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課程改革給美術課提出更高的要求,它不再停留在過去的以學習美術技能為主的教學模式,而是加入更多的人文性質的內涵。要達到這樣的目標,需要美術教師有很高的綜合素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美術;多媒體;教學手段;合理運用
現(xiàn)在使用的美術教材是新老兩套教材,筆者一直教老教材,也一直在思考:在這種新形勢下,怎樣才能正確把握新課改的理念,又要結合學生實際上好老教材呢?思考的同時筆者在一次次的實踐中尋找答案,實踐證明: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給學生再多的魚都不如教給他們捕魚的方法。
一、以學生自主體驗為主,多媒體課件起輔助作用
一是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首先出示兩組圖片比較看有什么變化,學生會發(fā)現(xiàn)裝飾過的更美。那么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見過這樣的花邊呢?學生爭先恐后說出自己見過的最美的花邊,同時屏幕出現(xiàn)生活中各種各樣美麗的花邊。教師及時點撥:看來生活中到處都有花邊的裝飾,既然花邊的應用這么廣泛,那么同學們想不想學習設計呢?很自然地導入新課。二是啟發(fā)主動、探究新知。那么花邊為什么叫二方連續(xù)圖案呢?提出問題,啟發(fā)學生探究新知。先出示一個單獨的紋樣,讓學生用這個單獨的紋樣按不同的方向重復排列,學生從中發(fā)現(xiàn)二方連續(xù)是以一個單獨紋樣向上下左右方向重復排列形成的。這樣不用講解,學生就通過自己的體驗深刻理解了二方連續(xù)。領會基本概念后就要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它排列方式很多,同學們仔細觀察它的排列有什么特點呢?學生通過觀察體會,總結出二方連續(xù)的骨式有直立式、斜線式、對稱式這三種基本的骨式,根據(jù)基本骨式,學生還可以變化很多花樣排列骨式,發(fā)散學生思維。三是互動交流、自主探索。在學生領會骨式基礎上發(fā)動全班學生參與,可以給出圖案猜是什么骨式,也可以用一個動作為單位紋樣,組成一個二方連續(xù)紋樣來設計游戲,鞏固新知。四是欣賞不同表現(xiàn)形式的二方連續(xù),這時候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被激活,教師趁熱打鐵問:二方連續(xù)還有哪些表現(xiàn)形式呢?學生的思維迸發(fā)出意想不到的火花,說出剪紙、拼貼、編織、繪畫等。這樣一來,激發(fā)學生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的難點迎刃而解。
為了擴展知識面,筆者精心準備有一定難度的圖案欣賞,這也是知識的延伸。學生學會設計圖案只是初級階段,筆者感覺還應該讓學生考慮到設計的圖案具體用在哪兒適合,畢竟學生還小,所以真正達到物以致用還有一定的差距,還需要多方面的學習提高。
在這一課中,立足學生生活經驗出發(fā),創(chuàng)設實踐活動,結合學生自主合理探索的機會,充分尊重學生感受、體驗和理解,留足夠的空間為學生張揚個性、激發(fā)靈性、陶冶情感。使學生獲得思想啟迪。
二、課前的精心準備,課堂的情景創(chuàng)設
美術課要想上好還真不容易,像課前的精心準備,課堂的情景創(chuàng)設、環(huán)節(jié)的安排、個性的輔導、多樣的評價,以及課后的反思等,都要下功夫思考推敲。課前的準備。美術課的準備絕不僅僅是教具的準備,它要有更廣泛的內容。例如“美麗的金魚”一課,課前準備魚缸里的金魚完全可以,但為了讓課堂更有氛圍,讓學生了解更多的金魚知識,布置學生搜集資料的同時,筆者上網查閱大量的金魚資料:最原始的鯽魚是最早的魚,其他的魚都是由它演化而來的;長尾粉紋魚全身粉色,游動時長尾飄飄,像仙女下凡一般;鶴頂紅全身潔白,最突出的是紅色頭,像仙翁來到人間,有鴻運當頭的含義;獅子頭、龍睛、水泡眼……配樂欣賞的同時筆者有感情地加以解說,這些在課堂氣氛烘托上起了很大作用?!案鞣N各樣的鞋”“恐龍”等課除了有形的課堂資源的準備之外,更要準備的是教師多方面的知識、深厚的文化底蘊,這得靠長期積累。
三、抓住美術課堂教學的重點
一是激趣導入。通過教師的導言將學生的思維引入新知開端,導言非常短暫,但就是這極短的時間里激發(fā)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動機。如“美麗的金魚”,筆者是這樣導入的:“同學們,你們喜歡金魚嗎?你們知道嗎,金魚被譽為東方圣魚,我國是金魚的故鄉(xiāng),飼養(yǎng)歷史悠久。每當茶余飯后人們欣賞那五彩繽紛的金魚時使人心曠神怡,別有一番情趣。同學們,你們想欣賞嗎?”二是引發(fā)主動探究新知。美術課不僅要讓學生對繪畫產生興趣,更要讓興趣保持在學習始終,在課堂多設怎么樣、為什么的疑問方式吸引他們的好奇心,學生在有刺激、豐富的氣氛中很快會找到感覺,從而延長注意力,積極主動地探索新知。如“鉛筆屑粘貼”一課,提出問題:大家仔細看老師手中的鉛筆屑是不是有一種特殊的美感?它像什么?還像什么?正因為它的形狀特殊、色彩豐富,加上木質的紋理,就產生了極強的效果。鉛筆屑作品看起來很容易,實際做起來要有一定的技巧,學生試做時會發(fā)現(xiàn):為什么有的同學的鉛筆屑成片狀非常好看,而有的同學的是碎末呢?學生會從中找原因,總結方法。三是美術課的示范是指導學生學習和加強對學習內容理解的重要手段,示范得法往往事半功倍。如“中國畫——牽牛花”一課,筆者邊講邊示范:中國畫不同于其他的繪畫,作畫前要對畫面有個完整的構思,花、葉、莖都畫在什么位置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也就是意在筆先;畫時不能猶豫,下筆要干脆利落,要注意筆墨的變化,如畫葉時筆尖墨稍濃、筆腹稍淡、側鋒三筆,用筆流暢,一氣呵成……這樣可以使學生一目了然,并能較好地激發(fā)興趣,調動積極性。當然要根據(jù)課的不同,有選擇地進行示范。四是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和引導學生自由創(chuàng)作可能會出現(xiàn)的無序性的矛盾。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是上好課的保證,但有些類型的美術課往往不需要學生規(guī)規(guī)矩矩地,比如手工課,需要合作完成,大家湊在一起難免會各抒己見,不像成人有克制力,這樣造成紀律不好。還有一些繪畫課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入游戲、舞蹈等活潑的形式,課堂也會顯得雜亂。學校要求課堂必須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齊會限制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這就要求教師在組織教學上的收放自如。五是美術作業(yè)的評價。有時候,大人在看孩子的畫時,往往搖頭說:“畫的是什么呀,亂七八糟!”殊不知,兒童繪畫貴在天然童真,而且個性鮮明,想象力豐富。有的學生喜歡色彩,有的學生喜歡畫抽象的,所以對于兒童畫評價應該有多重標準,要善于發(fā)現(xiàn)兒童畫中的閃光點??茖W全面的美術教學評價不僅幫助教師掌握學生心智及創(chuàng)造力的成長,及時給予學生啟發(fā)和幫助,而且使教師明確學生表現(xiàn)自我時的需要并給予激勵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