huán)節(jié),而枯燥的記憶往往讓學生失去興趣,產(chǎn)生厭學,所以怎么解決知識記憶是個難題,對生物來說有幾個方法。一是巧用比喻化疑難。在學習植物細胞膜的結(jié)構(gòu)時可以將細胞比喻成一個水果,比如桃子,果皮就是細胞壁,果肉是細胞質(zhì),桃核是細胞核,這樣簡單易懂的比喻讓比較抽象的概念迎刃而解。
2.生活化引進課堂
比如在講無氧呼吸時,先不要給學生概念,而是將一些生活現(xiàn)象呈現(xiàn)出來,如做泡菜和釀酒,甚至可以很專注地講泡菜如何好吃及其炮制過程,在急轉(zhuǎn)到課堂上來,其實制作原理都是無氧呼吸,這樣的懸念讓學生記憶深刻,然后再將類似的例子如長跑后我們總感到腰酸背痛等講給學生加深印象,并引出生物內(nèi)容,少量無氧呼吸產(chǎn)生乳酸,有的乳酸是我們需要的,比如食物,有的是我們不需要的如腰酸腿疼。
3.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
高中生物教學一定要開啟學生的動力,那就是利用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其中合作學習是很好的方式。學習過程首先將所有學生帶動起來,杜絕了部分學生的懈怠、偷懶;其次,將學習的實踐和方式還給了學生,很多學生有自己的學習方式,比如與同學交流,查閱資料,通過其他方式滲透等,這樣的方式會效果更高。另外這種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寬松愉悅的學習情境,并提供了科學的評價機制。
三、實踐活動拔高學生
現(xiàn)代課堂注重實踐性。對于高中生物來說,強化實踐意義更加重大。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進入實踐,參與實踐,受益于實踐。
1.上好生物實驗課
高中生物的實驗課主要有觀察,如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觀察細胞的減數(shù)分裂,還有儀器的使用,如顯微鏡等,一要認真組織學生規(guī)范實驗操作,正確使用儀器;二要引導學生認真觀察,認真思考,注意得出結(jié)論,還要慢慢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技巧,如在觀察血紅細胞時,如果觀察得不專注,或者不能完全按操作進行,很可能達不到實驗效果。
2.搞好第二課堂活動
生物課的第二課堂活動素材很豐富,興趣度也很高。教師要結(jié)合教材內(nèi)容合理安排學生的的課外活動。如觀察植被、尋找化石,組建生物興趣小組,參觀科技展等。教師在組織活動時避免走馬觀花,沒有思考,沒有總結(jié),要鼓勵學生發(fā)表見解,從而促進整體教學乃至學生的更高要求。
參考文獻:
李斯思.中學生物學探究式教學法.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4).
?誗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