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的警察日前逮捕了盧卡·瑞克·馬諾特,這位加拿大人被控殺害并肢解了一位中國留學(xué)生。據(jù)媒體報道稱,馬諾特甚至殘忍地食用了受害者的部分尸體。在過去半個月時間,吃人事件不斷在美國佛羅里達州、馬里蘭州和瑞典見諸報端。那么人肉吃起來到底是什么樣的味道呢?答案是像小牛排的味道。
美國冒險家、記者西布魯克在他1931年出版的《叢林法則》一書中,給出了迄今為止世界上最為詳細的答案。西布魯克在書中這樣說,生的人肉看起來和牛排差不多,只不過顏色稍淺,脂肪部分呈淡黃色。煮熟后,人肉顏色變灰,像熟了的羊排或小牛排,聞起來也有類似牛肉的味道。至于嘗起來滋味如何,西布魯克寫道:它(味道)如同發(fā)育成熟的小牛身上品質(zhì)上乘的肉,我想一般人是分辨不出來它和小牛排味道的差別的?!?/p>
西布魯克的說法也頗具爭議。他曾深入到西非食人族格魯族內(nèi)部來獲取獨家新聞資料,之后卻承認,土著人從未完全信任他,也不允許他參與這項食人傳統(tǒng)。在他的自傳中,西布魯克聲稱最近他得到了一具法國醫(yī)院自然死亡病人的尸體,他親自割下來一塊肉進行烹飪并食用。這樣的話,他在《叢林法則》一書中描寫的食人體驗其實是來自巴黎而不是西非。
盡管事件的真實性有待考證,西布魯克的書仍是研究食人領(lǐng)域最具參考價值的。大多數(shù)吃人肉的體驗都來自精神病人,比如連環(huán)殺手卡爾·丹克,或是德國殺人狂阿曼·梅維斯,他們的可信度更低。還有一些人的描述也大多含糊不清或是自相矛盾的。但大家普遍認為小孩子的肉比成年人更加鮮嫩,這是毫無疑問的,因為人體的膠原蛋白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流失。有人說,嬰兒肉質(zhì)的鮮嫩程度和魚肉差不多。除此之外,食人族還告訴人類學(xué)家,人肉由于烹調(diào)方法的不同,味道或甜或苦或嫩或干澀或油膩。甚至許多食人族只吃稍稍腐爛后的尸體。在烹調(diào)方法上,烤和煮是最主要的,有的會稍加辣椒胡椒和其他作料。據(jù)報道,中非的阿贊德族在烹飪中會撇去鍋中的浮油當(dāng)作下一次的作料或是火把燃料。南太平洋上的食人族會將人肉切成一片片,用樹葉包裹起來再放進鍋里煮。蘇門答臘島上的食人族曾就著鹽和檸檬吃死刑犯人的尸體。
最近發(fā)生的吃人案件中,罪犯目標(biāo)是受害人身體的不同部位。佛羅里達罪犯魯?shù)稀び冉?,襲擊并啃食受害者的臉,瑞典的罪犯則吃受害人的嘴唇,而據(jù)一篇報道稱一位日本人煮熟了自己的陰莖并公開拍賣。食人部落也顯現(xiàn)出同樣的特征。西布魯克書中的西非食人族愛吃人的腰、屁股、肋骨和手掌上的肉,因為這些部位肉質(zhì)較嫩。他寫到,他們(食人部落)吃人類器官,卻無法分辨它們同動物器官的差別。資料顯示,19世紀斐濟的食人族喜歡吃人的心臟、大腿和前臂。其他的部落把食用女性的胸部視為表達最高的敬意。(宗教性質(zhì)的食人族在吃人肉時有時更注重身體部位的象征意義而不是口感。他們食用一位勇士的心臟或是他肌肉發(fā)達的胳膊,其實是渴望通過這種方式得到這些美好品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