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不了解的人們來說,也許佛教是狹義上的拜佛誦經打坐吃素??墒?,在我看來,佛學更多的是一種豁達的生活哲學,一種積極正面的態(tài)度,和一顆平和寬容愛眾人的慈悲善心?!?/p>
湖南衛(wèi)視的節(jié)目《花兒與少年》,我們看到了久未露面的鄭佩佩。許多人對她的印象或許止于周星馳版《唐伯虎點秋香》里的華夫人,或者是香港紅極一時的“武俠影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當之無愧的影壇“一姐”,但很少有人知道,她也是星云大師的皈依弟子。
在事業(yè)達到頂峰之時,鄭佩佩卻為家庭選擇隱退,并拜星云大師為師,潛心修行佛法。洞見了生命的悲喜、起落、轉折,從世俗的絢爛到內心的清明,佛法讓她的人生轉了一個美麗的彎。
“昨日已逝,明日未知”
1992年,鄭佩佩皈依星云大師,潛心修行佛法。因緣際會下,她又在佛光山美國西來寺皈依三寶,并蒙賜法名“普方”。
在講述自己學佛的因緣時,她說,因為自己的外祖母信佛,從小就經常被外祖母帶著去寺廟里燒香拜佛,讓她的性格中有了一種隨遇而安的從容與淡定。所以,在香港娛樂圈打拼的這些年,她一直佛緣未斷,平時喜歡看佛經,聽佛樂,做慈善。
她一直記得師父對她說過的話,“凡事要有愿,且要有恒心實現(xiàn)。大師常開示,學佛出家在家不重要,出家亦不是逃避,做人必須要經營當下,夫妻、子女、父母間,相互均需經營。最重要的,是要經營自己。昨日已逝,明日未知,當下最是重要。佛教徒要常發(fā)慈心悲愿,凡事要能放下,常與人微笑,以結善緣?!?/p>
那幾年,鄭佩佩隨師父赴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等地講佛法。她不知道什么時候會停止工作不再拍戲,但對于不拍戲了以后的生活,卻明確肯定又充滿了期待?!拔視鲆幻粗v師到處宣講佛法,向人們講述佛家的慈悲精神和人生的道理?!?/p>
慈悲地對待所遇到之人,慈悲地對待過去與當下,鄭佩佩說,信仰的關鍵在于虔誠,信仰只是使我們去信服,而虔誠可以使我們去行動。
“其實在這個世界上,修煉者都生活在棉被里,蕓蕓眾生就是我們的棉被。當我們用慈悲之心去溫暖眾生心的時候,眾生再冷漠的心也會被同化溫暖的。同時,眾生的覺醒也就同被溫暖的棉被一樣,保存和回饋我們的溫暖和慈愛?!?/p>
“保持平常心,靈魂自然富足”
《花兒與少年》節(jié)目里的“佩佩姐”,總是微微笑,渾身散發(fā)著一股耿直、慈愛、寬容的正能量。盡管她自詡為“有點兇、會罵人”的大姐,但從很多生活細節(jié)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她的“包容”和“愛”無處不在。
當張翰遭遇信任危機時,她挺身而出,“張翰從一個明星變成導游,對他來說非常不容易,在飛機上他幾乎沒睡覺,一直在做攻略,后來他的變化是值得鼓勵的?!睂τ诮洺!白呤А钡娜A晨宇,她解釋說:“我覺得他可能并不知道自己‘不見了’,因為有人跟著他拍,怎么會不見呢?”看起來迷迷糊糊的李菲兒,卻是最讓她感動的人,“她平時不聲不響的,但心真的很細,很善良。”
而對劉濤,或許很多人都記得那一幕:鄭佩佩陪劉濤去診所治病,因為太累,她坐在凳子上睡著了。平時,大家看到的都是她神采奕奕、笑盈盈的臉,而此刻,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個疲憊的老人,讓人心疼。
鄭佩佩經常說,“這個大姐真不好當”,但68歲的她卻依然堅持要當。無論發(fā)生什么,她都要沖在前面,每天都在操心這個吃了沒,那個穿少了嗎。她每天睡5個小時還不覺得累——最先出門的是她,最不怕吃苦的也是她。她極少抱怨“窮”,“我經歷過低,我沒有很豪華奢侈過,所以再苦,只要有飯吃得飽就可以,只要有個地方睡就可以。其實人需要的很少,其他都是欲望,保持一顆平常心,靈魂自然富足?!?/p>
看花絮里的片段,鄭佩佩每天跟著隊伍到處轉悠,還不停地念叨著老愛走失的華晨宇。在姐弟們遇到困難慌亂時,她也會第一時間站出來給予意見,不慌不亂,猶如讓人安心的守護者。
她說,這種習慣源于抄寫佛經,“無論時間多緊湊,我每周必抄一部《金剛經》,每年7月抄一部《地藏經》,我是用‘心經’與人結緣的?!惫?jié)目中,我們也??匆娝龍?zhí)筆抄經的鏡頭。節(jié)目結束時,她還將自己抄寫的經書送給有緣人,希望對方也能“一心向佛,與人結善”。
“女人要柔弱,包容”
有人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鄭佩佩卻淡定地說,“生活與演戲無關?!?/p>
因為懂得生活的真諦,明白人存在于世的意義,所以,她不為名利所束縛,在事業(yè)的頂峰,她為愛放棄一切。在那個時代,鄭佩佩和所有女性一樣,認為“女孩還是以結婚為最終結局,如果有人愿意娶我就趕緊嫁了”。
嫁去美國后,八次懷孕,生下四個孩子,以至于,她后來自嘲說,在美國的二十年,她只做了兩件事:懷孕和賺錢。為了生育,她給唐人街眾鄰留下的,就是一個孕婦形象。為了賺錢,她開舞蹈教室、電器行、做房地產以及影視公司,直到影視公司破產,她離婚,回到香港,再度出山。
回憶那段失敗的婚姻,鄭佩佩說:“歸根結底我不是一個很溫柔的女人,我太好強,所以后來我一直說女人不要太強,要柔弱,包容。”
一個以家庭為畢生追求的女人,卻經歷了離異,這曾讓鄭佩佩陷入絕望。她選擇離開,回到香港,在佛堂借住了兩年,回頭想那段時光,她心存感激:“可以說那是我內心最安穩(wěn)的兩年,身邊的師父讓我感受到生命的正能量?!?/p>
可至今,她依然說自己心存愧疚,因為離婚導致她四個孩子失去了完整的家庭。但事實上,她一直都是一個稱職的母親。與丈夫離婚后,鄭佩佩帶著三個女兒和一個兒子生活,如今他們都有了各自的事業(yè),這一切都離不開鄭佩佩的全心撫養(yǎng)和支持。
“我所有的錢都用來幫助我的孩子。”她說。四個孩子都是在美國接受教育,從他們剛剛懂事到大學畢業(yè),她負擔了大部分費用,但這個堅強的女人,從不抱怨有多艱辛,她只覺得一切都理所當然,因為這是做母親的義務?!暗人麄冇辛讼乱淮?,我還是會幫助他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