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山嶺隧道是公路工程隧道施工的一種類型,由于其施工的特殊性,因此,對防排水技術也具有較高要求。因此,如何對當前防排水技術進行完善也成為了工程建設單位所面臨的一項重大課題。本文首先對公路山嶺隧道防排水技術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結合改進思路,對具體的技術改進措施進行探討,以此來進一步提升工程質量,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關鍵詞:公路;山嶺隧道;防排水技術
公路工程作為我國社會經濟發(fā)展的重要支撐,其建設質量引起了國家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防排水技術是公路工程建設中的一項重要技術,對公路工程質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伴隨著國家對公路工程要求質量的不斷提升,防排水技術在公路山嶺隧道方面所呈現(xiàn)出來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因此,為了從根本上提高公路工程建設質量,工程建設部門必須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從設計理念、規(guī)范規(guī)定和施工工藝等幾個方面,對防排水技術進行改進,以此來進一步促進公路工程質量。
一、公路山嶺隧道防排水技術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公路山嶺隧道施工采取的方法主要是礦山法中的新奧法,這種方法主要有三個部分組成,即一次支護、二次模注混凝土和防水層,具體的防排水結構形式如圖1所示。雖然這種施工方法應用時間較長,施工技術也相對比較成熟。但在實際設計、施工方法,卻仍然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首先,該方法防排水的設計思想主要是以排為主,這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對隧道結構和圍巖密實二者之間的共同作用造成破壞,致使隧道的整個結構受圍巖約束不一致而出現(xiàn)開裂,加重了隧道滲漏水的病害程度。其次,在工程設計中,沒有對隧道底部的受力特點進行詳細分析,致使隧底結構化設計不合理,直接影響了工程的整體質量。再次,在防排水系統(tǒng)的實際施工中,圍巖開挖擾動較大、止水工作不力、初期支護不力等問題也會直接影響防排水系統(tǒng)的施工效果。最后,對于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各類隧道病害,施工單位缺乏針對性的整治措施,加上施工單位對新技術和新材料的引進力度不夠,致使病害無法得到有效防治,從而進一步降低隧道的防排水能力。
圖1:一般公路隧道防排水結構形式
二、防排水技術的改進思路
1、更新設計理念
伴隨著公路山嶺隧道施工技術的不斷優(yōu)化與完善,傳統(tǒng)的設計理念已經無法滿足工程質量需求。因此,必須對隧道設計理念進行不斷更新。在公路山嶺隧道建設中,防排水技術并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與隧道的整體結構、安全問題和維修問題等密切相關的,同時,防排水技術也是隧道耐久性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由此可見,隧道工程設計人員需要從多個方面開展工程設計工作,綜合考慮施工中的各項因素,摒棄傳統(tǒng)隧道設計的經濟型設計理念,逐步向安全型和耐久型設計轉變,重視防排水設計的重要性。
2、對隧道設計和施工規(guī)范的相關規(guī)定進行調整
就目前現(xiàn)行的技術規(guī)范來看,對于隧道工程防排水施工并沒有十分詳細的要求,甚至還存在某些不合理的地方。比如說,在對防水等級進行規(guī)定的時候,只是要求其滿足抗?jié)B要求即可。這樣一來,施工單位在對不同水文地質條件下隧道的防水等級進行定量的時候,其合理性便會有待商榷。而“以排為主”的設計理念也存在有待完善的地方,目前,公路山嶺隧道的滲漏水的威脅主要源自于兩個方面,即洞內排水和滲流攜帶泥沙。其中,前者會對地下水的原有平衡造成破壞,后者則會對圍巖的穩(wěn)定造成影響。在隧道施工要求不斷提高的前提下,如果在施工過程中,單純的提升防排水技術施工效果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對工程的耐久性措施進行完善。因此,工程建設單位應該對隧道設計和施工規(guī)范的相關規(guī)定進行調整,并確保其能夠在施工作業(yè)中得到切實落實。
3、施工單位要意識到各個工序對工程質量的影響
在公路山嶺隧道施工中,能夠對排水質量和工程耐久性產生影響的因素除了排水系統(tǒng)本身之外,還包括施工過程中的其他工序,比如說圍巖注漿、爆破開挖、初期支護以及二次襯砌質量等。因此,為了能夠從根本上確保隧道質量,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應該結合工程實際情況,盡可能選取耐久性較好的注漿材料,并在此基礎上對光面爆破的質量進行樣控制,同時安排專業(yè)的防排水隊伍進行防排水系統(tǒng)的施工。
4、具有隧道病害整治意識
無論是哪一類工程建設,都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工程病害,隧道工程也不例外。通常情況下,隧道病害大多出現(xiàn)于工程的施工和使用中,而且根據工程實際情況不同,病害的嚴重程度也有一定差別。如果不能對這些病害進行有效防治,久而久之,工程的性能就會造成影響。而采取怎樣的措施和材料對病害進行有效整治,則需要工程建設單位根據實際情況來科學選擇。
三、公路山嶺隧道防排水技術的改進措施
1、因地制宜,選用新型的防水材料
目前,針對市場上的防水材料,質檢部門在對其質量進行檢驗的時候,幾乎沒有從隧道防水要求的角度進行評估,只是單純的按照平常的質檢要求進行檢驗。這樣一來,就會導致材料使用過程中出現(xiàn)各類問題,經常出現(xiàn)達不到要求的情況。因此,在對防水材料進行選擇的時候,應該盡可能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選用新型材料。需要注意的是,對于這些新型防水材料,必須進行比較和使用情況調查,無論是圍巖注漿材料、水泥材料,還是鋼筋和復合機,都應該進行對比分析,從而確保其能夠滿足工程對防排水施工的質量需求。
2、重視初期支護的質量和防水作用
初期支護的質量如何直接關系著后續(xù)工作的順利開展和工程的整體質量。因此,施工單位必須提高對初期支護的重視程度。綜合國內外諸多隧道工程的施工經驗,在初期支護中,采用濕噴高性能混凝土是隧道結構自防水的最有效的措施,如果條件允許,還可以在此基礎上加入外加劑來提高其密實度和抗凍性,采用這種方法進行施工,支護強度可達C50,幾乎沒有滲水,厚度一次成型,沒有施工縫,這已經達到了很高的防水和結構效果。由此可見,在未來的隧道工程施工中,可以將該方法進行廣泛推廣。
3、設置新型隧道防排水結構形式
隧道防排水施工的根本目的主要是為了進一步提高公路隧道的整體質量,因此,在對公路隧道的結構形式進行設計的時候,應該盡可能將其與耐久性、安全防災、通風和維修等問題有效結合起來,設置新型隧道防排水結構形式,進一步對隧道工程施工進行完善。
4、隧道病害整治措施
隧道病害整治措施的科學采用是確保隧道工程質量的一個重要手段。目前,國內外運營鐵路隧道及其他地下工程所采用的一些最新的隧道堵漏、內貼式防水、注漿堵水、導排水等技術,都有很多值得借鑒的地方,施工單位可以結合我國當前公路山嶺隧道施工的實際情況,研究出適用于公路隧道滲漏水整治的成套技術和配套材料,以此來為日后隧道防排水工程的施工奠定堅實的基礎。
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山嶺隧道工程施工中,防排水技術的應用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伴隨著我國公路建設的不斷發(fā)展,施工單位若想從根本上提高公路工程質量,必須對這些問題進行全面了解與掌握,并結合改進思路,采取科學合理的改進措施,以此來確保防排水技術能夠充分滿足工程建設的根本需求。
參考文獻:
[1]孫國富,李永梅.我國公路山嶺隧道防排水技術存在的問題及改進[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6(BD6).
[2]宋占輝.松露隧道防排水技術與工藝研究[D].長安大學,2010.
[3]李傳章.公路隧道防排水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企業(yè)導報,2011(09).
[4]楊云東.公路隧道防排水技術與工藝研究[J].科學之友,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