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充填式無張力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的臨床效果。方法:本次共選擇136例腹股溝疝患者作研究對象,均為我院普外科2009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采用數字表抽取法隨機分組,就傳統(tǒng)疝修補術治療(對照組,n=60)與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觀察組,n=76)效果進行比較。結果:觀察組選取病例手術操作時間、離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均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并發(fā)癥率為2.6%,明顯低于對照組18.2%,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結論:腹股溝疝采用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可顯著縮短手術時間,加快術后康復,防范并發(fā)癥及復發(fā),對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腹股溝疝;效果觀察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2-0124-01
腹股溝疝主要由腹壁強度下降和腹內壓增高所致,是普外科常見疾病類型,好發(fā)于老年人,近年隨著人口老齡化社會進程加劇,本病發(fā)生率顯著上升。傳統(tǒng)疝修補術復發(fā)率高,在巨大疝、老年性疝、復發(fā)疝治療中效果欠佳。而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簡單快速、疼痛輕,對正常解剖未構成影響,利于患者康復,對改善生活質量有非常重要的意義[1]。本次選取相關病例,就傳統(tǒng)疝修補術與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效果進行比較,現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共136例,男126例,女10例,年齡25-77歲,平均(50.2±4.9)歲;其中腹股溝斜疝118例,腹股溝直疝10例,雙側疝8例?;颊呔炇鸨敬螌嶒炛橥鈺?,并排除機體其它系統(tǒng)嚴重疾患,采用數字表抽取法隨機按觀察組76例和對照組60例劃分,組間一般情況具可比性,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病例行傳統(tǒng)疝修補術。觀察組實施充填式無張力修補術:在腰麻或連續(xù)硬膜外麻醉下操作,常規(guī)消毒術野。取腹股溝斜切口長約5.0—6.0cm,切開腹外斜肌腱膜后,保護好髂腹下神經及髂腹股溝神經,于腹外斜肌腱膜深面進行游離,切開提睪肌,游離精索,下端游離至顯露恥骨結節(jié)外上方處,上端游離至腹膜外脂肪處,切開疝囊并游離疝囊至高位,如患者疝囊較小,可向腹腔翻入,若疝囊較大,可將其橫斷,距疝囊頸3.0cm處縫扎并與傘狀網塞縫合一針,塞入內環(huán)口,傘端與內環(huán)口邊緣平齊并與腹橫筋膜縫合固定4針,在精索后方置入平片,網片下端需過恥骨結節(jié),并與周圍組織固定可靠,防止網片移位或卷曲。徹底止血,縫合腹外斜肌腱膜、皮下組織和皮膚。
1.3 指標觀察 記錄兩組手術時間、離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及尿潴留、陰囊血腫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2 結果
觀察組選取病例手術操作時間、離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均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并發(fā)癥率為2.6%,無復發(fā),明顯低于對照組18.2%,10%,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手術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情況比較 (x±s)
注:*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普外科腹股溝疝為多發(fā)疾病類型,90%-95%腹外疝為腹股溝疝。以往采用的傳統(tǒng)疝修補術,疼痛嚴重,復發(fā)率高,并發(fā)癥多,在應用上受到一定限制。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各種腹股溝解剖結構無需暴露或識別,故手術難度降低,最大程度的縮短了手術時間;此外,因修補局部有高壓產生,故腹壁強度加強,可消除縫合張力,提高修補的牢固性,與生物力學要求符合,術后復發(fā)率明顯降低[2]。同時,補片組織相容性良好,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可防范感染事件發(fā)生。但針對過敏體質的患者,均提高警惕,因易有皮下積液出現,需有效引流,并行抗感染和抗過敏治療?;颊咭坏┯懈腥净蚺懦獾惹闆r,補片需盡快取出。且有研究顯示,腸切除吻合術為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實施禁忌證,在高位將疝囊結扎后,因手術污染,疝修補術一般不適合,以防感染造成修補失敗,對預后構成不良影響[3]。結合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手術時間及術后恢復時間短于對照組,并發(fā)癥率及復發(fā)率低于對照組。
綜上,腹股溝疝采用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可顯著縮短手術時間,加快術后康復,防范并發(fā)癥及復發(fā),對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慕林森,田紅軍,楊金延. 疝環(huán)式填充無張力修補與傳統(tǒng)術式186例分析對比[J].中外醫(yī)療,2011,4(1):91.
[2]蔡國民.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的臨床治療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8(5):81-82.
[3]翟玉宏.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臨床分析[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2,16(26):3443-3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