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Web網站的設計與建設中,一種比較通用的思想就是可訪問性,實現Web可訪問性也就意味著不管什么人均可使用以及訪問Web。而Web可訪問性的核心就在于如何使所設計以及建設的這一Web網站對于任何用戶均是可訪問且無障礙的。本文就針對建設無障礙網站的Web可訪問性實踐進行研究與分析。
【關鍵詞】Web無障礙可訪問性網站實踐
1前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互聯網的應用范圍以及領域也越來越廣泛,其作為當前社會交往的一種重要方式,目前已有越來越多殘障人士在其工作中以及生活中開始應用互聯網,互聯網不僅可使殘障人士在社交中所存心理障礙以及物理障礙得以消除,同時還可為其提供更多且更為廣泛的就業(yè)機會、教育機會以及參與社會活動的機會,使殘障人士和社會隔離這種狀況得到有效地改善。但互聯網為殘障人士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為其帶來了新障礙,尤其是對于視覺障礙的殘障人士而言,因受到自身所存殘障的影響以及限制,網絡中很大網絡都是不可訪問的,很多信息均無法借助于正常手段獲得。在這種情況下,為及時消除這種障礙,使晚上服務質量得以改善,使其服務效率能夠得到提高,建設無障礙網站,提高Web可訪問性也變得越來越重要。
2Web可訪問性構成要素和殘障人士訪問Web的分析
2.1Web可訪問性構成要素
Web可訪問性主要由幾個要素所組成:第一,在內容上主要包括Web頁面信息或者Web應用,如常規(guī)信息、代碼以及標記語言等;還包含Web瀏覽器、用戶代理以及媒體播放器。第二,輔助技術或者產品,比如語音識別軟件、盲人鍵盤或者屏幕閱讀器等。第三,用戶、開發(fā)人員、Web開發(fā)及時以及可訪問性工具。這些要素之間互相影響與制約。由Web開發(fā)人員根據技術規(guī)范以及可訪問性指導方針,利用可訪問性評估工具以及Web開發(fā)技術來進行Web站點的設計和建設,而用戶則利用Web瀏覽器、輔助技術產品、媒體播放機以及用戶智能代理等來進行Web站點的訪問。
2.2殘障人士訪問Web分析
據相關調查資料顯示和統計,當前國內將殘障人士作為服務對象所設計與建設的網站已上百,其中很大部分網站均是由殘障組織或者殘障人士自己所構建的,這些網站的服務項目一般有論壇、在線交友、留言板以及聊天室等。就當前國內應用互聯網殘障人士的實際情況來看,主要分為五種,即視覺障礙、認知障礙、聽力障礙、行動障礙以及言語障礙,就當前所設計的和建設網站來看,視覺障礙殘障人士遇到的互聯網可訪問性問題是最為嚴重的,由于很多網頁均為高度形象化,視覺障礙的殘障人士在進行網頁上文字內容的訪問時,一般是借助于屏幕閱讀軟件來實現訪問,或用一種純文本的瀏覽器,這種瀏覽器能把文本轉變成為盲文,視覺掌握殘障人士利用盲人鍵盤以及點顯器來獲得相關信息。因點顯器以及盲人鍵盤等相關設備的價格比較昂貴,因此在應用上,相對于屏幕閱讀軟件而言,不是很廣泛。上述這些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均依賴文檔內結構以及文本,對此,網頁設計人員在設計中必須要注意這一方面的問題,此外,還有部分視覺障礙者為色盲,對此,在設計中還要注意背景色以及字體顏色,合理搭配顏色。
3建設無障礙網站的Web可訪問建設與實踐分析
3.1無障礙網站的開發(fā)技術
若用戶為盲人或存在視力不足等問題,要想Web站點能夠被盲人或者弱視人所訪問,則需為Web網頁中全部非文本內容提供相應的文本等效內容。在Web網頁中每一個圖像均應包含相應的alt屬性,該屬性主要表示的是由屏幕器或者其他相關輔助性設備所閱讀的各種替換文本,在該屬性中應包括圖像說明。開發(fā)人員在建設無障礙網站時,應基于WAI所發(fā)布的UAAG、WCAG以及ATAG,按照W3C來進行Web技術規(guī)范的制定,通過有關開發(fā)技術以及開發(fā)工具的應用來建設無障礙網站。在Web語言中,HTML與XML是兩個比較常見的語言,SSML是在XML的基礎上所形成的一種語音合成標記語言,就視力障礙著而言,便于其可訪問性,SVG為可調節(jié)矢量圖技術。RSS屬于一種Web內容組織格式,可收發(fā)信息以及新聞,在有新信息需要閱讀時,該閱讀程序就會主動提醒用戶。除此之外,在無障礙網站的建設中,還應該用CSS技術,該技術具備可訪問性、靈活性以及呈現性等優(yōu)勢,借助于該技術可輕松進行可訪問站點的構建,可于頁面中對可不視元素進行完整定義,屏幕閱讀器通過這些元素的應用能夠快速導航,對文檔進行有效且合理地處理。因CSS無顯示標記,視覺障礙者可通過屏幕閱讀器來實現頁面相關內容的聆聽,以便于Web頁面的輕松瀏覽。
3.2無障礙網站Web可訪問性的實踐
為使殘障人士能夠獲得平等信息訪問權利,某高校建立了無障礙實驗室網站,該網站經過當前國內外各種無障礙動態(tài)信息的發(fā)布,使社會大眾對于無障礙事業(yè)發(fā)展有一個了解。
該網站頁面層次主要為三個級別,即首頁、二級頁面以及三級頁面,其中首頁為該網站入口,所體現的是網站整體功能以及內容,根據頁面實際內容,又將內頁劃分為了二級頁面以及三級頁面,這二者所存在的區(qū)別關鍵在二級頁面有摘要以及鏈接,無具體內容,全部欄目均放于首頁版面中。在整體布局上,采取的是\"口\"形式編排,且網站的主頁面版面布局為T型結構,在頁面最頂部是網站的橫條標志,左面是樹形菜單,而右面則為網站具體內容。為使殘障人士更為便捷地進行網站內容的訪問,該網站還設立了快速連接下拉菜單,網站重要信息以及主要內容等均收錄于這一菜單。同時還設置了\"跳到正文\"這一按鈕,利用該按鈕能夠直接定位至網頁文本內容,以此簡單地對網站樹形導航欄實施修改,繼而進一步使Web網頁可訪問性得到提高。此外,該網站Web頁中每一圖像均包括alt屬性,并借助于CSS的樣式表來進行字體自身大小的控制,借助于永德讀屏軟件來實施兼容性測試,通過網頁的不斷調試,所建這一網站的兼容性較好。
綜上所述,為使殘障人士能夠享有平等信息訪問權利,筆者就建設物障礙網站的Web可訪問性進行了詳細地研究與分析,并在基礎上就某校所構建的無障礙網站進行了簡單地介紹。從該網站的應用情況來看,在該網站中不僅可實現文本字體、頁站布局、多媒體信息、色彩、導航機制以及網頁內容等的可訪問性,同時還達到了網頁和輔助技術之間的兼容目的。望通過本文內容的介紹,可為今后無障礙網站的設計與建設,提高Web可訪問性提供相應參考依據,繼而進一步推動我國無障礙事業(yè)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袁紅.基于信息構建的高校門戶網站外部用戶可用性測評——以江蘇省高校為例[J].圖書情報工作,2009,53(23):77-80,60.
[2]王玉,張偉紅,劉雨等.基于Apriori關聯規(guī)則在信息無障礙網站的應用[J].吉林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13,31(1):101-106.
[3]湯恒耀,占曉燕.基于Web日志挖掘的信息無障礙網站設計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1,07(14):3261-3262.
[4]張培賓,趙英.針對視障人士的Web無障礙網站建設與測評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09,(11):15-19.
[5]陳子健,孫禎祥,張燕等.從網絡信息無障礙的角度探討縮小數字鴻溝[J].情報理論與實踐,2009,32(1):41-43,29.
[6]趙芳.我國政府網站無障礙建設現狀研究——以江蘇省各級政府門戶網站為例[J].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4(1):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