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就有一首在西藏廣為傳唱的歌:“圣地拉薩,是我的故鄉(xiāng),布達(dá)拉宮雄偉壯麗,夏日的羅布林卡鳥語花香,八角(廓)街燈火照亮了古城拉薩……”這是我今日采訪海口海甸島的一個特色中餐館“品雅軒”主人張壽文時,他哼唱的一首老歌。
在一個夏日陽光熾烈的日子,我如約在品雅軒中餐館與來自西藏的老兵張壽文開始了今天的采訪對話。
張壽文,重慶人,1980年冬應(yīng)征入伍來到了西藏,到了拉薩。在西藏邊防武警部隊(duì)司令部服役,不覺中一干就是20年。在部隊(duì)期間曾先擔(dān)任過師部參謀、干事、軍事記者站站長,曾先后擔(dān)任過江澤民總書記、胡錦濤總書記、班禪大師等中央領(lǐng)導(dǎo)到西藏視察工作時的隨行拍攝采訪工作。其后還曾創(chuàng)辦影視公司與旅行社,曾拍攝多部西藏題材的電視紀(jì)錄片《班禪轉(zhuǎn)世》、《女活佛》、《六歲活佛》、《八歲活佛噶瑪巴》、《走進(jìn)西藏》等,并多次獲得國內(nèi)外的電視獎項(xiàng)。
當(dāng)提及西藏的那些年,那些事,張壽文如數(shù)家珍,他說西藏是他的第二故鄉(xiāng),許多年過去了,無論世上發(fā)生何種變故,都始終不能忘掉在西藏的那些時光。他說:“每每向人說起西藏,就像說起自己的家園,有說不完的話題??粗鴽]去過西藏的朋友們投來羨慕的目光,心里就有一種說不出的滿足和自豪,感覺是我屬于西藏,西藏屬于我。我的一切似乎被那烈烈的陽光融化在了那片土地上,變成了那里的一個雪團(tuán)、一塊山石、一株青草、一縷清風(fēng)、一個雪野上的蹄印……”
以虔誠看虔誠
張壽文的戰(zhàn)友黨益民曾寫過幾本書,張壽文對其中的兩本非常推崇,一本是《西藏,心靈的棲息地》,另一本是《用胸膛行走西藏》?!拔鞑厥侨裥沤痰模诮虒ξ鞑氐挠绊懯强坦倾懶牡?。三步一磕頭,五步一拜,用胸膛丈量身軀與靈魂的距離?!?/p>
路在何方?路在腳下。
有的路,鑲嵌在鳥語花香的濱海;有的路,鋪設(shè)在一馬平川的原野。而西藏的路,卻盤旋在日光最足、氧氣最缺的世界屋脊,何其偉岸,何其蒼茫。在西藏的路上,每個人都用虔誠行走,也許就和這片土地上孕育的人們一樣,散發(fā)著淳樸而又平凡的光芒。而往往,這種最簡單的光芒,最是能照進(jìn)人的內(nèi)心。
虔誠,必然伴隨著堅(jiān)強(qiáng)的勇氣,這是在西藏行走必不可缺的。
到過西藏的人,無不為她的神奇和美麗所吸引;無不被大自然獨(dú)具匠心的締造所折服。潔白的哈達(dá)、快樂的鍋莊舞、飄香的酥油茶是一首醉人的詩;圣潔的陽光、莽莽林海、無邊的草原是一幅美麗的畫。然而,由于這里海拔高,空氣稀薄,高寒缺氧,以及強(qiáng)烈的紫外線,給人類生存帶來嚴(yán)重威脅,許多地方被視為“生命禁區(qū)”。但是,只要你有勇氣敢于面對這一切,雪域高原就會帶給你期盼和渴望,讓你領(lǐng)悟生活的內(nèi)涵和生命的價值,讓人放射出絢麗的光芒。
張壽文說:“我是以軍人的身份,看西藏,了解認(rèn)識西藏的角度與別人不一樣。西藏的美不僅僅是它的表象——陽光下的高山、湖泊的那種風(fēng)景美,我感受更多的是一種心靈美。我看到許多的高原人在那片土地?zé)o私的奉獻(xiàn),他們相處的很和諧,在那么惡劣、缺氧的環(huán)境下還能樂觀的、友好的相處。他們相互幫襯、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無論距離的遠(yuǎn)近。這是一種心靈美。我還看到了藏族人民信奉佛教,他們刻在靈魂深處的虔誠。所以說西藏是心靈的棲息地,無論我如今身處在哪個地方,西藏給我的感覺永遠(yuǎn)跟別的地方不一樣?!?/p>
以朝圣看歲月
提起西藏,除了虔誠,還有一個詞,朝圣。
所謂的朝圣,指的不是去哪個寺廟參拜,而是指進(jìn)入西藏這片熱土,就已經(jīng)是在朝圣了。走在西藏的土地上,應(yīng)了那句話,我不是在朝圣,就是走在朝圣的路上。
西藏阿里地區(qū)的神山圣湖,是千山之巔、萬水之源,那是地球離太陽最近的地方,在善男信女心目中那是世界的中心,那是世人所向往的地方。
人活在世,保持敬畏之心,總歸是好的。朝圣的人們,敬畏上蒼而使自己善良。張壽文說:“我常想,如果世上所有的人都有這種朝圣者對信仰苦苦追求的精神,世界上將是另外一番景象。”
在西藏朝圣的人們,會懂得如何愛自己,如何愛別人。生命在高原結(jié)成聯(lián)盟,共同抵御著大自然的威脅。在荒無人煙的地方,即使遇到一只野兔、一只小狗,你也會倍感親切,有種想和它們攀談的沖動,從它們身上你會看到生命的火焰。寂寞的路途上,遇到相識的或不相識的人,都會相互打招呼,這里的人,友好又真誠。
在西藏,你會懂得什么是坦誠。一切的一切都赤裸裸地袒露在你的眼前,天、地、云、雨、雪、山、川、河、草……還有最易藏匿的靈魂,在這里都暴曬在陽光之下。在西藏,不管太陽多么毒烈,人們都喜歡圍坐在草地上,頭上是炎炎的烈日,身下是爽爽的青草,人們喝著青稞酒,吃著木碗里的糌粑,唱著永遠(yuǎn)也唱不完的藏歌,和陽光盡情的親吻擁抱。西藏最多的是陽光,西藏最多的是坦誠。
在西藏,朝圣的人,不止是去看山湖和寺廟,也有專門朝圣活佛的人?;罘鹗侵改芨鶕?jù)自己的意愿靈魂轉(zhuǎn)世的人,不了解的人,往往奇怪西藏的一個孩童為什么別人稱之為活佛,為什么一個孩童能有幾百歲,因?yàn)榉鸾汤镏v的是靈魂不滅,軀體遠(yuǎn)去,轉(zhuǎn)世再來?!盎罘鸬哪挲g要從第一代算起,他的靈魂轉(zhuǎn)世了,到了孩子的身上,會有上師教導(dǎo)他知識與文化。”
以文化看心靈
支撐西藏的歲月,不是那高聳的山脈,也不是人們的脊梁骨,而是人們心中一直傳承的西藏文化。優(yōu)秀的文化傳承,才是民族延續(xù)的根本。
比如,給最珍貴的客人獻(xiàn)上潔白的哈達(dá),表示尊敬。其實(shí)大多數(shù)人不知道,哈達(dá)也有五顏六色的。
宗教是文化、高山湖泊是文化、寺廟是文化、這里的一草一木,一朵格?;ǎ{(lán)天厚土,都是能被人們自愿傳承的文化。與文華息息相關(guān)的,是這里的人們。
張壽文在西藏生活了二十多年,在那里度過了美好的青春歲月,從當(dāng)兵到地方創(chuàng)業(yè),見證了這里從落后到繁榮,他深愛這片土地與這里生活的人,因此他后來用鏡頭和筆尖記錄了這里的文化和許許多多的故事。
在采訪中,我漸漸的感受到了張壽文有一種與眾不同的親切感,使人著迷的不僅是他過去的故事,還有他深入骨子里對西藏的眷戀,這種眷戀應(yīng)該來自于西藏的文化。我也忽然興奮了,而我的這種興奮,也許就是對神秘的西藏有向往和期待的心情。
在采訪將要結(jié)束時,我碰見了張壽文的朋友——正在品雅軒餐館用餐的海南沉香收藏家協(xié)會會長黃奔先生,他這樣評價了張壽文:“張壽文從西藏的冰山上走下來,在海南扎根,如果說西藏是他的第二故鄉(xiāng),那么海南就是他的第三故鄉(xiāng)。他是冰山上的來客,帶著西藏高原的冰團(tuán),來到美麗的海南島,將雪域高原與大海深深的融合。品雅軒餐館,就成了張壽文給朋友講訴美妙故事的“殿堂”。
去西藏怎么玩?
一位在西藏生活了二十多年的重慶漢子張壽文,帶著厚重的大山的氣息,來到祖國最南邊的海島,開了一間獨(dú)特的餐館。不得不說,餐館的飲食也別具一格。比如用西藏松茸和海南本地雞完美搭配,燉一鍋香醇濃郁的湯;在這還可以品嘗到西藏的手抓羊肉……品嘗美食的同時,張壽文也介紹了去西藏應(yīng)該怎么玩。
問:去西藏要去哪些地方看看?
答:到西藏肯定要先到拉薩,那些著名的寺廟是要去看看的——布達(dá)拉宮、三大寺廟、大小昭寺等等,不過寺廟要進(jìn)去都要門票。當(dāng)然還要去阿里地區(qū),看看古格王朝、神山圣湖。神山圣湖是苯教、佛教、印度教、耆那教信徒們的圣地,去西藏就算不是為了朝圣,也一定要去那看看,那的風(fēng)景很美,去過的人一定會終生難忘。還有也要去山南地區(qū)看看,那里是藏民族和藏文化的發(fā)源地,這里有西藏歷史上第一座宮殿、第一位贊普、第一座三寶俱全的寺廟、第一部經(jīng)書、第一塊農(nóng)田、第一個村莊……山南幾乎囊括了西藏所有的“第一”。還有日喀則、林芝、昌都……西藏游玩觀賞的地方太多了,如果你有時間,最好都能去看看,這些地方的景色美的會一輩子留在你的記憶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