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康德說,只有在天堂里才能把德行和幸福統(tǒng)一。周沖是一個純粹的理想主義者,最終走向了滅亡,事實上道德和幸福一直是人類社會中永恒的悖論,正因為周沖性格中的純粹,毫無一絲污染才會導(dǎo)致他心中夢幻般烏托邦城的崩塌,最終淪為無辜的犧牲者。
【關(guān)鍵詞】雷雨;周沖;人物性格;烏托邦之子
一、純凈的光
周沖是純凈的,似乎沒有一絲雜質(zhì)的存在,生長在一個骯臟的家族并沒有染上一絲骯臟的氣息,所有事情的發(fā)生在他的面前都是暗潮涌動,沒有影響他成為一個純凈的人。如果用顏色代表人物性格的話周沖的色調(diào)與這個沉悶的家完全不同,在這個充滿情欲、貪婪、謊言的家庭里的周沖是“穿著打球的白衣服”,用“白色毛巾擦汗”或者“穿一套白西服上身”。周沖的純潔與他所生長的環(huán)境密不可分。在家里,周沖最小,周樸園老來得子未免對他寵愛有加,就連周沖吵著向周樸園提出將自己的學(xué)費分給四鳳一半讓四鳳念書,周樸園也沒有動怒,只是打斷了他。繁漪也對他這個唯一的兒子也寄托了非常大的希望,周沖能感受到母親對他的遷就和理解。在周沖眼中這個家在雷雨之前都是充滿愛的,沐浴在這些愛中的周沖自然也就成為了一個純凈的人。曹禺先生曾說過在《雷雨》里的八個人物中,最早想出來的,并且也較覺真切的是周繁漪,其次是周沖。①許多學(xué)者現(xiàn)在還認為周沖在劇作中是多余的,對情節(jié)的推動起到的作用不大,甚至是緩和了劇中人物的矛盾。這種見解不準確其實周沖雖然沒有像繁漪一樣成為劇作的中心人物,卻不影響其濃重的悲劇色彩。曹禺先生要表現(xiàn)的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的破滅。陳思和在他的《周沖這個人物———烏托邦的問題》一文中說“這個家庭非常陰暗,包括四鳳在內(nèi),這里面人都不是干凈的,每個人都心懷鬼胎,都像懷里抱了一個骯臟的東西,有的想掩飾,有的想拯救,有的想逃脫,有的想堅持。只有周沖是純潔無辜的,他只有17歲,身上一點錯誤都沒有,而且他跟這個骯臟的世界一點關(guān)系都沒有,他沉浸在美與愛的幻想世界里,總希望幫助別人,希望愛別人,他愛他媽媽,愛他爸爸,愛他哥哥,也愛四鳳?!薄斑@個人在一個烏七八糟的世界里面,他扮演了一個小天使的角色,他是一道光,一道純凈的光!”②周沖這個人物可以說是當時年輕的曹禺先生心底最純凈的一面,他把人性中最閃亮的品德都賦予了這個角色,寄寓著他最單純的憧憬,最誠摯的理想,也說明青年曹禺對“白衣白褲”的烏托邦城無限的向往。馬中行在他的文章中也說“我們這些從舊社會生活過來的人,也不免懷著悲涼的感情,從周沖的這面鏡子中看見自己年輕時候的某些影子?!雹?/p>
二、無知的愛
曹禺在《雷雨·序》中說:“我看過一次《雷雨》的公演,我很失望,那位演周沖的人有些輕視他的角色,他沒有了解周沖,他只演到癡憨———那只是周沖的粗獷的肉體,而忽略了他精神?!迸c其他劇中人不一樣,周沖的一切行動的源頭都是愛。然而,這種愛因為純粹而顯得無知,甚至令人發(fā)笑。排演過此劇的人能體會到周沖的出場使得這個“沉悶的要死的周公館”頓時迎來一股清新之氣,繁漪口中的“傻孩子”憨態(tài)可掬的樣子令觀眾暫時放松了一下,也為周沖的悲劇式結(jié)局埋下了伏筆。周沖愛他的父親,他是父親的“小綿羊”,周沖愛他的母親,母親是最理解他想法的人,周沖愛他的哥哥,哥哥是個“很寂寞”的苦命人,周沖愛著四鳳,強烈、純真甚至幼稚的愛。當母親告訴他阻攔哥哥與四鳳出走的時候,他選擇了祝福,他茫然、迷惑,成了母親口中的“死人”“啞巴”,他突然不知到自己到底是不是愛四鳳,“渺渺茫?!钡挠X得自己以前“大概”是胡鬧。周沖周圍所有愛著的人都突然展現(xiàn)出了令他不認識、不理解的一面,這時年紀尚幼的他退卻了。同時通過這個情節(jié)也使觀眾側(cè)面判斷了周萍和四鳳私奔只是為了尋找能擺脫繁漪和周樸園的替代品,使得周沖和四鳳的悲劇性更加突出。周沖一直住在自己用夢想和幻覺建筑的堡壘之中,他所謂美好的、充滿愛的世界崩塌之后,血淋淋的現(xiàn)實呈現(xiàn)在眼前的時候他才知道,對于這個家庭,對于愛情,對于社會他一無所知。周沖“無知的愛”是先有了愛,才變得無知。
三、痛苦的墜落
錢谷融先生說“曹禺本質(zhì)上是一個詩人?!雹苤軟_就像普羅米修斯一樣接受苦難的悲劇角色。他是整部劇目中最不協(xié)調(diào)的人物卻又是最悲情的,他是黑色烏云中透出的一束光,烏托邦之子。曹禺是愛周沖的,周沖與他年輕時候的是那么的相似。童年的曹禺是孤獨的、苦悶的,他像周沖一樣逃避到了自己的內(nèi)心,終日做著他的白日夢,幻想著愛情的美好。當時的曹禺“強烈的感受到,活著要進步,要更新,要奮力打碎四周的黑暗?!雹葸@些特征在周沖身上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面對威嚴的父親對礦上工人的所作所為據(jù)理力爭,對著四鳳幻想著到人和人平等的地方去,他對現(xiàn)實人生有了強烈的愛憎以及衍生出來的正義感,要求人與人平等的態(tài)度,身處封建家族中向往著家外生活。最后大家族的華麗的外衣凋零之后發(fā)出腐臭把周沖的內(nèi)心變化引導(dǎo)至情節(jié)的最高點,這些矛盾的最終導(dǎo)致周沖的墜落已成情節(jié)走向的定數(shù)。
試想如果周沖沒有在那個雷電交加的雨夜逝去將會成為怎樣一種情景,在這個沉悶如同墳?zāi)沟闹芄^充斥著暴君父親的淫威、癡情母親的瘋狂,暗潮涌動的周公館必將按照封建傳統(tǒng)文化規(guī)范著住在里面所有的人,面對自己心愛的四鳳的死,他會變得如周萍一樣麻木,變得像周樸園一樣暴虐和專橫。這種轉(zhuǎn)變的猜想不是沒有根據(jù)的,周沖即是年輕的周樸園,他也最終會變成周樸園,命運般的巧合,年輕的周沖愛上了美麗的仆人四鳳,如同父親年輕的時候愛上魯侍萍,可見周樸園年輕的時候也有過單純的愛情理想,不難想象周樸園這種愛情理想經(jīng)過打擊之后選擇了妥協(xié),坦然的接受了傳統(tǒng)文化的要求和指令,走進一個“不知從哪里來,也不知到哪里去”的因果循環(huán)的命運隧道之中。如果周沖真的像周樸園一樣選擇當一具行尸走肉,貪婪的給別人帶來更多的枷鎖,倒不如選擇消逝在雷雨之中。這算是曹禺先生對周沖這個角色的一點私心吧。
當周沖童話般的夢被一層層砸碎的時候,幻想破滅的周沖痛苦著,迷茫著,強迫自己改變想法“我———大概是胡鬧”;“我想周家的人除了我不會再有這么糊涂的”;“媽的話是對的”;“我沒想到我父親的話還是對的”。周沖是“退縮的”“受辱的”“迷惑”“心痛的”“無可奈何的”“略驚”“莫名其妙的”。種種表現(xiàn)證實了當時周沖的失措和心痛,內(nèi)心被一點一點的撕裂。理想破滅時,生命也自然化為空影。夏夜的雷雨又急又猛,年僅17歲的周沖仿佛第一次睜開眼睛看清了眼前這些殘酷的現(xiàn)實。為什么他的一往情深得不到四鳳的回答?為什么他的一腔熱血得不到父親母親的相應(yīng)?為什么現(xiàn)實不給他一絲喘息的機會?“我想,我像是在一個冬天的早晨,非常明亮的天空,……在無盡的海上……哦,有一條輕的像海燕似的小帆船,在海風(fēng)吹得緊,海上的空氣聞得出有點腥,有點咸的時候,白色的帆張得滿滿地像一只鷹的翅膀斜貼在海面上飛,飛,向著天邊飛!那時天邊上只是淡淡地浮著兩三片白云,我們坐在船頭,望著前面,前面就是我們的世界?!?/p>
曹禺先生在創(chuàng)作這個人物的時候是真誠和清醒的,他尊重了悲劇的原則,寫出了生活的復(fù)雜與殘酷。烏托邦之子墜落了,他是整部戲最清澈的人也是最無辜的受害者。死亡對于周沖來說并不可怕,死亡是生命詩意的所在,或許就是生命的永恒。理想的大門關(guān)閉了,死亡將他的美留在了人間。
注釋:
①曹禺.雷雨·序[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99
②陳思和,周沖這個人物———烏托邦的問題[M/OL],北京:北大出版社,2005-12-05
③馬中行.“秕谷”喂大的夢想者[J].名作欣賞.北岳文藝出版社,1982
④錢谷融.曹禺戲劇語言的藝術(shù)成熟.當代文藝問題十講[C].上海:復(fù)旦大學(xué)出版社,2004
⑤田本相.曹禺傳[M].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88
[作者簡介]劉天勝(1979~),女,吉林四平人,碩士,吉林動畫學(xué)院助教,研究方向為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xué)。