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改良疝囊高位結扎術治療小兒腹股溝斜疝的臨床療效。 方法 選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到我院就診并進行治療的患兒,采用改良疝囊高位結扎術進行治療,觀察患兒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術后并發(fā)癥及恢復情況等。 結果 50例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術后恢復情況良好,無并發(fā)癥,隨訪后無復發(fā)現(xiàn)象。結論 改良疝囊高位結扎術是一種微創(chuàng)、安全的術式,手術時間短,操作簡單,恢復快,對臨床治療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字】疝囊高位結扎術;疝囊;腹股溝疝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2-0111-02
小兒腹股溝疝是一種常見的小兒外科疾病,其中斜疝較為多見,先天性的患兒占多數(shù),出生后很多患兒會隨著苦惱、咳嗽等癥狀導致未閉鞘狀突擴張而導致疝氣的形成[1]。很多患兒不需要特殊的治療,疝氣會隨著患兒腹肌隨身體生長強壯遮蔽了腹股溝管內環(huán)而自行消失,對于不能自行消失的腹股溝疝則必須使用手術治療,但復發(fā)是傳統(tǒng)手術治療的主要缺陷之一,這可能與手術過程中疝囊處理不當、傷口感染以及神經損傷等因素有關[2]。我院自從采取了改良疝囊高位結扎術后,復發(fā)率明顯降低了,取得了令患者滿意的效果。為研究改良手術后的的效果,特對2009年1月-2013年12月到我院就診并進行治療的患者進行研究,現(xiàn)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到我院就診并進行治療的患兒共50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4例,年齡1~8歲,平均(2.8±0.78)歲。有10例單純左側疝,37例單純右側疝,3例雙側疝。
1.2 手術方式
所有患兒均使用氯胺酮進行靜脈全麻, 在腹股溝皮下環(huán)體表投影的地方順著皮膚紋理進行切口,切口約長1.0~1.5cm,注意不要切開腹外斜肌腱膜,避免損傷周圍組織,在精索或圓韌帶前內側鈍器和銳器結合分離出疝囊,游離疝囊到頸部,如果疝囊比較大,可以先將疝囊橫斷,徹底止血后曠置遠段,在疝囊的頸部用4號絲線貫穿縫扎,除去多于的疝囊組織,并進行止血,皮下縫合后用輸液貼粘合皮膚。
1.3 術后處理
患兒的術后護理應十分注意,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患兒平臥,保持腹壁松弛。防止患兒出現(xiàn)咳嗽、便秘等,如果疝囊進入陰囊,在術后要尤其注意防止陰囊積血、積液。
2 結果
所有患者的手術時間均在30分鐘之內,平均(20.65±4.18)分鐘,患兒術后基本情況良好,僅有個人患兒的陰囊有輕度的水腫,且均可自行消退?;純簺]有嚴重的并發(fā)癥或高燒現(xiàn)象,切口均為甲級愈合,傷口沒有感染。所有患兒2~4天均可出院,住院的平均時間為(2.51±0.26)天。經過3~12個月的隨訪,沒有患兒出現(xiàn)復發(fā)情況。
3 討論
小兒腹股溝疝通常于出生后的幾個月出現(xiàn),是一種先天性發(fā)育異常,有斜疝和直疝兩種,但以斜疝占多數(shù),腹股溝疝的主要原因是腹膜鞘狀突維持開放或部分開放狀態(tài),如果患兒腹壁肌肉發(fā)育薄弱或者經??摁[、咳嗽、便秘或者排尿困難等,腹腔的內容中就可能進入其中,導致腹股溝疝。一般男嬰的發(fā)病率較高[3]。
之前采用的手術方式是從恥骨上皮膚皺襞出進行斜切口。而我們改良后的術式與之前所采用的方法的優(yōu)勢有:(1)創(chuàng)傷小。所用的切口位置和切口方法更容易愈合,傷口較美觀,符合微創(chuàng)的要求;(2)手術恢復好并發(fā)癥少。這種手術方式沒有切開腹外斜肌的肌腱膜,減少了相關神經和血管的損傷,避免了很多手術并發(fā)癥的發(fā)生[4](3)手術的效果比較好。手術后患兒恢復快,且無復發(fā)現(xiàn)象,手術效果相比之間提高了很多;(4)縮短了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從本次研究可以看出所有的手術均在30分鐘之內完成,且患者經過2~4天的住院觀察均可出院,縮短了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節(jié)省了患者的醫(yī)療費用[5]。
綜上所述,改良后的手術不僅僅提高了臨床療效,也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安全有效的治愈小兒腹股溝手術,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Y.T. Chang. Preliminary Experience of One-Trocar Laparos-
copic Herniorrhaphy[J].Infants and Children, 2011,21, 3:277-
282.
[2]蘇顯祥.兩種方法治療腹股溝疝的臨床研究回顧性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3, 31(4):1305-1306.
[3]Tse R,Byard RW.Littre Hernia-A Rare Cause of Unexpe-
cted Death in the Elderly[J].J Forensic Sci,2011,(4):21827480.
[4]Gundre NP, Iyer SP,Subramaniyan P. Prospective random-
ized controlled study using polyethylene mesh for inguinal hernia meshplasty as a safe and cost-effective alternative to polypropylene mesh[J] Updates Surg, 2011,(3):2055-2058.
[5]王愛光,呂傳鶴,蔣林哲.腹股溝疝無張力修補術后慢性疼痛原因分析[J].中華疝和腹壁外科雜志,2011,5(2):187-192.
[6]AgrawalS,Shaw A,Soon Y. Single-port laparoscopic totally extraperitoneal inguinal hernia repair with the TriPort system: initial experience[J].Surg Endosc,2010,24(4):952-956.
[7]呂國慶,李亮,隋梁等. 腹股溝疝前入路與后入路無張力疝修補術療效比較[J]海南醫(yī)學雜志.2011,22(2):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