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題亮相】
生活中常有這樣的現象:領導激勵員工時,會說老A早已是享譽社會的名流、專家;妻子數落丈夫時會嘮叨,說他不如阿Q有錢;父母教育孩子時會批評孩子不如小K優(yōu)秀。而北京市教委頒布的《中小學生守則》中,將“生活不做攀比”作為重要的一條單獨列了出來。
讀了這個材料,你是否聯(lián)想到生活中的某些經歷或見聞?是否得到某種感悟,引發(fā)一些感想?請從一個側面或角度立意,自擬題目,自選文體,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寫作指導】
品讀這段材料,仔細揣摩其內涵,不難發(fā)現:文題提供的材料先用一組排比句,從社會、家庭等方面揭示了現實生活中的“攀比”現象,然后從正面強調“生活不做攀比”。歸納整合此則材料時,若把握最后一句的關鍵字眼“生活不做攀比”,也就把握了材料的深層含意。在此基礎上,便可根據“從一個側面或角度立意”的要求,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緊扣“攀比”這一關鍵詞去定范圍、定內容、定中心、定思路,進行各種個性化的解讀:“攀比”是一個中性詞,如果是攀比“穿著”一類外在的物質,那么“攀比”一詞就體現了人的虛榮心,追求外在的奢華。而用在知識上,“攀比”這個詞反而高尚得多,知識上的攀比體現了一個人對知識的渴望和他對知識的無限探求和補充。構思時,你可以從正面角度切入對“攀比”進行正向回應,提出觀點“攀比源自于貧乏”,然后運用三個分論點“攀比源于知識的貧乏”、“攀比源于感恩的貧乏”、“攀比源于精神的貧乏”論證觀點,最后直抒胸臆總結全文,首尾呼應?;蛘哌M行價值評價,挖掘其深刻內涵:“攀比”是一種思維方法,可以橫向比較,譬如事物與事物、人與人、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比較;也可以縱向比較,譬如自己和自己比,對比自己的現在和過去。攀比是一種處世智慧。你也可以從反向角度切入,避開常規(guī)的思維模式,揭示攀比是一種進取,是一種競爭,更是一種超越的看法?!芭时取笔菫榱瞬慌时?,對“攀比”持一種從容的態(tài)度。運用求異思維,逆向立意,同樣會出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