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的一座百貨大樓里,精品咖啡屋和時髦包包店鱗次櫛比,而喬伊·譚(Joey Tan)賣的東西有些特別,她賣“玩兒”,對這個國家的消費者來說,這個理念有些超前。她的店叫“bricks4kids”,是一家美國品牌的特許經(jīng)營店,具體來說是賣玩的方法——教小孩玩樂高積木,她的想法無疑十分超前。
她的首個店鋪于2013年1月份開業(yè),而這也是這家美國經(jīng)銷商在東南亞地區(qū)的第一家店鋪,現(xiàn)在譚小姐已經(jīng)開了好幾家分店了,她正醞釀再開幾個。她還被邀請到各個學校里進行樂高積木玩法的講學,并且與該地區(qū)其他地方的潛在加盟者會了面。
譚小姐說一開始的時候,她必須克服許多質疑。畢竟,她住在“虎媽”之鄉(xiāng)。讓這些父母花額外的錢來學習玩幾個彩色積木,這與他們根深蒂固的價值觀不符。像東亞其他國度一樣,新加坡的孩子放學之后也面臨著各種密集的補習班——音樂、數(shù)學等等,任何傳統(tǒng)且嚴肅的聲音都讓小孩遠離玩耍,在他們的父母眼里,懶惰就意味著考試不及格。
不過,譚小姐有個預感——年輕一代的80后父母們,他們對拼命學習鋼琴以及死記硬背類的偏愛會慢慢減弱。她相信,這些年輕潮媽更愿意讓她們的孩子學習創(chuàng)造性的東西,或者團隊合作、解決問題等等。而玩樂高積木可以提供培養(yǎng)這些素養(yǎng)的機會。
而這家制造樂高的丹麥公司無疑非常贊同她的觀點。近年來,樂高積木在亞洲的銷售增長驚人,比全球其他任何地方都快。樂高CEO克努德斯托普(Jorgen Vig Knudstorp )把成功歸功于亞洲中產階級的崛起(他們能夠支付這一相對來說比較昂貴的玩具),他們更希望對孩子寓教于樂。
樂高在中國
2012年時,樂高在亞洲就迎來了強勁的增長,而去年,它的亞洲消費者數(shù)量又上升了35%,超過了亞洲玩具市場總銷量的五分之一。而在中國,銷售則增長了70%之巨,韓國為35%,新加坡為20%。據(jù)透露,今年樂高將在中國建設第一個工廠。當下,凡是和樂高搭上聯(lián)系的所有東西似乎都迎來了蓬勃發(fā)展的時刻。一年前多一點,亞洲的首個樂高樂園主題公園在馬來西亞落成,就在與新加坡的接壤之地。倫敦的樂高樂園現(xiàn)在成為了新興的旅游勝地之一,該主題公園由美林(Merlin)娛樂集團營運,去年11月8日該集團在倫敦股市大獲成功,當時游客數(shù)量已突破100萬人。
詹姆斯·巴頓(James Button)是位于上海的斯密街商務咨詢公司(SmithStreet)的分析師,他說樂高已經(jīng)在亞洲某些政府部門找到了支持者,后者和潮媽們一樣,認為亞洲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創(chuàng)新性和獨立思考,而這方面對現(xiàn)代化的全球經(jīng)濟正表現(xiàn)得越來越重要。該公司已經(jīng)和中國政府達成合作,來籌建官方贊助的課余樂高中心。在中國,這樣的樂高中心已經(jīng)有20多個,而在韓國有100多個。
這個消息對玩具生產商來說就是,在亞洲娛樂市場,想單純地試圖說服爸爸媽媽們來買他們的產品已經(jīng)不夠。巴頓先生指出,樂高巧妙地“跨越了教育和玩耍的界限”。而這一點不僅對孩子們來說極具吸引力,對政府部門和媽媽們也同樣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