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老年肺炎的臨床特點及治療措施。方法:選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間收治的老年肺炎患者52例,回顧分析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總結老年肺炎的臨床特點,并將所有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的西藥治療,觀察組給予中西醫(yī)結合療法,對比兩組臨床療效。結果:老年肺炎患者的臨床特點表現(xiàn)為心悸喘促、舌暗納差以及脈弦滑與舌苔黃膩,采用X線檢查提示,老年患者多數(shù)為支氣管肺炎。觀察組總有效率(91.30%)相較于對照組(82.75%)明顯較高,兩組臨床療效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老年肺炎的臨床癥狀具有特殊性,死亡率相對較高,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效果明顯,值得臨床中廣泛應用。
【關鍵詞】老年肺炎;臨床特點;治療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2-0135-02
老年肺炎是臨床中的常見多發(fā)病,起病迅速、病情變化快,且致死率高,對患者生存安全造成嚴重威脅[1、3]。隨著社會老齡化高峰的日益臨近,患老年肺炎的人數(shù)逐年增加,其發(fā)病率僅次于惡性腫瘤與居于首位的心血管疾病[2]。老年肺炎的臨床表現(xiàn)不具有特異性,因而臨床中非常容易造成誤診或者漏診,影響及時治療與預后。為進一步探究老年肺炎的臨床特點及治療,我院回顧分析了2013年1月——2014年2月間收治的52例老年肺炎患者的臨床資料,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間收治的老年肺炎患者52例,分為兩組。觀察組23例,男性16例,平均年齡為(61.47±2.46)歲,女性7例,平均年齡為(63.19±2.57)歲。對照組29例,男性18例,平均年齡為(65.16±2.73)歲,女性11例,平均年齡為(64.58±2.16)歲。合并腫瘤的有12例,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有24例,合并腦血管疾病的有9例,合并糖尿病的有7例。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咳嗽氣促、發(fā)熱寒戰(zhàn)或咳黃痰等癥狀;患側部位的呼吸功能明顯減弱,肺部存在濕性啰音;X線檢查提示肺部存在炎性改變。所有患者年齡、臨床癥狀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抗感染,并給予必要的利尿、強心、酸堿平衡與機體電解質(zhì)的糾正等綜合治療。對照組根據(jù)患者身體情況采用常規(guī)的喹諾酮類或三代頭孢類抗生素治療,對于發(fā)生混合感染的患者采取聯(lián)合用藥。觀察組施行辨證施治,對于風熱犯肺型的患者以清肺化痰的治療為主,選用銀翹散[4]。針對咳甚者配以冬花與紫苑;針對痰多者加用黃芩、瓜蔞以及魚腥草;針對痰多而且發(fā)白的患者選擇半夏與陳皮治療。對于痰濕阻肺型的患者選擇二陳湯治療。對于痰熱壅肺型則采取麻杏石甘湯加減治療。對于氣陰兩虛型的患者使用生脈散加減治療。同時針對熱象明顯的患者配合給予60ml清開靈加用500ml的葡萄糖治療,靜滴,1~2次/d。
1.3 療效標準 痊愈:患者體征及癥狀消失,血象與體溫完全恢復正常,炎癥徹底吸收;好轉:患者體征及癥狀基本消失,血象與體溫有所恢復,炎癥存在部分吸收;無效:患者體征及癥狀無任何變化。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對本文所得實驗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檢驗,所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所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采用X線檢查發(fā)現(xiàn),老年患者屬于支氣管肺炎的有36例(69.23%),大葉性肺炎的16例(30.77%);老年肺炎患者多脈弦滑(38.46%),其次為脈細數(shù)(28.84%);經(jīng)過治療,觀察組治愈17例,好轉4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1.30%,對照組治愈16例,好轉8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82.75%,觀察組總有效率相較于對照組明顯較高。兩組臨床療效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老年肺炎一般在冬春季多發(fā),上呼吸道感染或者受涼易誘發(fā)病癥發(fā)生,本次研究中,有明顯發(fā)熱癥狀的僅為13例(25%),多數(shù)患者表現(xiàn)為低熱;與中青年患者相比,老年肺炎患者存在明顯的心悸氣促與納差的癥狀,臨床中應特別注意這一點,以免誤診為消化系統(tǒng)或者心血管系統(tǒng)的疾病;[5、6]老年患者很少有胸痛表現(xiàn),這可能與其痛閾增高聯(lián)系密切;采用X線檢查發(fā)現(xiàn),老年患者多數(shù)為支氣管肺炎,這與其存在肺系疾病有直接關系;老年肺炎患者有舌苔黃膩與舌暗的表現(xiàn),這是因為老年人機體血流遲緩,脾胃虛弱,導致痰濕內(nèi)阻。隨著臨床中抗生素的廣泛應用,抗生素所發(fā)揮的作用越發(fā)減弱,而且老年患者腎功能有所減退,采用常規(guī)抗生素治療效果不明顯。中醫(yī)認為,肺炎屬于“喘證”范疇,臨床治療應以清熱化痰、解熱消炎為主,本研究中采用的辨證施治具有良好的平喘理氣、止咳化痰作用,同時扶助正氣,有效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基本沒有副作用,對患者臟器損害輕微,這一點是單純西藥所不能及的。而且,對于使用抗生素存在過敏的患者采用此療法也取得了滿意的臨床效果[7]。因此我們認為,臨床中對于老年肺炎患者應全面掌握其臨床特點,對癥采用中西醫(yī)結合的綜合療法,效果明顯,安全可靠,值得臨床中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高學禎.226 例老年肺炎的臨床特點分析[J].中國醫(yī)療前沿2011,06(01):39-40.
[2]程春林.咳喘平湯劑治療慢性支氣管炎臨床與實驗研究[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11(04):13-14.
[3]郭麗. 186例老年肺炎臨床特點和治療分析[J]. 臨床肺科雜志,2012,02:258-259.
[4]盧新栓. 老年肺炎的臨床特點及治療分析[J]. 中國實用醫(yī)藥,2012,36:113-114.
[5]李春生,袁彩芹,閻學鋒. 105例老年肺炎的臨床特點及治療[J]. 暨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醫(yī)學版),1999,06:38-41.
[6]董娟. 高齡與普通老年肺炎的臨床特點與中醫(yī)認識[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3.
[7]陳紅,李小惠. 老年肺炎臨床特點分析[J]. 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2008,06: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