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作為時代的產物,是與其他國家溝通交流的一種實用工具,它很大限度地推動著貿易的發(fā)展,而高中階段正是為莘莘學子打下基礎的重要階段,如何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這門語言,使其更為實用,是教師們一直探索的問題。
關鍵詞:高中英語;情境課堂;教學方法
一、英語“情境課堂”應運而生
“情境教堂”是教育與時俱進的成果。英語作為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它不僅僅是一門學科,更是一種工具。以前,高中學生的英語學習往往靠死記硬背,缺乏活力,不容易掌握,因此有的學生也很排斥,對于好奇心強的高中學生也沒有吸引力,因此教學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英語教師也在不斷探索和改進,于是“情境課堂”應運而生,為英語教學開辟了一條與實際應用接軌的康莊大道。
二、英語“情境課堂”的魅力
1.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高中階段的學生通常好奇心非常強,喜歡表現(xiàn)自己,同時,他們也渴望接受新鮮事物?!扒榫痴n堂”的創(chuàng)設結合了生活實際,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愉快、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讓他們能夠身臨其境,以主人公的身份融入各種場景,這不僅激發(fā)了他們學習的熱情,更幫助他們開發(fā)了自己的潛能。
2.拉近了師生的距離
高中學生因為年齡的關系,對于老師在心理上往往也只限于師生關系,因此在學習中除了老師提問,很少有學生主動與老師交流他們的想法,好像無形中有一層阻隔。但在英語“情境課堂”中,英語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他們各自扮演角色,用英語溝通與交流,教師不是一味地“教”,學生也不是一味地“受”,而是互動學習,這對于學生而言無疑是一種無形的鼓勵,學生對教師的感情也逐漸親近,亦師亦友,師生之間的距離不知不覺也因此拉近。有的英語教師在課堂上還抽時間教學生唱一些英文歌曲或觀看英文影片,學生都非常樂于接受這種學習方式,學習完一首英文歌曲或者看完一部英文影片,很多英語單詞和語法也被輕松地記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不會感到枯燥乏味。
3.寓教于樂
除了課內的教學,英語教師也可以帶學生到戶外踏青、參觀農場、玩游戲等,在參觀或活動的時候巧妙地融入英語教學,讓學生的感官都發(fā)揮作用,從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真正實現(xiàn)寓教于樂。
三、“情境課堂”的巧妙創(chuàng)設
1.掌握學生心理
高中學生是單純的,他們就像海綿一樣,可以吸收很多的知識,但是有時候他們也是叛逆的、脆弱的,因此,掌握他們的心理特征,給予他們正確的引導非常重要。首先,英語“情境課堂”的場景設計應選取適合他們年齡階段的,貼近他們生活的,只有因材施教,才能有利于他們吸收英語知識,幫助他們成長。其次,在英語“情境課堂”中通過組織小組比賽、獎勵優(yōu)勝小組、幫助他們一起總結等,創(chuàng)造良性的競爭氛圍,鼓勵他們不斷進步。最后,對于一些弱勢學生,應給予更多的關注和關心,鼓勵他們一起參與,讓其他學生一起幫助他們,爭取讓每一位學生都融入英語“情境課堂”中,共同成長與進步。
2.抓住教育機會
英語是一門實用的課程,因為“情境課堂”只能在有限的英語課展現(xiàn),平時學生的生活中接觸很少,所以教師應該抓住機會,鼓勵學生去說、去用。舉兩個例子:例如,英語教師可以給每一位學生取一個英文名,平時打招呼或者交流中,穿插一些英文,這也是為學生無形中創(chuàng)造了一個現(xiàn)實的“情境教堂”;又如,在英語課即將結束后學生準備吃飯,這時,教師可以借機問他們中午都帶了什么好吃的菜,鼓勵他們用英語說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當英語教師問出來時,學生一個個都非常踴躍,紛紛舉手發(fā)言。
3.運用先進設備
在英語教學課堂上,教師要想方設法讓學生集中注意力,體會到學習的樂趣。為了提高“情境課堂”的趣味性、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英語教師可以從硬件和軟件兩方面著手:一是“硬件”,運用投影等現(xiàn)代多媒體設備,采用先進的技術、圖文并茂地展示將為英語“情境課堂”創(chuàng)造生動的學習環(huán)境;二是“軟件”,英語教師可以搜集古今中外與課程相關的背景資料和奇聞逸事,通過相關知識的了解,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扮演角色,運用所學,從而更快地吸收和鞏固英語課堂知識。
參考文獻:
宋光忠.淺談初中英語教學“惰境課堂”的創(chuàng)設.校園英語,2011.
作者簡介:黃紅英,女,1962年2月生,本科,就職于前郭縣蒙古族中學,研究方向:英語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